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大学农学专业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2022-06-14位芳田保明师恭曜何璟莉曹刚强陆阳张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复合型人才

位芳 田保明 师恭曜 何璟莉 曹刚强 陆阳 张静

摘 要:持续推进新农科专业建设是涉农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由于各个高校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结构等存在差异,结合区域性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涉农高校之间新农科专业建设模式或举措应有所不同,以避免同质化。因此,该文以郑州大学为例,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新农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具体举措。

关键词:农学;新农科;复合型人才;综合性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9-0154-03

2019年,新农科建设奏响了“三部曲”:“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以及“北京指南”。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会上所说,“‘三部曲’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新农科建设体系”。尤其是“北京指南”的发布,启动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标志着新农科建设全面展开,正式开启了我国农林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代[1]。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高校是新农科人才培养的主战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新农科人才培养,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所在[2]。然而,实施乡村振兴和区域性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有密切联系,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在新农科人才培养方面,应根据区域性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涉农高校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开展“符合区域性农业科技发展”的特色化人才培养。

1 河南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困境和不足

河南是农业大省,是国家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对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举足轻重,但是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短板,尤其是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河南农业发展由大变强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影响河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在河南省区域内,主要农业院校包括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农业院校,这些高校以农科教育为发展特色,是该省传统农业科技人才重要培养单位,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然而,随着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业科技人才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尤其对人才的学科专业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结构等方面,单一性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农业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此外,尽管河南省拥有几所农科院校,但办学类型较单一,学科类型单一,人才培养层次参差不齐;一些农科专业历史较长,培养方案更新不够及时,培养体系过于陈旧,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十分不利。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在新农科建设的指导下,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等都先后成立了农学院。借助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交叉明显等突出潜在发展优势,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3]。郑州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部省合建高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高校。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培养适合区域发展的复合创新型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对高质量推动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郑州大学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特色发展和一流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5],通过农、理、工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尝试探索“大类培养+贯通式培养”相结合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跨院系协同实施、跨学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合河南(区域性)发展特色的复合创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为培养目标,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以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适应和创造未来的本领与技能,为推动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 郑州大学涉农学科及专业建设与发展

郑州大学涉农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20多年的成长与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农学学科体系。1996年科技部批准在郑州大学成立“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作物高效复混肥料、植物营养及土壤改良等产品研发等工作。同年,郑州大学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教授,建设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展辐射生物效应及作物诱变育种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郑州大学设立了作物遗传育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郑州大学设置了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2018年郑州大学开始涉农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基因工程)等专业建设。至此,郑州大学已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学一级学科,为综合类大学设置涉农本科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4 郑州大学新农科人才培养举措

4.1 立足学科交叉,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学术潜能,打造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 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性支撑学科,以作物学为主干学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作物生物学”交叉学科。在此基础上,以新农科建设为指导,实施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打破专业界限,实施跨院系、跨学科的“双跨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打造3~5门代表性精品课程,逐步建设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2门。通过政策导向和持续性经费投入,充分调动教授主持或主导专业课程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新农科”建设指导下,提升改造现有的精品课程体系,围绕作物学-生物学-计算科学的核心课程,重点打造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等一批核心课程群,逐步形成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和谐发展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体系,培养“生物+计算机科学+农学”学科交叉创新人才。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推进个性化精英教育,设置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作物生物技术实验班”,实施导师制,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灵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激發学生的探求欲望,挖掘学生的科研创新潜质,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6]。

4.2 提升改善农学专业教学条件,强化校内实验实训环节 在“新农科”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为学生科研训练创造条件,改善专业办学条件。首先,大力加强河南省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建设点的建设,高标准建设符合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需要的省级生物学教学实验中心,实现空间整合和功能优化、技术平台系列化和设备更新。进一步增加教学实验室面积,设立科研训练公共实验室、生物标本馆,满足学生的教学科研需求。完善教学实验中心配套管理运行机制和网络化管理机制,中心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教学模式。其次,拓展专业教学实习及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作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或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融入到教授实验室和学科实验室,以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实习实训质量和水平。再次,进一步丰富包括植物科学在内的生物科学类图书文献资源库,郑州大学以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及时采购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书籍和电子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源,促进学生理论创新潜能的提升。

4.3 深入推进科教、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2018年7月郑州大学农学院成立,由郑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共建,是郑州大学正式建制的二级教学与科研单位。农学院基本定位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三位一体的研究型学院,旨在围绕国家粮棉油安全战略和河南农业大省的科技需求,主要开展农业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郑州大学农学院依托中棉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作物基因资源与改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针对郑州大学“作物生物学”一流建设学科,深入开展以棉花、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以及重要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农学院人员编制组成上,除郑州大学聘任的职工外,积极吸收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副高级职称以上研究人员,以充实农学院科教师资队伍。目前,农学院拥有教职员工12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通过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模式,有效实现了科教与产教融合模式,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7]。建立农业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设立农学、生物学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项,努力提高大学生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的成绩。强化农学类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扩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一流科学研究机构的科教融合,积极推进本科生到国内外一流院校与科研机构短期访学或交流。

4.4 实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性开展高质量人才培养 在新农科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建设新农科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体制,提高涉农研究生培养质量[8]。扩大和提高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层次,在现有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结合作物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推进设置“作物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实现农学院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和人才培养“零”的突破。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实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的农学专业本科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到导师实验室开展探索性研究工作,力争2025年实现在读硕士研究生规模400~450人,在读博士生规模35~40人。加大作物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通过校、院、所三方深度合作,强化科教产教有机融合与对接,打造农学类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的实践能力。建立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和奖励机制,激励研究生潜心科研,多出标志性成果,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作物生物学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资助出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材。

4.5 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国际化教育 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本科生海外访学计划,设置国际人才实验班,鼓励本科生到国外开展短期访学或交流,实现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比例达到10%,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全球化视野。实施“研究生培养国际拓展计划”“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以及“硕博国际留学生招生计划(2021—2025)”等,支持硕士研究生国(境)外修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国(境)外访学3~6个月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导师指导国际留学生的学术能力,完善国际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擴大国际留学生招生与培养规模;在以往开办暑期学校、暑期课程等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的国际化教育,为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到2025年努力实现80%的博士研究生和40%的硕士研究生有国(境)外访学经历。

参考文献

[1]吴岩.从“试验田”到“大田耕作”—深入贯彻总书记回信 全面展开新农科建设[EB/OL].2019-12-06.https://www.eol. cn/news/dongtai/201912/t20191206_1697531.shtml,.

[2]田曦,包佳怡,孙翠翠.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涉农意愿研究——以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为目标导向[J];中国农业教育,2018(5):77-82.

[3]冯江,沈成君,尚微微.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实践-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21(5):1-5.

[4]王利锋,杨振明,丁洪浩,等.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5):20-26.

[5]焦新安,俞洪亮,杨国庆,等.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5):22-25.

[6]杨振明,丁洪浩,马利凯,等.“双一流”背景下综合性大学涉农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7(6):1-6.

[7]钟秉林.科教融合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5):4-5.

[8]任磊,李书慧,杨群华,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研究生教育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36):173-176.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复合型人才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综合性大学特色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