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构与意义共享:新闻框架视域下《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研究
2022-06-13朱姗姗焦若薇
朱姗姗,焦若薇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830012)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3亿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凝聚了“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力量。《一起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奥林匹克重要论述的中国实践》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紧密相连(1)详见《一起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奥林匹克重要论述的中国实践》,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2/02/c_1128324438.htm,2022年2月2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国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推动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2)详见《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原载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4日第7版。,在新时代为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和智慧。
美国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提出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1],新闻文本的主题思想和话语表达是意义的传播载体,新闻传播者对新闻框架下的新闻文本进行传播,会影响受众对事物的认知和决策。北京冬奥会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国际关注度,而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益于新闻传播的助力。《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的主阵地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对内传播文化知识、引导大众,对外塑造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相关报道,探寻其中的新闻框架构建及社会意义呈现,对解读北京冬奥会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美国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提出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1],新闻文本的主题思想和话语表达是意义的传播载体,新闻传播者对新闻框架下的新闻文本进行传播,会影响受众对事物的认知和决策。北京冬奥会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国际关注度,而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益于新闻传播的助力。《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的主阵地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对内传播文化知识、引导大众,对外塑造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相关报道,探寻其中的新闻框架构建及社会意义呈现,对解读北京冬奥会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臧国仁把新闻框架视为一种对事实和材料进行选择、重组等排列组合的机制,以达成“再现”或转换真实的目的[2]。本文以《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主题归类,并设置不同维度的指标研究《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新闻框架。
(一)样本选取
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月20日间举办,考虑到媒体的前期宣传预热及后续跟进报道,本文基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采用人工检索的方式,选取2022年1月3日—2月23日期间报道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文本,样本总量为560 篇。本文选择《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其新闻报道彰显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二是《人民日报》报道角度多样、综合性强,可为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样本;三是《人民日报》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在解读冬奥精神、塑造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营造社会共同意义空间方面具有强大优势。
(二)类目构建
臧国仁从建构论的视角出发讨论新闻生产,认为每一种框架都有类似的结构,分别由高层、中层、低层结构组成[3]。本文以臧国仁的新闻框架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框架构建基础,并结合坦卡特的实证研究框架清单,构建《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的类目编码表,详见表1。下文的分析将以类目一的结构分类作为研究的宏观思路,以类目二的内容释义作为量化指标选取标准,深入分析《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新闻框架。
表1 《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类目编码表
本文拟着重分析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新闻框架,二是《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新闻框架所呈现的新闻图景,三是《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新闻框架构建的社会文化意义空间。通过对上述三方面问题的研究,探讨重大赛事举办背景下中国主流媒体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塑造鲜活生动的中国形象,并进行积极有效的传播。
二、《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新闻框架在新闻事实架构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新闻框架界定了报道范围,从不同的新闻视角出发诠释着不同的主旨,从而构建不同的社会意义空间。从高层结构出发,可将《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冬奥会的560个样本按照主题思想归纳为8个新闻框架。从中层结构出发,可将560个样本按照主要内容归纳为5 个框架,进一步分析样本的消息来源、新闻来源、版面呈现、情感基调和报道体裁。从低层结构出发,可从微观视角揭示560个样本中的高频词。
