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发酵工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6-14韩双

黑龙江水产 2022年3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实践路径课程思政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將成果导向理念应用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文章通过分析成果导向和课程思政的内涵,阐述了《发酵工程技术》建设的思路和实践路径,达到专业课程在润物细无声中加快培养新时代继承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关键词:发酵工程技术;课程思政;成果导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D648文献标志码:A

《发酵工程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引领学生熟知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基本技术和调控方法,配制发酵培养基,操作菌种的分离和扩大培养技术,调控发酵过程,合成微生物药物。成果导向教学是以学生获得学习成果为目标的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改革下,将课程内容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行并重,是落实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途径[1]。

1 成果导向理念和课程思政的内涵

1.1 成果导向理念的内涵

成果导向理念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不同,其是以学生能力获得为导向的教学,通过课程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强调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课堂教学的成效的教学。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三个特点为以学生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持续教学改进[2]。

1.2 课程思政的内涵

高职教师不紧要精于“授业”和“解惑”,更要以“传道”为根本责任和使命,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教育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挖掘专业课程自身蕴含的德育资源和思政元素,将其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意识、科学精神等渗入到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和人生观中,从而发挥全课程育人的作用。

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都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理论[3], 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应用于《发酵工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中,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开展科学的课程评价,能有效促进目标达成。 2 重新构建教学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突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把育人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充分挖掘《发酵工程技术》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在学生日常学习中融入高阶的精神引领,将“立德树人”渗透到专业知识获取和实践活动中,重新构建《发酵工程技术》的课程目标。将接受、认同、积极参与和评价、正向价值判断等融入知识目标;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意识、法治意识融入素质目标;将科学指导技能操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融入技能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全面了解发酵工程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凝练专业知识中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信仰和科学思维。

3 《发酵工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

3.1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价值观等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因此首先要加强授课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加强经典思政理论的学习,组织与思政课教师的专题研讨会,持续提高思政理论及思辨技能,建立一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4]的教师队伍。

3.2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资源,巧妙设计课堂教学

结合《发酵工程技术》的特点,重新梳理所有知识点,充分挖掘凝练思政元素,找准融入点,对课程大纲进行修订,增加专业课程德育目标,然后根据大纲,合理巧妙设计教案,运用情境式、案例式、问题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5],提高课堂感染力和说服力。

3.2.1 认真上好第一堂课,迈好思政教育第一步

每一门课的第一堂课都包含着很多思政元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程思政可以从规范学习纪律开始,任何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遵守纪律分不开,引导学生尊重课堂,以随意迟到、旷课、早退为耻,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利用案例分析,引入华为201万年薪招聘的“天才少年”张霁的故事,鼓励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此外,从与同学们分享如发酵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和有机废水技术、固体废弃物-人畜粪便沼气发酵技术等发酵技术广泛应用的案例,深入剖析,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只有谐相处,互相促进,才能共生和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等等。

3.2.2 专业知识映射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环节

通过梳理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思维方式、法治教育等方面落地课堂思政教学。发酵工程技术中的灭菌技术是发酵前的关键步骤,灭菌是否彻底是保证发酵过程不染菌的前提,由此引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做事道理;操作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做事情要循序渐进;实训结束要做好清理工作,强调做事有始有终。在学习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时,干细胞有无限分化的能力,可以转化多种类型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要根据目标控制好细胞代谢,严格控制细胞分化,才能生产出对人类有用的药物蛋白等,由此拓展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个人能力再强,也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否则将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自己也会收到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等。

3.2.3 通过课程发展史蕴含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列举中国科学家在生物工程领域的主要贡献,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施一公在结构生物学方面的成就、张峰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所获得的成绩等,树立学生的职业自信。中国在醋、酱油、柠檬酸、抗生素(如青霉素)和谷氨酸等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发酵领域的地位是发酵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表现为能耗高、创新品种少等,从反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3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展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每个项目、任务都有围绕素质评价、专业技能、拓展能力可评可测的定性定量评量方案,课程结束后,学生按照作品或实操展示、总结汇报、师生互评等环节的展示评价活动,客观、公开、公正地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4 结束语

构建《发酵工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实现生物制药行业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通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准切入点优化设计课堂教学,在不弱化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教育,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20200528),http://www.jyb.cn

[2]梅运军,黄岚,胡纯,等.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下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J]. 微生物学通报.2018,45(3):609-615.

[3]田亚红,刘辉. 基于OBE理念的微生物工程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7(19):70-72.

[4]高德勝.论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角色的生成和塑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1):104-108.

[5]庞雪平.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科教与的研究与实践[J].黄土.2021(07):57-58.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dea of achievement-oriented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the primary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results-oriented concept is appli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By analyzing the result orientation and the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practice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ccelerating the training of successor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Results-oriented; Practice the path

文章编号:1674-2419(2022)03-0041-03

课题来源:黑龙江职业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韩双(1979- ),女,黑龙江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实践路径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概率统计课程OBE教学方法研究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计算机教育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