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成就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2022-06-14尤梓王菲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5期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

尤梓 王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交通基础设施将社会活动中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各环节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它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文章梳理近些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化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及其在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从而对交通基础设施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深化多样性发展的特点。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居民正常出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科技交流的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成就及其对经济、交流、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化的关联,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前景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新时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营业里程显著增长,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如今我国铁路在全国横跨三个时区,自南向北跨过五个气候带、六种典型地形地貌,适应了多种自然环境,其中高铁路网规模已达成四纵四横,预计2021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4.6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总里程将突破3.9万公里。在公路运营方面,510万公里的公路纵横交错、连接东西南北,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5.5万公里,与铁路共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网络现在也已初具规模。民航方面,截至2019年年底,民航航线已增加到5521条,行业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总排名第二。为中国的旅游、贸易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催化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如今中国已有44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已达到7647.7公里。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

中国铁路发展水平提升的显著性标志即运行速度的快速提升,从2002年最高时速為每小时292公里的秦沈客运专线,如今的中国高铁已经向每小时420公里的时速高速发展。除了时速,中国高铁运行的平稳度和舒适度也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中国高铁从施工、装备、技术到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了从零的追赶者到引领者的领跑。

如今中国航空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枢纽、区域枢纽等结构层次清晰的现代机场体系。截至2020年末,已建成机场超过50座,规划新建机场44座,扩建了139座机场,保障了大客流量对于航班航线的需求;在空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了集运行管理中心、气象中心等为一体的空管体系,着力保障航班航线的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革,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客流量,解决了城市轨道离地面建筑物过近、行车密度过大、全面修缮维护困难等问题,如今的地铁拥有了超高的安全系数,干净的环境卫生,较短的换乘时间以及便捷的换乘方式。

(三)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日趋完善

为了使物流体系更加完善系统,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各交通网络的支线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城乡物流建设,推进商品以不同的标准跨方式联合运输,优化了全国的运输结构,充分发挥航空、铁路、公路的不同优势,推进各专业化物流发展,促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鼓励发展集约化配送模式。

(四)交通信息技术应用满足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移动互联对交通颠覆性的改革为人们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出行方案。智慧交通作为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的整合型高科技技术,很大程度改善了路面情况,全方位提高了城市道路交通通行的效率并优化了人们的出行方案,将交通指挥调度、交通信息发布等集合为一体,成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而城镇快速公交则通过大数据分析,调整了出行时间与密度,优化了公交线路,全方位降低乘客出行时间,如今的快速公交已经被很多人纳入出行方式之一。网约车的出现改变了出租车与客人信息不对等的境况。相较于传统形式的出租车,网约车与乘客可以互相了解到对方的需求情况,避免了大量的空载问题,提高了车辆利用率,很好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自从共享单车上线后,由于其使用简单,租金便宜,已成为人们短距离出行的首要选择,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共享单车不足汽车1/5的北京,5公里以内的汽车出行量有了缓慢下降的趋势,上海有了明显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共享单车灵活解决了人们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五)交通出行方式更加绿色环保

为了打造可持续生态文明城市,推广绿色出行理念,如今政府正大力推行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高科技的推广应用,公共交通系统加速升级换代,绿色维修等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30万辆,道路运输清洁能源车辆保有量增长率超过50%,绿色交通体系正稳步推进。

二、新时期交通基础建设对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增长促进人口流动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人口流动,而人口流动对城市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两者呈现出了一定的正向线性关系。据WIND统计显示,东部地区从2011年以来便一直保持着大量的人口流动, 仅2019年,东部的十个省就有七个省为人口净流入地区。据统计,人口大量流入的东部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部地区随着人口的回流,经济生产总值排名第二;而人口流动量逐渐降低的西部和人口净流入为负数的东北部地区则分别排到了第三、第四名。交通大规模建设为人口流动提供了基础保障,尤其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等,促进了人口跨区域流动,从一定角度上体现了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城市化水平的正向影响。C416F4F0-BE2E-4CF7-908C-5882310C3089