(一)高层结构:8类主题唱响奥运和音
从报道主题出发,可将《人民日报》有关北京冬奥会报道的560个样本分为冬奥会赛事、奥林匹克精神解读、冬奥会服务保障、冬奥会故事、冬奥会社会效应、冬奥会文化、冬奥会友好交流、冬奥会工作及评价8个主题并进而归纳为8个框架,各框架新闻报道数量见表2。
1.冬奥会赛事报道框架。由表2可知,冬奥会赛事报道框架下的相关报道共96篇,占比为17.14%。冬奥会赛事报道框架可分为运动员备战冬奥会报道和冬奥会赛事报道,记录了运动员备战冬奥的艰辛历程以及争夺奖牌的紧张时刻。赛事是体育新闻报道的焦点,《人民日报》对冬奥会赛事的报道重现了奥运健儿拼搏的精彩瞬间,突出了体育竞技精神。运动员是赛事报道的对象,对运动员备战、迎战冬奥会的报道,在传递竞赛消息、展现竞技精神的同时,还表达了对运动员的鼓励和安慰。通过冬奥会赛事报道框架,《人民日报》为拼搏喝彩、向坚持致敬,展现了运动员风采,体现了竞技运动的公平、公正,凸显了体育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2.奥林匹克精神解读报道框架。由表2 可知,奥林匹克精神解读报道框架下的相关报道共66 篇,占比为11.79%。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2022 年,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主题为“体育促和平”的邮票,为奥运的和平释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开幕式上由焰火组成的“迎客松”、闭幕式上的节目《折柳寄情》等均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释义。作为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通过《冬奥观澜》《为冬奥喝彩》《今日谈》《人民论坛》等多个栏目,以新闻评论的方式阐释和解读奥林匹克精神,为其传承和发扬奠定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基础。
3.冬奥会服务保障报道框架。由表2可知,冬奥会服务保障报道框架下的相关报道共127篇,占比为22.68%。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报道框架可分为冬奥会场馆建设报道和冬奥会服务报道。北京作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水立方”变身“冰立方”,首钢在园区北区建设“冬奥广场”,利用工业遗存改造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4 座冬季运动训练场馆,科技赋能场馆改造开发再利用,“冰丝带”“雪如意”“雪游龙”等冬奥会场馆体现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这些都是《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焦点。此外,习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宣告:“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3)详见《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https://www.douyin.com/video/7047833827858713870,2021年12月31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为确保北京冬奥会如期举行,我国进行了严格、周密的部署,集精细的环内管控、科学的远端控制、有效的闭环管理及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于一体,为运动员提供安心、舒心、放心的比赛环境。《人民日报》通过对冬奥疫情防控、交通运维、通信电力保障、赛事志愿服务、赛场安全及医疗保障、物资安全、冬奥村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报道,展现了北京冬奥会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全方位、人性化的精细化管理。
4.冬奥会故事报道框架。由表2可知,冬奥会故事报道框架下的相关报道共60篇,占比为10.71%。习近平在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强调:“希望国内外媒体和记者深入报道,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讲好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全面、立体、生动地把北京冬奥盛会传到全世界。”(4)详见《讲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故事》,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2/0127/c1003-32340791.html,2022年1月27日。冬奥会故事报道框架以人物通讯为主、消息为辅,报道对象包括冬奥会运动员、建设者和志愿者,以点带面展现冬奥会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建设者的工匠精神和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故事报道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各国运动健儿奋勇拼搏的飒爽英姿,以写实的态度传递了北京冬奥会筹备的独具匠心,以真实的情节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书写出有温度、有文化、有内涵的北京冬奥会篇章,描绘出北京冬奥会可亲、可信、可近的形象记忆。
5.冬奥会社会效应报道框架。由表2 可知,冬奥会社会效应报道框架下的相关报道共64 篇,占比为11.43%。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5 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人,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总体目标(5)详见《3.46 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实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016686111254895&wfr=spider&for=pc,2022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社会效应报道框架展现了冬奥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以绿色发展为核心,聚焦冬奥会为城市生态、产业结构、低碳科技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对各地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及冰雪活动开展情况、市民参与热情和冰雪运动教育发展等的集中报道,凸显了冬奥会对冰雪运动热潮形成的助推作用。《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社会效应框架下的新闻报道积极号召各地加强冰雪经济建设、完善公民健身基础设施,借助冬奥会契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有利推动了健康中国理念的社会实践。
