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风崖诸人题名石刻考

2022-06-13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封禅摩崖题名

胡 玉 花

( 山东大学 文学院,济南 250100)

泰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五岳之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千百年来,泰山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而这种博大精深的内涵又常常体现在泰山石刻文化上。泰山石刻,可以说是中华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其中既包括了中国历代帝王封禅的纪功石刻、寺庙创建重修记、经石峪的摩崖刻经,也包括了历代文人墨客和平民百姓的题记等。这些石刻是中华历史变迁的见证,同时也是某一特定时期文化发展成果的展示与标志。自秦以后,历代帝王与文人墨客都喜欢到泰山题字,或让自己的诗文永垂不朽,或让自己的名字流芳千古。泰山避风崖留有很多宋代名家文士题名的石刻,于历史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庚子年九月十六日午时,笔者偶然于天街角落发现宋宣和年间题刻数条,经细查资料,发现其中一条尚未见有文献记载。此外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后人对此处的“补之”说法不一,一说为晁补之,一说为杨补之,但却未曾有人对此问题进行过考辨。

一、泰山石刻概况

泰山本质上可以说是一本大型的历史书,一个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人们把文字刻于石上,经久不坏。而这些石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帝王祭祀封禅、歌功颂德、文人题记、宗教经文、百姓还愿文等,为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外,历代石刻字体皆有巨制,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从这个方面来说,泰山也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天然宝库。

(一)石刻由来

坐落在齐鲁大地的泰山雄伟壮观,风景秀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国君到泰山封禅便成为了一些国家所必须举行的国家大典,人们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得到天地的认可,这也是后来秦始皇不远万里东行封禅的原因。而这些帝王与文武百官到此封禅都会在泰山石上留下一些题刻,以让自己的墨宝流传万世。泰山石刻文化源远流长,从秦刻石至今一直都在发展。可以说,泰山本质上就是一本刻于石上的大型历史书。为何要刻字于石上?原来自文字产生以后,人们便认为它总是传达着某种神秘的信息,具有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记录下来的东西永垂不朽,因此,人们便习惯于把文字刻画在坚硬的物体上。何以选择石头作为刻画载体?主要是因其不易损坏,保留时间较为长久。龚自珍认为:“石头生长留存于天地之间,耐腐蚀,抗风雨,其寿命远非金属所能匹敌,石材形状巨大而又丰富,要想搬迁它非常困难”[2]281。钱大昕认为:“竹帛之文,久而易坏,手抄板刻,辗转失真,独金石铭勒出于千百载以前,犹见古人真面目,其文其事,信而有征”[3]12。《墨子·兼爱》中亦言古代圣王“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4]230。由于泰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象征,在泰山上刻石便成为了当时人们的首选,这也正是泰山石刻能成为中国石刻群中佼佼者的原因。

(二)石刻内容

现存泰山石刻1691处,就其石刻形式而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碑刻,一种是摩崖石刻。碑刻主要收藏于泰山脚下的岱庙,而摩崖石刻则主要集中于山顶及各个登山路口。摩崖石刻乃是泰山石刻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存摩崖石刻800余处,占泰山石刻的57%以上[5]32-33。摩崖立于山间,可就地取材,免却了伐山采石之劳,刻字于上,气势恢宏,留存长久。而其所刻内容涉及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了历代帝王封禅告祭石刻、记人石刻、宗教石刻以及历朝名人登山之后有感而发的题字、题词、题诗、楹联等。历代帝王封禅的纪功石刻之最当属《泰山秦刻石》,此石刻为秦丞相李斯所写,故秦泰山刻石亦称“李斯小篆碑”。石刻内容乃是秦始皇功德铭及秦二世诏书,主要颂扬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还表达了其治理国家的决心。记人石刻主要是对前人歌功颂德、纪念仁人志士或是某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人物。这种石刻往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类石刻的代表主要有《张迁碑》《衡方碑》《孙夫人碑》等。宗教石刻包括摩崖刻经以及造像记等等,总的说来,宗教石刻的价值参差不齐,人们主要依据其制作的水平来判定该石刻的价值,这类石刻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金刚经》等。而名人登山有感而发的题字、题词、题诗、楹联等,大都出于书法名家之手,因此其艺术价值要比其它石刻高一点,这类石刻的代表主要有“五岳独尊”“万代瞻仰”“风月无边”、《望岳》诗碑等。泰山石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从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石刻,到经石峪的摩崖刻经,再到各朝文人骚客的题记,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气息。这些石刻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还是泰山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可以说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发展成果的展示与标志。