随着人口流动,人力资本的不断聚集,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产业类型也在不断进行优化与调整,如今大部分城市也已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定位与成熟、稳定的产业链。

(二)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助推城市群发展

依托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多层次综合性城镇交通骨干网络建设为全面建成交通强国提供支撑保障。从经济方面来说,完善的交通体系使得京津冀城市群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的进展,逐步形成了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局面;便利的交通使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更加顺利,有助于整体规模的扩张和人力资源的分工和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完备的产业体系,明显的集群优势,发达的交通体系使内陆与香港的联系更加紧密;珠三角也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在全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科技交流方面来说,以高质量的高科技供给来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带动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引擎和战略高地,是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共识和必须完成的时代使命;长三角经济区以其身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但又与国际相连的政治地位,通过发达的航空体系吸引了大量的世界级科技创新园区建立在此,从最大程度上吸引了人才的汇聚,成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粤港澳大湾区以其独特的政治地位,拥有了内连外通的交通体系,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深入实施,具备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

(三)交通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环境角度来看便是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改善并优化社区及区域自然环境。

构建多样化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是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难题的根本之策。从交通环境来说,我国的自行车道拥有发达的体系,像北京等城市大规模使用了三块板道路设计,利用隔离带将自行车道与快速行车道自行隔开,完美地为自行车提供了安全又宽敞的交通空间。除了城市建设和政策制定,如今我国正大力推行高新能源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提高机动车的排放标准,改善汽车的燃油品质等,进一步缓解交通体系对环境的污染。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完善将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运输条件与产业布局往往有直接关系。为了实现“东部腾飞、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经济战略,为我国区域发展提供基本保障的交通行业优化改革首当其冲。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其丰富的铁路网络使旅游业成为发展的一大产业,西藏、新疆、青海等依靠铁路线路均可方便到达;而中部是连接我国东南西北的重要枢纽地区,依靠如此独特的区域优势,中部地区重点打通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贯通大动脉,逐步形成了高速交通网络,节省了运输成本,从而加强了区域间联系,进一步推进了中部崛起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协调与配合。东北部地区在地理上拥有良好的外贸条件,是我国“一带一路”在东北方向的重要交通节点,所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东北部地区现代物流、跨国物流、国际商务会展等产业的发展。

三、未来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发展方向的政策建议

高效的交通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从供给短缺状态过渡到基本匹配状态,甚至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空间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融合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中国东部地区目前无论是从铁路、公路还是航空,均拥有较发达的成套连接体系,未来需要做好交通基础建设的维护和创新,将更高科技的交通技术运用于此。西部地区较为偏僻,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与建设需要与当地的物流、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进一步衔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高效支撑。在合理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结构的同时,还需要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由基本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向高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状态升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EB/OL].[2019-09-20].http://www.gov.cn/zhengce/2019-09/19/content_5431432. htm.

[2]中国公路网,《新中国成立70周年铁路交通发展成就综述》[EB/OL].[2019-10-11].http://www.chinahighway.com/article/65379824.html.

[3]世界银行.中国高铁发展报告[EB/OL].2019-09-09.

[4]玛莎·劳伦斯,理查德·布洛克,刘子铭.中国高铁发展报告[R].北京:世界银行,20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6-07-27].http://xxgk.mot.gov.cn/jigou/zhghs/201703/t20170314_2976494.html.

[6]颜咏华,郭志仪.中国人口流动迁移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0):103-110.

[7]程行欢,严艺文.超级工程快速推进大湾区建设,一小时交通圈带来经济新活力[DB/OL].2019-06-05.

[8]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02-18].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

[9]边继云.以科技创新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DB/OL].2019-04-08.

[10]杨新苗,王亚华,田中兴.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8(05):124-130.

[11]何丽玲,苏倩,徐云风.交通基础设施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2010(02):26-27.

[12]王圣云,许双喜.中部经济崛起度动态评估与新常态下促进崛起的战略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6(01):43-48.

[13]苏弘扬.东北部交通枢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D].黑龙江:佳木斯大学,2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903015)。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C416F4F0-BE2E-4CF7-908C-5882310C3089

猜你喜欢

城市化经济发展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