6.冬奥会文化报道框架。由表2可知,冬奥会文化报道框架下的相关报道共63篇,占比为11.25%。北京冬奥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良好契机,将奥运元素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使北京冬奥会成为了一场体育盛会和文化盛宴。《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文化报道框架包括冬奥会文化元素介绍、体育知识普及、冬奥会文化活动及文化融合4 个方面。《当冬奥盛会遇上元宵佳节,他乡故国此宵同》《传播冬奥知识 增进文化交流》《“冰上国际象棋”如何“落子”》等新闻报道,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奥运元素的融合,营造了“奥运文化进万家”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些报道对内普及奥运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世界认同度。
7.冬奥会友好交流报道框架。由表2 可知,冬奥会友好交流报道框架下的相关报道共20 篇,占比为3.57%。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共建友谊、团结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人民日报》立足国家宏观层面,其友好交流框架下的新闻报道紧密围绕“一起向未来”的冬奥会主题口号,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创未来的信心和愿望,展现了中国积极开展交流合作的态度和意愿。“冬奥之约”是中国向世界各国发出的友谊之约、守信之约,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着冬奥会友好、合作、发展的和谐之音。
8.冬奥会工作及评价报道框架。由表2 可知,冬奥会工作及评价报道框架下的相关报道共64 篇,占比为11.43%。北京冬奥会工作及评价框架下的报道包括国家领导人对冬奥会筹备工作的实地调研、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及国际奥组委和其他国家对冬奥会的评价等。工作及评价报道框架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纽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办奥态度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国办奥的期待。对中国冬奥会筹备工作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办会评价的报道相互呼应,不仅传递了中国政府对此次冬奥会的高度重视,还传递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办奥的高度认可。
(二)中层结构:全要素文本呈现冬奥会全貌
从内容出发,可将《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的560个报道样本按照主要事件、事件背景、结果影响、评价评估、历史等归纳为5个框架。这5个框架与高层结构中的8个主题框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各框架围绕核心事件凸显了不同的报道倾向,形成了冬奥会报道的全景框架,强化了报道的可读性,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丰富了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的内涵。
1.从报道数量方面看,不同框架下的报道数量差异明显。经统计,中层结构中事件背景框架下的新闻报道有171 篇,结果影响框架下的新闻报道有140 篇,评价评估框架、主要事件框架下的新闻报道分别有126 篇和107 篇,历史框架下的新闻报道仅有16 篇。由此可见,中层结构不同的新闻框架下的报道数量差异较为明显。
进一步地,本文通过ROSTCM6提取各框架文本中出现频次排在前10位的主题词,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的冬奥会报道关键词词频。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框架下的报道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冬奥会文化、冬奥会服务保障和冬奥会故事同属于事件背景框架,且都出现了“冬奥会”“北京”“运动员”“滑雪”等关键词,说明事件背景框架的报道紧密围绕赛事,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冬奥会工作及评价、冬奥会友好交流和奥林匹克精神解读同属于评价评估框架,冬奥会社会效应属于结果影响框架,这4类主题报道中都出现了“体育”“运动”等关键词,体现出评价评估框架与结果影响框架相互呼应,借助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宣传导向。
2.从信息来源方面看,消息来源主体丰富且具有权威性、专业性。消息来源和新闻来源是构建新闻框架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新闻文本的呈现。对北京冬奥会报道消息来源的统计表明,其消息来源主体丰富,大致可分为政府相关人员、冬奥会相关负责人、运动员及教练、志愿者、专家学者、普通民众、新闻发布机构、其他等8 类,这8 类消息来源的占比分别为24%、13%、25%、3%、4%、3%、4%、24%,体现了报道的多角度和全方位。其中,运动员及教练、政府相关人员及其他类中的特约新闻评论撰稿人为主要消息来源,3类占比合计达73%,体现出消息来源的权威性、专业性以及贴近冬奥赛事一线的特点。
表4 是对《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新闻来源数量占比的统计结果。由表4 可以看出,新闻来源以自制新闻为主、转载新闻为辅。其中,直接来源占比为71.43%,反映出《人民日报》作为世界级大报所具有的强大新闻自主采制能力,凸显出新闻框架构建的媒体特色。
表4 《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新闻来源统计
3.从报道体裁和规模方面看,消息类报道、千字以内报道最多。报道体裁是新闻文本的表现形式,间接反映了新闻框架的宏观布局和主题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体裁和规模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其一,从报道体裁来看,消息数量最多,共254 篇,评论和通讯也较多,分别有124 篇和120篇,但深度报道仅有7篇,其他体裁的报道有55篇。由此可见,《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体裁中消息类数量最多,深度报道数量最少。这是因为消息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能够满足受众对赛事基本信息的需求,可使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赛事最新进展。通讯是在消息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新闻内容,能再现更加生动、全面的新闻图景。评论作为对事实报道的态度呈现与观点表达,可在影响受众价值观及舆论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对强化传播效果、巩固社会意识形态、掌握话语权产生积极影响。其二,从报道规模来看,规模在1000 字以内、1000~2000 字、2000 字以上的报道占比分别为63.57%、25.00%、11.43%,千字以内报道数量最多,与报道体裁相呼应,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北京冬奥会报道框架。