(三)石刻价值

泰山石刻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可以说,泰山石刻本质上就是一本刻于石上的大型历史书,它的存在,为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我们对历史的记载主要依靠的是文字,而文字可以存于不同的物质载体上。由于刻在金属和石头上的文字避免了抄写或印刷时的错误,因此这种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历代石刻通常可以回答由于缺乏文字而形成的历史疑虑,而大量石刻文字则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众多不同内容的泰山石刻,不仅代表了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反映出了中国历史的兴衰轨迹,可以说,这些泰山石刻是一种罕见的历史资料。事实上,许多史料并非泰山石刻所特有,但它在补充史料和核实史料方面确实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泰山石刻历时很长,从春秋时期开始,泰山封禅祭祀就被列为了国之大事,从某个角度看,它可以反映出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变化。自秦始皇对全国的统一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从汉唐的繁荣至北宋的衰落,甚至到了元、明、清时期。无论是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之行,普通百姓的还愿之举,亦或是文人墨客的山水之吟,还是间有发生的农民起义,泰山石刻都有着详细的记载。这为中国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材料,充分体现了泰山石刻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

泰山石刻还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自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基本上概括了中华民族成长的过程,展示了书法发展的历史。”[6]263泰山石刻历史悠久,延续不断,受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其书法艺术而言,自秦至今,名碑名品,众彩纷呈,其作品之多,时代承续性之强,书艺之精湛,使其成为了一部书法艺术史,而泰山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书法艺术博物馆。泰山上最早的石刻是李斯的小篆,是在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到泰山封禅时所留下的。小篆不仅是全国统一文本的开端,还是书法艺术普及的开始。泰山石刻贯穿了中国书法的历史,且书法形式丰富多彩的,不失为一本生动的书法教材。石刻有楷书,隶书、行书、篆书、草书几种形式,它们与泰山内在浑厚的精神息息相关,因此对字体的选择会有所不同。泰山一直都深受历代书法名家的喜爱,这些书法家在泰山竞相展示了各种书法风格,涵盖了中国书法的整个历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书法的多样性,从而使泰山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天然宝库。

此外,泰山石刻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泰山石刻可以说是泰山文化的重要代表,季羡林先生曾言:“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是在石头上书写的泰山文化,文字记载的泰山文化,客观的泰山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不管是在形式、内容还是价值上,泰山石刻都是中国众多名山石刻中的代表。它们不仅是泰山历史的忠实记录者,还是泰山文化的直观表达者。人们常说泰山是一座“会说话的”山,那是因为数千年来,它讲述了中国历史的兴衰和发展,诠释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积淀,并记载了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心迹,而这些话正是靠泰山上的众多石刻“说”出来的。

二、避风崖诸人题名石刻补遗与考辨

泰山避风崖多宋人题刻,余偶于天街左侧道旁见宋宣和年间题名石刻数条,查阅资料后发现,《泰山文献集成》等文献对此有所收录,但观其所收宣和年间的所有题刻,缺漏一句。且其所言“补之”乃晁补之是也,笔者认为此盖编者之误也,其实为杨补之。

(一)避风崖诸人题名石刻补遗

泰山石刻自宋以后,形式虽多,内容亦广,但均属沿袭,这大概是由于宋元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亡的历史时期,因而此时的石刻几无创新。总的说来,此时的石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北宋之后的各个朝代,官吏铲毁前朝文人墨客的题词、题记、题名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明代。其次,北宋以后文人墨客的题词、题名、题记等石刻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文人墨客的精神面貌。现存的历代泰山石刻中,大都是明清至今的作品,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兴于北宋时期,极盛于清。

庚子年九月十六日午时,笔者到泰山考察,从天外村乘车出发至中天门,然后步行上山至南天门,在南天门休息用餐后沿天街出发考察。时值正午时分,偶于天街左侧路道旁发现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文字似有若无。余所见时,阳光正好直射其下,因而得以观见些许纹路。细看之,有“宣和”二字,将其拍下,查阅相关文献。所查数条题名石刻为“宣和二年补之、及之、贯道,自绝顶回,歇此岩下。饶阳镇田完同史赛、李千游岱顶,庚子三月六日记,张进口。磁州左口、扬式、王立、杨玫、曹涣,宣和次岁三月口日游此。保顺军安立同妻牟氏、并男口奴、外生魏琦,宣和次岁三月六日,登顶游此记。干乘县十河店陈文钜,宣和二年游顶记。沂州沂水县张买奴游顶,宣和二年三月十日记。严青口。巨野簿文叔、刘子口、张恭文游顶回,宣和庚子三月十五日。”[7]550(“口”代表未能辨认之字,下同。)笔者所见石刻均未被上色,且随意砌在路边作为道路两旁矮墙,若非仔细去看,实难发现。在西侧有一句为传世文献所未载的石刻,经辨认,其清晰可识文字为:“口宣和口年三月六日,口口縣程宗。”拍摄原图如图1所示,所刻字体为宋代通行的楷书。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第一字左偏旁为“马”,右边似“并”,若“并”则此字为“骈”,但依宣和题记,并未有在宣和之前加字的,且前加“骈”,行文反而不通,宋代题记也无此例,因此此字应为其它文人题记之字乱入,非此句之字也。“宣和口年”中的这个数字上半部分受自然因素影响,难以辨认,有待进一步考证。前文带“宣和”及年月的文字有:“宣和二年”“宣和次岁三月口日游此。”“宣和次岁三月六日。”“宣和二年游顶记。”“宣和二年三月十日记。”“宣和庚子三月十五日。”由上可知,只有当”宣和”后有“岁”时才用“次”,此处当为“宣和+数字+年”,又因该句位于上文所提“宣和二年补之、及之、贯道,自绝顶回,歇此岩下。饶阳镇田完同史赛、李千游岱顶,庚子三月六日记,张进口。磁州左口、扬式、王立、杨玫、曹涣,宣和次岁三月口日游此……”左侧,属后文,因而此处应大于等于宣和二年。根据宋代计数习惯以及石刻存留的下半部分字体可知,此处应为“宣和五年或宣和九年”,而北宋徽宗使用宣和这个年号一共7年[8]15,因此此句当为“宣和五年三月六日,口口縣程宗。”

