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2-06-14张晓敏

理论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八路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张晓敏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顺应客观形势的要求积极开展青年工作,十分重视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青年的特点,八路军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包括上青年课进行理论灌输、树立典型模范以身作则、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和竞赛。这些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青年的政治文化素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提高了部队战斗力,青年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为我们今天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八路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31;D43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2 — 0023 — 05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力量。青年是抗战救国的重要依靠,在革命战争时期“整个斗争的结局都将取决于青年”〔1〕。为增强抗日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八路军对部队中的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术界以八路军中的青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孙志友试对抗战时期中共部队的青年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从青年工作的有利条件、主要内容和主要经验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到目前为止,尚无研究抗战时期八路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专文发表。本文试图揭示抗战时期八路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八路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八路军十分重视部队中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显示出巨大的革命先锋力量。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积极吸收优秀青年参与军队建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培育青年的核心和灵魂。

第一,培养青年的理想信念。八路军中青年们的思想政治状况错综复杂,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青年更为敏锐地感受到国家正处于危亡之际。于是在抗战开始后,有很多怀着抗日救国热情的爱国青年人,以高度的热情和坚定的意志加入了八路军,向八路军提出了培养青年的要求。这些青年们的职业、性别、经济地位、文化水平都各不相同,政治觉悟程度也不一样,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缺乏足够的了解,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以抗日救国、马列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警惕敌特国特的引诱破坏。日本法西斯通过各种手段,欺骗并强迫中国青年为其服务。“日寇为着配合他的军事进攻,经常指使其走狗汉奸托派,混入到军区武装部队中来,进行其破坏工作,刺探军情,暗杀首长,组织哗变与拖枪投敌及散布其亡国理论,破坏部队团结,破坏国共两党合作,以两面派的手段来进行汉奸的阴谋活动等等”〔3〕。国民党一面利用共产党抗日,另一面也设立了庞大的特务系统,吸收青年加入其组织,并将其中一部分发展为职业特务,从事反共破坏活动。1943年8月,罗荣桓指出,国民党“对我进行内奸政策。训练大批青年混入我内部,并收买个别堕落腐化分子,出卖情报,还希冀乘我全党整风中找到空隙进行挑拨离间”〔4〕。为抵制与反击敌特國特,必须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整顿部队思想作风的需要。青年是党的有力助手,是八路军部队中的主要成员,“部队青年的数量根据观察是在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之间”〔5〕,是部队中党与非党群众联系的桥梁,是党的基本后备军。由于他们年纪较小,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刻苦生活的锻炼、实践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想法。抗战初期,在八路军部队内一些人持妥协的“亡国论”和轻敌的“速胜论”的观点,对抗战非常不利。此外,八路军中一些青年战士存在着畏难、害怕吃苦、贪污腐化、脱离群众、生活散漫等不良倾向,“青年中犯纪律及极端民主化、反抗命令的现象还不少”〔6〕。对他们进行纪律教育和意志教育十分重要。

二、八路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青年具有不同于成年的显著特点,他们富有朝气和热情,在兴趣和习惯上也和成年人存在着区别。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把握青年心理、抓住青年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理论、模范、活动竞赛的途径,对青年展开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理论灌输

系统的理论讲解是八路军实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在青年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引导和教育他们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青年队是八路军中的特殊青年组织,部队青年的绝大多数,都已参加了青年队。1936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共青团改建为抗日青年的群众性组织并规定了改造的具体办法。1937年,红军部队中的青年组织改建为青年队。到1941年,八路军部队中已经普遍建立了青年队,“如冀察晋军区部队有百分之九十六点四的青年已参加青年队,平西军区、冀中军区以及一二○师各部亦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青年参加了青年队”〔7〕。青年队以连为单位,在团青年干事和连指导员的领导下进行工作,“是为实施青年工作而组织起来的(同样在政治机关的领导下),是群众性的(为的要教育广大青年),而又是带有先进性的(为的要使之成为先进政党最接近的阶梯及政治工作的助手),部队青年的特殊组织(有它一定限度的特殊组织生活和教育工作)”〔7〕。

青年队肩负着青年特殊教育的重要使命。它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以先进阶级的革命理论与精神去教育青年,并以此为基础,在工作中、战争中爱护自己的部队,明了自己的责任,大力发扬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参加军事政治工作,巩固纪律,争取战斗胜利,把“队员教育”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之一。在青年队中实行互助的办法,分配进步队员对落后的、顽皮的、流氓气的青年队员进行个别教育。4971D8CA-252D-4CEC-8769-79494AA8E64D