4.从报道基调方面看,积极报道占绝大多数,版面特征表明了突出、强调的鲜明态度。恩特曼认为,框架可通过特定词语和带有倾向性的表达以及反复出现的方式,使文本观点更突出,更容易辨别、理解、记忆[2]。本文对《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倾向性、版面安排、标题字体颜色变化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由表5 所示的统计结果可知:560 篇样本报道中有积极报道364 篇、消极报道0 篇,确立了《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正面基调;有中立报道196篇,体现了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版面特征能够凸显新闻报道的倾向性。由表6《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版面特征统计结果可知:31篇报道出现在头版,头版作为报纸的窗口,以报纸整体性来看体现了北京冬奥会报道的重要性和显著性;特刊有122 个,体现了对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的集中编排,起到了聚焦作用,强化了公众对报道内容的记忆;529篇报道出现在内版,体现了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进展,扩大了报道影响力。
表6 《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版面特征统计
此外,标题的字号、颜色等作为编辑语言,其变化体现了媒体态度。由表6 可知,冬奥会报道中标题字号、颜色有变化的有279篇,占比为49.82%,说明《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通过标题变化的方式吸引受众注意力,表明了突出、强调的鲜明态度,报纸的情感色彩呼之欲出。
(三)低层结构:词语运用传递价值导向
低层结构的新闻框架包含文本的语言及修辞风格,通过字、词、句等语言符号,能够体现新闻框架所蕴含的深意及价值导向。本文借助微词云构建分词语料库,过滤掉缺乏实际意义的部分代词、数词、副词、连词等,使用出现100次以上的149个词语绘制词云图,并梳理出出现频次排在前20名的关键词,以对低层结构中词语运用传递的价值导向进行深入分析。
1.关键词体现客观性。在图1《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的词云图中,“冬奥会”“北京”“冰雪”“中国”“运动”“运动员”“滑雪”“比赛”等词最为醒目,体现了紧紧围绕冰雪运动进行报道的特点,报道主题清晰,文本立场端正客观。此外,“参与”“筹办”“举办”“实现”“保障”等动词出现频次多,这些词多用于对客体的描述,主观倾向性较弱,体现了报道的客观性。在表7 所示的《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词频排序统计结果中,“运动员”作为北京冬奥会人物报道的主要对象,出现频次为1740次,说明对冬奥会运动员的报道重视程度很高,凸显出报道的专业化叙事视角,向公众呈现了客观的冬奥会实况。
表7 《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词频排序统计
2.关键词体现中国内涵。北京冬奥会是一场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语境下得以传承和发扬的盛会,其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释义。表7 中,“北京”一词出现了4140 次,“中国”一词出现了2537次,北京是冬奥会主办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与冬奥会的结合就是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人民日报》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北京冬奥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展示了中国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以尊重、理解、友谊、合作的宽广胸怀,促进各国之间的理解对话,推动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愿。实践证明,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奥林匹克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关键词体现时代内涵。表7中,“发展”“我们”“世界”“国家”“参与”这些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体现了《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来展现北京冬奥会面向世界、拥抱未来的精神风貌,以及积极搭建各国参与、交流、互动的体育平台的意愿,以文化语义诠释“一起向未来”的冬奥之音。2022年1月31日,《人民日报》转载新华社文《冬奥之光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体育事业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纪实》,文章深刻阐释了北京冬奥会在助力全民健康,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团结、和平、友谊、发展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彰显了中国构建团结合作、命运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6)详见《冬奥之光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体育事业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纪实》,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131/c1001-32344236.html,2022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对冬奥会的报道为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释义赋予了奥运文化新的语义共享,传递了“一起向未来”的中国之声。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体现了通过北京冬奥会“小窗口”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未来”,以体育运动撬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及合作发展,共同谱写人类和平、繁荣新篇章的大宣传格局。
三、《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新闻框架的文化建构与社会意义共享
文化建构功能是指新闻框架具有对文化活动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功能[3]。新闻文本作为新闻框架的呈现方式和构成要素,联结着新闻生产与社会文化意义,为构建共享的文化意义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臧国仁认为,新闻工作者一方面以自己的经验(框架)将事件从原有的情景中抽离出来(选择),另一方面又将此事件与其他社会意义联结起来(再框架),从而产生新的情境意义(重组)[4]。再框架是对情景意义的重组,《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新闻框架与社会文化意义的联结实现了再框架,建构起了社会文化,形成了共享的意义空间。
(一)赋予北京冬奥会中国写意