图1 泰山石刻图(文字经上色处理)

笔者查阅了由泰安市文物局所编,齐鲁书社出版的《泰山石刻大全》,未见此条。之后继续查阅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清金棨辑所著,陶莉,赵鹏点校的《泰山志·下》,亦未见此条。又相继查了《泰山图志》《泰山文献集成》《中国地方志集成》《泰安市志》《泰安史话》等文献中所记载宣和年间的全部碑刻均未发现此句,因此笔者认为此句被漏收了,可以进行补遗。

(二)避风崖题名石刻中的“补之”考辩

关于石上所刻“宣和二年补之、及之、贯道,自绝顶回,歇此岩下。”笔者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文献上对“补之”此人的说法不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晁补之,一种认为是杨补之,且至今无人对此二者进行过辨析。于是笔者将两者生卒年与宣和起始年进行比较后发现其应为“杨补之”。《泰山文献集成》第3卷,第228页有:“宋晁补之等题名文曰:自绝顶回,歇此岩下。右真书。勒避风崖东。补之即晁无咎也。”此书由汤贵仁,刘慧主编,此书认为这里的“补之”乃晁补之是也,且未注明判定缘由。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又与张耒并称“晁张”,曾官至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与柳宗元甚为相似,诗歌风格则从于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与苏轼相似,但诗词中总是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在这里,汤贵仁和刘慧为何会认为此处的“补之”即是晁补之呢?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首先,晁补之乃济州钜野人,即今天的山东巨野,泰山也在山东,可谓是非常方便了,按当时文人的习惯,不远万里都要到泰山上去留下自己的笔迹,何况我们的大文豪晁补之就是本地人呢?这不免让人产生联想。其次,在绍圣元年(1094年),晁补之出知济州,即今山东巨野,家乡和贬官之地都在山东,因此提到补之,不禁让人想到济州晁补之。

而李传旺和张用衡著的《泰山景观全览》里则认为题刻中的“补之”即杨补之,亦未对此作出解释。杨补之,字补之,在有些地方又将“杨”写作“扬”,还有的说法认为其名为补之,字无咎,号逃禅老人(晁补之亦字无咎,亦有逃禅之号,此处甚奇)、清夷长者、紫阳居士。清江(今江西清江)人士,寓居洪州(今江西南昌)。善诗文书法,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高宗时因不满秦桧当政,累征不起。涛文、书画,闻名于时,《四梅花图》为其代表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针对这两种主要的说法,笔者查阅了宣和年表,宣和(1119-1125)是北宋时期宋徽宗的第六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9]。北宋使用宣和这个年号一共7年,宣和七年十二月宋钦宗即位沿用。宣和元年是从1119年开始的,杨补之生于1097年,卒于1169年,晁补之生于1053年,卒于1110年11月8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到宣和二年(1120),晁补之已经去世十年之久了,又怎会在宣和二年于避风崖题名呢?而宣和二年,杨补之刚好23岁,所以此处的“补之”实为杨补之。

三、结语

泰山不仅留下了众多历史名人的足迹,还通过石碑、摩崖等载体保留了许多歌颂泰山风景和历史的诗歌,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提供了重要文学素材。这些石刻遍布于泰山的各个角落,使泰山成为了一本会说话的书,记录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泰山石刻主要有碑刻和摩崖题刻两种形式,而摩崖题名石刻,是纪游石刻中最常见的石刻形式,常常出现在各地的名山洞府,泰山作为五岳之首,题名石刻自是不少。在避风崖所发现的这些宋宣和年间摩崖石刻,《泰山文献集成》等书有所收录,但查阅其所收宣和年间的所有题刻,未有“宣和五年三月六日,口口縣程宗。”的记载。且《泰山文献集成》等书中所言“宣和二年补之、及之、贯道,自绝顶回,歇此岩下。”中的“补之”乃晁补之是也,其言有误,晁补之(1053-1110)在宣和元年(1119)以前就已经去世了,其实应为杨补之。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封禅摩崖题名
西狭颂摩崖石刻
栖凤阁题名记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北票喇嘛洞摩崖石刻石窟群调查
拉萨周边摩崖石刻造像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①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汉武帝封禅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泰山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