青年队通过上青年课的方式开展对青年的特殊教育。青年干事根据政治工作计划,订出适用于青年的特殊教育计划,以共产主义教育青年。青年课一般在星期六党日时间内进行,由青年队长按期召集本队青年上青年课,并督促全体青年队员的学习,提高其学习的情绪,由队长负责进行。每周一次的青年课,一月一次的测验,成为部队中青年教育的一定制度。抗战以来,青年课已经学习了这些教材——“抗日青年读本、青年队的组织与工作、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模范青年的条件、人类的故事、光明的国土、苏联青年、八路军光荣传统、中国革命领袖、世界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的故事等等”〔7〕。

1941年8月,罗瑞卿指出当前青年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青年教材零乱、不系统,青年读物缺乏;其次,青年上课时间长,“连队每个青年战士党员,每周要上二十九小时的课”〔6〕,但教育并不深入;最后,教法舍本求末,采取“‘青年成年分开坐‘一排一排分开坐‘课堂纪律”〔6〕等办法,虽然起到了短暂的刺激与强制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此,罗瑞卿、赖可可提出,今后青年课应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青年课要改善上课方式,多联系实际。有时可以利用青年课的时间,请了解青年问题的同志作关于青年问题的通俗讲话,或者也可以采取报告、座谈、讲演等方式进行;另一方面,要重视青年教材与青年读物的供给,改善教材内容,提高青年学习兴趣;最后指出“当进行青年课时,也不应同成年对立,在不勉强的原则下,可尽量劝导成年也参加青年课”〔8〕。

(二)典型示范

八路军把典型示范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典型示范,是一种将抽象的理论灌输转变为示范典型的人或事,是通过学习榜样来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方式。“青年具有高度的朝气和热情,他们在意识、兴趣、习惯上都和成人不同”〔9〕。他们纯洁又热情,可塑性强,非常迫切要求进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特别需要典型模范充当引路人。八路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牢牢把握了青年的这一特点,在军队中设置模范青年,对他们进行表扬与奖励,从而激励和鞭策青年,鼓励他们学习模范、争当模范。

八路军“强调青年教育的重要,并没有丝毫忽视青年模范作用的重要性”〔6〕。提出要创造模范青年、在战斗中创造模范青年队,引导和督促全体青年战士向他们学习。1940年8月,《八路军政治部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模范青年的条件应为:“(子)服从命令,忠于职守;(丑)遵守纪律,为反倾向之模范;(寅)努力学习。”〔10〕1942年9月,罗荣桓指出在创造青年模范时切忌把要求提得太高,提出在跳远、跳高、打手榴弹、刺杀动作、瞄准方面都超过成年,这是脱离实际、不合理的目标,这样反而会挫伤、降低青年的积极性和信心。

在积极创造模范青年的同时,八路军也强调要做好典型模范的宣传工作。1940年8月,八路军政治部发布《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强调各级党政组织要善于发扬青年的模范作用,克服各种不良风气,并推动连队工作。八路军七六九团第三连会用前一次战斗中产生的青年模范作为例子,鼓励大家向他学习;青年课会经常用本连队或其他单位的模范青年事迹,作为队员教育的材料。

八路军还通过颁发青年奖章的方式来提高青年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1945年6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決定颁发特等和普通两类青年奖章,作为表扬与鼓励,以活跃部队的青年工作。通令指出“本军自进入华北抗战以来,无论在战斗上、反奸细敌探斗争中,在扩军与建军中,在克服困难进行生产、工作、学习中,早(原文如此)出了许多可泣可歌的伟大模范青年英雄,锻炼出许多刚强的干部与战士。在这些模范例子中,青年起了头等特殊的模范作用”〔11〕。

八路军部队中的青年干部和青年党员政治文化水平较高,革命热情高涨,战场上也会身先士卒,英勇战斗,发挥了重要的模范作用。青年干部在政治、思想、生活、作风等方面对青年影响极大,关系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选拔青年干部时,要求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行动上生活上能为青年模范者”〔7〕。青年党员也是部队中的先进分子,青年队成立之初,要求青年党员均应加入青年队。1942年2月,黄克诚指出可以改变这一规定:“而只指定几个较强的活泼的有威信的青年党员参加青年队的领导工作。”〔12〕在很多优秀青年党员以身作则的影响下,部队中也有一些非党员成为模范,如“十二连青年战士攻下碉堡后别人抢东西,他自己不抢,很快的抢过四支步枪、一架机枪”〔13〕。

(三)活动教育

针对青年活泼健壮、积极勇敢的特性,八路军采取了活动教育的方式,即利用青年好动、好胜、爱美等心理,组织一些活动。1942年9月,罗荣桓在《青年工作应该走向哪里去》中指出:“青年自身教育组织的工作方式,须首先从文化娱乐活动开始,虽然这不是唯一的方式,但因部队青年多为农民子弟,须要从文化活动中来启发其积极性。”〔14〕