新闻文本框架是原有文化框架与事实互动的产物,传播者以框架为中心,借用各种写意手法,在文本中形成整体“包裹”,产制出新的文化符号[3]。从奥运村到竞技场,从志愿者到引导员,《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为北京冬奥会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烙印。《冬奥会与春节相逢是完美的组合》《猜灯谜、品元宵、送礼物 多个冬奥场馆推出元宵节活动》等报道,展现了通过贴春联、挂灯笼、贴福字、猜灯谜、做花灯等特色民俗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冬奥会完美融合,呈现了各国运动员在比赛之余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传播冬奥知识 增进文化交流》通过对冬奥会文创产业的中国元素设计、冰舞剧《木兰》展演、奥林匹克人物雕像进社区等内容的报道,营造了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交流的良好氛围。《领略中华文化魅力》《在冬奥村体验中医药文化》等报道彰显了中国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彩冬奥给世界留下许多美好》《赛事组织有序 服务保障高效》《“微火”成炬,温暖盛会》等报道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从北京冬奥会“同心”奖牌到颁奖时的经典民乐,从“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的颁奖礼服到开幕式《雪花》表演者身着印有“和平”与“福”字样的服饰,从引导员的“虎头帽”到志愿者的民间剪纸服装,从“雪如意”“雪游龙”“雪飞燕”等带有中国式写意韵味的场馆名称,到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建构了全方位的冬奥会文化图景,让北京冬奥会深厚的文化底蕴跃然纸上。
新闻框架与文化情景网络产生关联,必然有其特殊的时空背景[5]。中华文化与北京冬奥会的事实互动构建了北京冬奥会新闻框架,在中华文化“包裹”下的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勾勒出热情、友好、自信的中国形象,显示出充满友谊和爱的中国奥运情怀。《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新闻框架赋予了新闻文本以现实意义,使新闻文本成为众多奥运符号的意义载体。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和友谊传递的象征,北京冬奥会文化符号蕴含了中国开放友好的形象,形成了共享的意义空间。
(二)丰富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
在《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中,不同的新闻框架互为补充,以事实为蓝本共同描绘出内涵丰富的北京冬奥会精神。《人民日报》通过冬奥会服务保障报道,宣传冬奥志愿者乐于奉献、无私敬业的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真诚友善的精神风貌和团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冬奥会故事报道,记录冬奥场馆改造建设和制冰技术研发创新的过程,彰显了冬奥场馆建设者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冬奥会赛事报道,捕捉运动员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风采,体现了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体育竞技精神。
冬奥文化孕育冬奥精神,精神作为文化的内核,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不竭动力。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及红色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凝聚文化力量,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现代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丰富发展。《人民日报》通过全面、完整的新闻框架传播冬奥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在新闻报道中展现出中华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和卓越的感召力,并不断为其注入活力。
(三)形成共赴未来的文化共识
新闻框架与文化规范紧密相连,文化规范是新闻框架存在和发展的土壤[6]。新闻媒体基于已有的社会文化体系构建新闻框架,新闻框架通过新闻报道限定、选择、传递社会文化,受众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并逐渐形成共通的社会文化意义空间。文化共识的形成离不开新闻框架的意义建构,《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将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通过故事框架生动刻画、通过评价框架强调突出、通过友好交流框架客观阐述、通过奥林匹克精神解读框架进行深度剖析,不同角度的框架报道形成合力,以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促进“共赴未来”美好蓝图的实现。
传播的起源及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智力信息的传递,更在于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文化行为的文化世界[7]。《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新闻框架在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形象的积极实践。“一起向未来”的文化建构,推动各国借助北京冬奥会平台形成共享的文化意义空间,为实现各国友好共建、合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新闻框架使新闻传播主体在界限范围内进行事实选择和重组,新闻框架下的文本呈现建构了社会文化意义的共享空间,间接影响着受众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以《人民日报》560篇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为样本,围绕高层、中层、低层3类结构,以报道主题和报道内容为基础,从文化建构和社会意义共享视角出发,研究《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版面呈现、情感基调等特点。研究表明,《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以高层结构8个主题框架和中层结构5 个报道框架唱响奥运和音,呈现出权威、鲜明、自主、多元的立体式北京冬奥会新闻图景,新闻话语在凝聚力量、凸显人文关怀的同时以小见大,显示出通过北京冬奥会“小窗口”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未来”的宽广格局。《人民日报》北京冬奥会报道新闻框架产制文化符号,传播冬奥精神,赋予冬奥盛会中国内涵,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建构和意义空间的共享。在今后的实践中,主流媒体应更加积极履行文化建构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新闻框架构建多元、立体的宣传模式,在推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推动中华文化共建、共享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