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2022-06-14王静思
王静思
摘 要: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横跨建筑、规划、园林、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因此基础理论课中的专业知识纷繁庞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很难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求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而理论与实践知识不应该割裂开来或者仅仅注重实践知识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将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而如何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启蒙阶段将实践知识融入其中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 :环境设计 理论课程 教学模式 改革
1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一般作为学生环境设计能力培养的启蒙课程,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一方面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专业的概貌进而展开系统化的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之后的设计教学奠定基础。但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庞杂,横跨多学科专业,因此教学难以找到切入点,一味填鸭式地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接受度较低或者对知识点难以理解,公式化地学过即忘,难以达到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作为基础课程一般不涉及具體的项目设计,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度不高只是被动接受,难以实现现代教学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教学任务。
从目前一些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说明书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阐述设计理念时,设计语言过于匮乏,口语化严重,导致设计成果缺乏一定的基础理论支撑,学生在设计时也大多是流程化地设计或是一味地模仿抄袭,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均是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掌握的知识大多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支撑。而这种理论化的支撑对于就业后设计方案的汇报和展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就业为导向一直以来都是应用型高校教育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相关调查显示,企业对高校学生专业知识的满意度仅为53%,充分反映了应用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中专业知识培养的不到位现象。
2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大环境下,加强环境设计专业的内涵建设,通过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巩固加深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实现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的教学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满足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本次教学改革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培养入手,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探求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知识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系统化地学习专业知识,既有理论体系,又有实践能力。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开展。从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出发,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环境设计专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环境设计基础理论课程作为环境涉及专业设计能力培养的启蒙课程,是为培养优秀的环境设计师做准备,在授课过程中应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设计能力的结合培养。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基础理论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庞杂,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应首先明确教学内容,以市场为检验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航标,以企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为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取舍,调整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划分重难点,制定逻辑清晰有条理的授课计划。
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双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教师在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启蒙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双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是理实一体的课堂讲解,二是课下“自主构建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课堂完成自主学习。在第一课堂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多采用案例式、讨论式以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实际项目,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或以合作项目的形式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在第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网络课堂的建设,运用超星等平台及时更新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以及设计前沿案例和往届设计优秀作品,方便学生课下自学,注重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采用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与考核方式。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授课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融入基础知识的授课方法,在对学生最终的教学考核方式上也应该是多维度的,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的评价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如设置了课外的分析、调研,课上专题讨论等作业,并以每一个项目为考核单元进行考核计入最终考核中,即根据知识模块对应的项目训练,并根据每个项目对应的知识点,制定详细的考试的评分标准,力求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其次,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成绩评定上可以采取弹性计分制,如:鼓励学生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创新立项项目,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4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全面开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新一页,革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基础,形成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鲜明的地方特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孟晓惠,等. 《环境设计原理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8,5(08).
[2]叶俊东.《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知识技能的教学改革》.美与时代.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