为了更好地调动青年们的学习兴趣,八路军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各种各样的青年活动中去。八路军在青年中开座谈会、回忆会、集体阅读青年读物、演剧、唱歌、举行科学讲演、卫生讲演、征文竞赛,青年节日活动或在一定时间召开含有政治意义的娱乐晚会等,广大青年战士纷纷踊跃参加。1943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取消了以前的星期五上青年课的制度,相反,它采取各种组织活动,如问答晚会、讲故事、讲演会、辩论会等,二旅与师直的青年讨论会、一旅的说岳与讲长征故事,不仅克服了青年不到青年课的现象,反而吸收了广大成年战士的参加。在行军作战的情况下,八路军也会利用间隙时间,在不妨碍军事行动、不会使青年疲劳的前提下,进行唱歌、猜谜、讲故事、读报等有意义的活动。

八路军根据青年人不肯落后和急于求进步的特点,利用青年的好胜心理,组织各种竞赛。如进行青年学习比赛、动员青年监督成年学习,与成年学习比赛、举行青年晚会比赛等。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七六九团第九连,就曾发动青年与成年之间展开竞赛。青年在战斗中与成年竞赛产生了许多战斗中的青年英雄,如负重伤不下火线的陈栋同志就是一名青年。4971D8CA-252D-4CEC-8769-79494AA8E64D

部队文艺工作也成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助手,提高了部队中青年们的战斗热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各级政治机关培养了大批从事文艺工作的青年干部,使部队文艺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在八路军部队中就有“抗敌剧社”“战斗剧社”“先锋剧社”“火线剧社”“战友剧社”“前方鲁艺实验剧团”“烽火剧团”“联政宣传队”等。1944年底,杜烽创作了话剧《李国瑞》,塑造了八路军中一位青年战士成长的典型形象,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在演出之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受到广大战士的喜爱,也成为部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八路军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来自不同地域、家庭背景各异的青年们与刚进入八路军时判若两人,他们在思想上逐渐成熟,坚定了马列主义信念,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以积极活跃的态度和高度的政治觉悟成为部队中的生活模范和战斗中的主要突击力量。

(一)提高了青年的素质

提高了青年的文化素质。青年成为部队中学习的模范,起到了推动成年学习的作用,“如冀中军区教导团青年队,有组织地分配了队员帮助成年学习,开讨论会时启发他们发言,上课时大家维持纪律,保证没有打瞌睡或自由出外的,天雨时领导大家在室内复习操场动作,在测验时发动大家竞赛,为达到最高比例的百分数而斗争”〔7〕。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下,青年队员取得了优良的学习成绩,文化素质总体上大幅提高。“冀中军区一九三九年五四测验时,青年平均分数为九十二分,青年队员中很多这样的例子:他原来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但经过短期的努力之后,就会看书报了”〔7〕。

改进了青年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给了青年军事政治上必要的锻炼,帮助他们具备了坚定的政治方向、相关的军事政治的知识、艰苦卓绝不怕困难的革命传统。广大青年的政治热忱提高、思想意识逐渐健全、革命信仰更加坚定,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抗日战士,使他们的才能在抗日战争中得以充分发挥。培养了青年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了过去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错误作风。青年成为部队中觉悟最高、积极性最强的战士,对部队中的政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巩固了青年的战斗情绪。青年的革命热忱被激发,在战时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气概与至死不屈的精神,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青年战士们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在战斗中的伤亡总要比成年高。“根据一二○师几个主要战斗的统计,青年占伤亡总数的比例:河间战斗是百分之七十二,陳庄战斗是百分之五十九,井儿沟战斗是百分之五十六。由此可知青年战士在战斗中的英勇”〔7〕。青年们负伤也不下火线,某团袭击堡垒,一名青年班长不小心将腿摔坏,仍然坚持不去休养;还有的青年烈士表现出了至死不屈的精神,青年干事李文豹受伤被俘后,遭严刑拷打,但该青年干事至死不投降,在牺牲前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出了高尚的革命气节。

(二)培养与吸收了大批青年干部

八路军的前身是红军,诞生于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受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部队中知识分子的数量并不多。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部队中的领导干部很大一部分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他们脱离土地之后,经过共产主义的教育与长期从事革命的实践,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整个部队的政治文化水平,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线上,亟需大批优秀青年战士的帮助。

抗日战争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仅能指挥作战,有独立领导的能力,而且要善于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抗战以来,八路军曾吸收了不少革命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这些青年是我们将来产生干部的一个源泉”〔15〕。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一些新的青年干部。八路军在青年队中设立了副职,队长和副队长轮流培训,作为青年干部的主要来源。大胆任命青年知识分子为干部,这对于完成各项任务和帮助政治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新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干部,有着满腔的革命热忱,有着相当的政治文化水平,应该信任他们,从政治上帮助他们,吸收他们参加工作,锻炼他们政治上的坚定性、工作上的积极性与经常性、生活上的吃苦耐劳的作风。新的力量的涌现,帮助八路军在华北各地解决了战争的领导任务,克服了困难,解决了抗战过程中干部的缺乏与困难问题,渡过了青黄不接的难关。

