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地膜外除草技术筛选试验

2022-06-13刘文杰熊菊慧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行间菜豆除草

刘文杰,熊菊慧,张 敬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禄劝 651500)

1 试验目的

云龙水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部禄劝县云龙乡、撒营盘镇境内,距离昆明市区140 km,水库总库容4.84亿m3,属大(二)型水库工程,是昆明市列入国家考核的7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之一,也是列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云南省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的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之一,是昆明市最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库承担昆明市70%的供水,年均向昆明主城供水1.6~1.8亿m3。为进一步保护云龙水库水质,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云龙水库水源区的玉米地膜外最佳除草技术,为减少农药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2 试验设计及用地

2.1 小区和重复的设置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6.67 m2,重复3次。重复、小区间走道40 cm。

2.2 处理

墒面全部采用白色薄膜覆盖,在行间进行处理。不除草(ck):只盖膜,不除草。种植作物(菜豆):玉米种植后,在行间种植菜豆作物。秸秆覆盖(树叶):播种后,玉米行间覆盖松毛叶。机械薅锄(电动机械):购买除草机械,在出苗后薅锄1次。化学除草:播种后,在行间喷洒除草剂(硝磺.烟嘧.莠180 ml/667m2兑水60 kg)。

2.3 玉米种植密度

采用2 000塘4 000株/667m2种植。按塘距40 cm、小行距50 cm、大行距117 cm、1区2个播幅带(双行)80塘160株播种。

2.4 玉米种子和薄膜

采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种子会玉336和白色薄膜。

2.5 施肥

在小行间开沟1次施用尿素60 kg/667m2,普钙 25 kg/667m2,硫酸钾10 kg/667m2。

2.6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位于海拔2 191 m的撒营盘镇坎邓村委会张伟的地里。土壤砂壤肥力中等,杂草发生较重。

3 试验经过

2月17日,犁地。将厩粪1 500 kg/667m2翻捂入土,2月19日划小区。3月25日,又翻犁1次地;3月29日,划小区,播种。开沟施用尿素60 kg/667m2,普钙 25 kg/667m2,硫酸钾10 kg/667m2。4月5日出苗,8日补苗。盖松毛,种菜豆;4月19日,菜豆出苗。5月1日间苗,10日用甲维盐防治草地贪夜蛾、并扳叉,5月20日机械薅锄,喷除草药剂。6月12日喷健壮素,7月5日收菜豆,9月1日收玉米。

4 试验结果

4.1 玉米产量

采用杂草控制的处理,玉米产量均高于不除草的处理。增产34.5~76.5 kg/667m2,增产5.27%~11.68%。最高是机械薅锄,增产731.5 kg/667m2,比不除草增产76.5 kg/667m2,增产11.68%。其次是秸秆(松毛)覆盖,增产727.5 kg/667m2,比不除草增产72.5 kg/667m2,增产11.07%;化学除草增产 716.5 kg/667m2,比不除草增产61.5 kg/667m2,增产9.39%;种植作物增产689.5 kg/667m2,比不除草增产34.5 kg/667m2,增产5.27%(表1)。但通过变量分析,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表2)。

表2 玉米产量变量分析

4.2 植株主要性状比较

4.2.1 株高与茎粗。株高,行间种植作物、秸秆覆盖(松毛)、机械薅锄的株高,均比不除草高;化学除草株高比不除草矮,说明化学除草的除草剂可能对玉米株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种植作物、秸秆覆盖、机械薅锄对株高有促进作用。茎粗,种植作物、秸秆覆盖、机械薅锄对增加茎粗有促进作用;化学除草对茎粗有抑制作用(表3)。

表3 植株主要性状比较

4.2.2 倒伏与生育期。不除草,倒伏率相对较高。生育期,没有明显的变化。

4.2.3 穗粒数与千粒重。不除草穗粒数明显多于进行杂草控制的处理。千粒重种植作物、秸秆覆盖低于不除草;机械薅锄、化学除草高于不除草。

4.3 杂草生长状况

在玉米抽雄时,每点取1 m2,进行5点取样法调查杂草种类、株数、重量,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不同除草措施对杂草生长的影响(图1)。

