APP下载

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腰穿外引流术治疗研究

2022-06-14黄安金袁荣军关键恒

中外医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引流术急性期脑血管

黄安金,袁荣军,关键恒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脑科,广东中山 528400

颅内动脉瘤指的是脑内动脉壁结构发育不良,或由于动脉硬化以及脑外伤等原因使得动脉壁老化或损伤, 而导致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并产生囊状瘤体[1-2]。当患者血压异常升高、用力或紧张过度等情况下则容易突发颅内动脉瘤破裂, 导致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健康及安全,具有较高的伤残率以及病死率,对此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3-4]。临床中,针对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以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技术为主, 其可以降低出血率,同时降低手术风险,但该技术不能将病灶周围蛛网膜下腔淤积血块予以清除, 容易导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 因此需要辅助腰穿外引流术治疗[5-6]。 该次研究随机选择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50 例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腰穿外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50 例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25 例,对照组中男11 例、 女14 例; 年龄40~65 岁, 平均(48.96±4.78) 岁; 颅内动脉瘤病程0.5~2 年, 平均(1.02±0.23)年。 研究组中男10 例、女15 例;年龄42~66 岁,平均(48.88±4.81)岁;颅内动脉瘤病程0.5~2年,平均(1.03±0.24)年。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7];对该次研究知晓且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脑疝患者;颅内压严重增高者;有腰穿禁忌证者;全身严重感染(如严重脓毒症)、休克或濒于休克以及生命体征不稳的濒死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破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后予腰椎穿刺治疗, 腰椎穿刺的穿刺点选在L3~4或L4~5椎间隙,对脑脊液压力进行测定,留取部分脑脊液予以生化检查, 引流20~30 mL/d 的血性脑脊液,如果压力比较高并且颜色比较深,可以1 次/d,其余间隔1 d 穿刺1 次,持续1~2 周。

研究组实施破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 术后予腰穿外引流术治疗,栓塞手术后24 h 内行腰大池引流治疗,穿刺点位同腰穿组,局部麻醉后进针,穿刺针置入腰大池中,脑脊液开始外流,置管10~15 cm后,拔除穿刺针。 引流量(180±50)mL/d,引流时间不超过1 周。

1.3 观察指标

①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量表[8]:评估功能障碍恢复状况,共计80 分,评分与功能障碍程度成正比。②视觉痛觉评价(VAS)量表[9]:评估疼痛感,共计10 分,评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③并发症发生情况:涉及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癫痫、脑梗死等。④平均住院日。 ⑤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0]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评分为1~5 分,评分越高恢复情况越好。⑥通过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11]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变予以评价:涉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ODI、VAS 评分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ODI 评分、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ODI、VAS 评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ODI and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points]

表1 两组患者ODI、VAS 评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ODI and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points]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3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对比

研究组平均住院日(8.56±1.12)d 比对照组(15.74±2.63)d 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59,P<0.001)。

2.4 两组患者GOS 评分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GOS 评分(2.89±1.02)分,对照组GOS 评分(2.90±1.03)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OS 评分(4.15±0.65)分,对照组GOS 评分(3.23±1.02)分,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3,P<0.001)。

2.5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

治疗前组间SF-36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points]

?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属于脑血管意外, 高发年龄通常为40~60 岁,且女性发生率要高于男性[12]。 据相关研究指出,这一疾病与颅内腔内压力增高或颅内动脉管壁部分先天性缺陷有关,而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13-14]。从先天因素分析,脑动脉管壁比较薄,同时缺乏周围组织的支撑, 所以在血流动力学因素作用下,将会使动脉分叉部分受到冲击,如果管壁中层本身有先天性裂隙以及胚胎血管残留或动脉发育异常,则会导致先天性颅内动脉瘤[15]。而从后天因素分析,颅内动脉瘤的出现与创伤、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17]。

该次研究中, 治疗后研究组ODI 评分(12.78±2.20)分低于对照组(34.89±5.38)分;治疗后研究组VAS 评分(1.40±0.19)分低于对照组(4.33±0.69)分,同时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32.0%)(P<0.05)。在李曾仕[8]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ODI 评分为(13.29±2.17)分低于对照组(35.27±5.21)分,VAS 评分(1.38±0.21)分低于对照组(4.29±0.74)分,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28.0%(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相近, 由此可见对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腰穿外引流术治疗的效果确切。 这主要是因为腰穿外引流术可以减少透视次数, 同时操作简单,经安全三角区治疗,避免损伤硬脊膜囊、神经根、椎管血管,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术后功能障碍恢复有积极意义,可以减轻疼痛。同时因手术在局麻条件下进行, 可以避免常规全麻中产生的并发症,并且可以使生物力学结构稳定性得到保留,减轻脑神经损害。 腰穿外引流术能够有效清除处理蛛网膜下腔积血,降低机体内溶血氧合血红蛋白,对新鲜脑脊液产生有促进作用, 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循环,进而对脑血管痉挛有预防作用,因此可以避免脑血管痉挛的出现[18]。 同时腰穿外引流术可以清除血性脑脊液,预防蛛网膜下腔沉积血凝块,使脑脊液循环得到改善,进而减轻临床症状,避免脑积水。 另外腰穿外引流术操作简单, 引流管不仅可以引流脑脊液, 还可以注入药物。 但在术中需要掌握恰当时机,尽可能在介入手术后早期开展腰穿外引流术,同时针对部分手术之前存在大量脑室积血梗阻或极有可能会出现枕骨大孔疝的患者而言, 需要先进行脑室穿刺引流,之后予以腰穿外引流术。同时术中因蛛网膜下腔半开放,需要严格执行无菌要求,涉及的引流管均需要做好消毒处理, 通过无菌纱布予以隔离处理,另外需要定时更换引流瓶,预防感染。

对于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而言, 腰穿外引流术的实施可以更快清除积血,减少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癫痫、脑积水等并发症,有效促进功能障碍恢复,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引流术急性期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