到1941年,八路军部队中已经建立了青年工作各级领导机构及其组织,领导培养了大批新的青年工作干部。前总野战政治部及各师旅团都已经建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有的还在各营设置了青年干事,如平西挺进军等。“各级青年工作干部,都已经能够在每个时期,按照青年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部队当时的具体情况,订出自己的工作计划,布置、检查和督促这个计划的实现,并举行竞赛、参观、突击等来加强工作。而且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去推动青年工作,从青年工作去推动整个部队的进步”〔7〕。

(三)巩固并强大了八路军部队

青年积极从事宣传鼓动工作,形成了部队中活泼的氛围,推动了部队工作的进步。“一般部队的唱歌游戏,往往都是青年队先学会再教给全体的……在行军中,青年队领导文化娱乐工作,不使部队发生疲劳现象”〔7〕。1938年春,敌人进攻晋西北时,八路军一二○师急行军赶回晋西北,连续九天,青年队不断提出鼓舞口号,有组织帮助掉队的同志,维持行军纪律,这样保证了行军任务的胜利完成。在战斗中,青年宣传员们根据战斗任务,编宣传鼓动口号、出版快报。同时,他们还配合战场喊话,做瓦解敌军的工作。“齐会战斗最激烈时,许多青年队员不怕危险,跑到敌人阵地前去喊话。冀察晋军区部队每个战士都能喊十句左右日语口号,就是青年队先学会的”〔7〕。参加百团大战的有些营、团,还组织了战场宣传团,配合军事打击,瓦解敌人。

青年在部队防奸保密、反逃亡、执行命令等方面表现出色。青年警觉性高,不易受引诱,有效协助了部队的防奸保密工作。“如一二九师一个小勤务员,曾遇到一个汉奸来引诱他,他不为所动,反报告了上级将汉奸破获。一二○师一个小通讯员,岚县反动派想收买他,他假意与之周旋,一直调查出这个奸细的真面目,就报告了上级”〔7〕。青年还是反逃亡斗争中的积极分子。青年队积极配合党支部和军政首长了解每位战士的思想情况,分析部队动态,还经常在小队里面开展反逃跑运动。“如晋察冀军区青年队组织的轻骑队及冀中军区青年队所组织的隐蔽哨等,成为反逃亡的有力助手”〔7〕。年成为部队中坚决执行命令的模范。“一二○师××团青年分队长姬培元奉令带一排人掩护部队退却,至全排人几乎伤亡怠尽,还坚决抵抗毫不动摇”〔7〕。4971D8CA-252D-4CEC-8769-79494AA8E64D

青年在配合部队政治工作以及响应行政号召方面成绩突出。青年队热烈响应行政号召,坚决保证完成。“如冀中军区当大清河北二万余皇协军反正时,军区首长号召一个慰劳运动,青年队立即发动募捐,短期内就募得三千余元,并且每个队员还写了封慰问信去。再当二期整训时,青年队亦首先响应上级提出的统一枪支的号召,把所有好的枪支丝毫没有讲价地拿了出来”〔7〕。

四、结语

实践证明,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青年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起着先锋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5〕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做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灌输和正确思想引导,着眼青年工作特点,把握青年工作重点,着力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参 考 文 献〕

〔1〕列宁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8.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9.

〔3〕舒同.晋察冀军区部队最近政治工作概况(1939年3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四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495-503.

〔4〕罗荣桓.锄奸工作的几个问题(1943年8月)〔G〕//总政治部辦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七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265-270.

〔5〕总政治部.政治工作总结(1940年)〔G〕//总政治部办公厅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五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654-771.

〔6〕罗瑞卿.罗瑞卿在连队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41年8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六册),解放军出版社,2004:335-366.

〔7〕方石,陆梅.抗战以来八路军青年工作的概况(1941年5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六册),解放军出版社,2004:157-165.

〔8〕赖可可.目前连队的政治教育工作(1942年3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六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655-668.

〔9〕彭雪枫.游击队政治工作概论(1937年10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四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44-56.

〔10〕八路军政治部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1940年8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五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369-370.

〔11〕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关于颁发青年奖章的通令(1945年6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七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803-804.

〔12〕黄克诚.目前军事建设中的部队政治工作(1942年2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六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622-636.

〔13〕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百团大战政治工作总结报告(1941年2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六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56-67.

〔14〕罗荣桓.青年工作应该走向哪里去(1942年9月)〔G〕//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

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六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856-859.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

〔责任编辑:丁 冬〕4971D8CA-252D-4CEC-8769-79494AA8E64D

猜你喜欢

八路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浅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八路军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