图1 杂草萌发株树比较

4.3.1 杂草种类。化学除草的种类明显少于不除草;种植作物、秸秆覆盖、机械薅锄均多于不除草。杂草的发生特点是:不除草,单、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种植作物、秸秆覆盖、机械薅锄以双子叶杂草发生为主;化学除草以单子叶杂草发生为主(图2)。

图2 杂草种类比较

4.3.2 杂草株数。从萌发株数来看,以机械薅锄、种植作物萌发最多,防治效果分别为-373.85%和-210.18%;化学除草、秸秆覆盖较少,防治效果分别为:+51.50%和+11.98%。

4.3.3 杂草重量。实行杂草控制的处理均比不除草的生长量少,控制最好的是种植作物的处理,防除效果98.12%。其次分别是机械薅锄、化学除草、秸秆覆盖,防除效果分别是95.29%、89.96%和12.85%(图3)。

图3 杂草生长重量比较

4.3.4 杂草生长高度。不除草的处理杂草株高26~ 107 cm。防效好的次序是:种植作物>机械薅锄>化学除草>秸秆覆盖,分别是5~11 cm、4~20 cm、6~54 cm和34~104 cm。实行除草控制的草高最高均比不除草的矮。

4.4 工效比较

4.4.1 成本。实行杂草控制的处理,生产成本在1 389.62~1 794.62元/667m2,比不除草处理生产成本高26.00~431.00元/667m2,高1.91%~31.61%。以化学除草控制杂草的生产成本最低,秸秆覆盖的生产成本最高。

4.4.2 粮食产量。粮食产量最高是机械薅锄,产量731.5 kg/667m2,其次是秸秆覆盖、化学除草、种植作物,分别增产76.5 kg/667m2、72.5 kg/667m2、61.5 kg/667m2和41.0 kg/667m2;增产11.68%、11.07%、9.39%和6.26%;最低是不除草处理,说明除草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4.4.3 产值(表4)。产值最高是机械薅锄,其次是秸秆覆盖、化学除草、种植作物,分别是2 340.80元/667m2、2 328.00元/667m2、2 292.80元/667m2和2 271.40元/667m2,比不除草增值175.40~244.80元/667m2。

4.4.4 净产值(表4)。用产值减去生产成本后,获得的净产值最高是机械薅锄、化学除草,其次是种植作物,分别比不除草增加净产值170.80元、170.80元和87.40元,最低是秸秆覆盖比不除草低199.00元。

表4 经济效益分析

5 结论

推广先进、可行的机械薅锄措施和行间种植作物,从经济效益来看,应该推广省力、效益好的机械薅锄、化学除草和种植作物。但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化学除草是我们在饮用水源区应该杜绝或减少使用的技术。因此,实行机械薅锄、种植行间作物成为了很好的备选措施。特别是机械薅锄,在今后劳动力紧缺的条件下,研究、改进农用薅锄机械是我们必须进行的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工具,让更多的小型薅锄机械进入饮用水源区,减轻劳动强度。在没有条件的地区或地块上,可以推广行间种植作物。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马铃薯套玉米、玉米行间种不爬树的菜豆、大豆、荞、白菜等矮秆作物。

适当发展行间覆盖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等,能够减少杂草的发生。从水源区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利用麦秸秆、绿肥秆、树叶、杂草进行玉米行间覆盖,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控草效果。但是,对于那些双子叶杂草较多,特别是有酸模叶蓼生长旺盛的地块,要少使用或不使用秸秆覆盖控草技术。

猜你喜欢

行间菜豆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行间生草对深州蜜桃园土壤肥力、pH和盐度影响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参观2018书刋国博会
脚背上有两个消气穴
菜豆娃娃
除草新招
菜豆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