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百年历程研究
2022-12-07陶曼云
陶 曼 云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的实践活动,它与国家的兴衰际遇和人民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克服诸多难题,逐步在公共卫生事业上取得重大突破。进入新时代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再次敲响了卫生防疫的警钟,引发全世界对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高度重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深刻地显示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任务仍任重而道远。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共卫生事业的百年历程,吸取历史智慧和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带领人民战胜疫病、保卫健康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保障人民健康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让人民成为国家和健康的主人。在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且艰辛的开拓,将公共卫生事业与军事斗争、政治任务、经济建设相结合,取得了辉煌业绩。
(一)“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的萌芽阶段(1921-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疾病横生、缺医少药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生灵涂炭,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逐渐找到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着手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分别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领导人民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群众卫生运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中央革命根据地为中心,领导军民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开启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上个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自然环境恶劣,战争频发,导致霍乱、鼠疫、天花和疟疾等疫病大规模流行。“八军前方只有2100人,后方医院伤兵与烂脚病者有2100多人,前后方数目几乎相等,部队减员惊人。”[1]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疫病蔓延不仅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便立即在中央苏区开展了疫病防治。1933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从地方到中央、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部队的各级卫生防疫委员会。1934年,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开始指导苏区的卫生防疫工作。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大规模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积极开办红色医院和医务学校,并从法律制度层面配合实际行动,颁布了一系列条例法规。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袭和疫病流行引起中国共产党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视,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疫病种类较多,且具有伴生性,随着战争的爆发,单种疫病流行会引起多种疫病的蔓延。基于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防疫卫生运动,组织部队率先防疫,鼓励群众参与卫生防疫。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根据地政府和人民军队建立完善各级卫生组织,深入群众开展卫生常识宣传和教育,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经过党和人民的持续努力,革命根据地的疫病得到有效治理,军民的卫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成功保障了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卫生防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中国革命进程的深入推进,卫生防疫的范围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各个解放区仍面临严峻的卫生防疫任务。当时,东北解放区是全国疫情形势较为严重的地区,东北境内鼠疫大规模流行,抗击鼠疫是解放区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全国其他解放区内,也存在不同传染病大流行的状况。中国共产党领导各解放区军民开展疫病防治工作,建立防疫委员会,划定封锁线和隔离区,组建专业的医疗队伍,成功遏制了疫病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卫生防疫的生动实践,形成了规范化的疫情治理模式,为新中国的疫情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的发展阶段(1929-1978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创造性地将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视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新中国成立伊始,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全国人均寿命仅为 35 岁。面对疫病肆虐的中国,毛泽东审时度势发出“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的号召[2],明确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卫生工作方针[3],拉开了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防疫和治疫相结合,“应用一切有效办法进行防疫工作”[2]。首先,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卫生防疫体系,加强对疫病防治工作的统一管理。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负责管理卫生防疫工作。1950年3月,卫生部宣布成立中央防疫总队,在各省下设六个防疫大队,以及传染病防治站、防治所等。各级防疫组织承担起保障公共卫生的职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省、地、县三级卫生防疫体系。其次,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注射是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1950年10月,卫生部颁发了《种痘暂行办法》,规定全国人民都要接种疫苗。同时,卫生部明确了疫情上报制度,坚持早发现和早治疗的防疫策略,争取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以改变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爱国卫生运动兴起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是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1952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各级防疫委员会统一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进行相应的职责划分,要求各省市积极配合中央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省市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响应中央号召,动员群众改善个人和公共卫生,消灭疾病,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春季和秋季爱国卫生运动。195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明确将“除四害运动”与爱国卫生运动有机结合起来。1959年,血吸虫病、麻疹、霍乱、梅毒、鼠疫等多种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控制,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卫生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共产党统筹城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重点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对健康卫生的需求与中国实际卫生国情不相一致。在此困境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推动医疗卫生建设,培养大批医疗卫生人员,发展卫生科研。1965年6月26日,面对城乡医疗卫生的差距情况,毛泽东提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4]。依据该指示,党和国家逐步将医疗卫生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并立足于农村实际,培养了一批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并推动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的卫生探索,形成了乡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合作医疗制度、“赤脚医生”、三级卫生保健网,为农民防病治病提供便利服务,保障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生产力。
(三)“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改革阶段(1978-2012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公共卫生事业也步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也给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建设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得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社会化、公益化、健康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公众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明确了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路径,标志着我国开启第一次全面医疗改革的进程。国务院根据卫生部的一系列文件,详细制定了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途径,增强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活力。以市场化、商业化为导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忽视了卫生事业的公平性和公益性,使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出公共卫生事业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5],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程度,促进了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公共卫生健康事业和疫病防控进入新阶段。一方面,党和政府持续在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有计划地实施国家全面免疫工作,建立健全卫生防疫的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省、地、县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卫生机构数量达30万,其中医院、卫生院数量为6万,卫生技术人员492万[6]。另一方面,党和政府沉着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创新卫生防疫体系。2003年,“非典”疫情在全球爆发,疫病流行直接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系统存在的短板。面对突发疫情,中共中央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紧急统筹全国医疗资源,迅速组织人员投入疫情防治,在舆论引导、法规制定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最终取得了抗击“非典”疫情的胜利。“非典”疫情危机引起了党和国家对公共防疫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危机中吸取教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路径。
(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创新阶段(2012年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公共卫生事业作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将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战略位置,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深刻转变,开辟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行健康中国战略,创造性地将健康融入万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健康已经成为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健康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第一个中长期健康战略规划《“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行动的具体任务和“三步走”战略目标,将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健康基础。“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从医疗资源、健康服务、健康改革等方面明确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绘就了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建立起城乡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成功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困难面前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核心力量。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揽全局,坚定果敢地领导抗疫大战,在全国迅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抗疫期间,党中央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根据疫情实际进行统一部署,连续召开21次紧急会议研究决策,完善疫情防控机制,组织调动人员、资源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万众一心,与疫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7]。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成功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党中央保持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健全公共卫生预警响应机制,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奋力争取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伟大成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在各个时期为保障和促进人民健康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取得了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情系人民,国家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发展
健康是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实现了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服务,再到人人享有健康的伟大转变。从建党之初,党便将无产阶级革命与公共卫生工作相结合,领导军民创办红色医院,组织群众开展卫生防疫运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全面融合发展,将除害灭病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妇幼保健工作,逐步在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三个重要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据统计,从1949年到2021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3岁,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5.4‰,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6.9/10万,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8]。国家对传染病种类的划分更为具体深入,法定传染病病种增加至40种,免疫规划防治传染病种类扩大到15种;疫苗研发水平持续提高,大多数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发生;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全的医疗卫生保健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公共卫生领域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积极的和健康的大国形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
(二)重塑风尚,开创城乡卫生工作新局面
改善城乡卫生环境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旧思想、旧文化、旧势力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进步,当时的环境卫生状况极为恶劣,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人们用“养畜场”“龙须沟”“厕所巷”等词来形容生活环境。旧中国的人民身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迫害,普遍缺乏卫生常识,在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很多误解。为了重塑新中国新形象,中国共产党把改善环境卫生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全国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改变了社会落后习俗,提升群众卫生意识,初步形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气。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环境卫生问题一直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而存在,是人民健康和社会进步的安全隐患。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待,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号召。各级人民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各类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垃圾分类,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丽中国的热情,开创了城乡卫生工作新局面。
(三)创新发展,开辟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道路
中国共产党依托特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创新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卫生理论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在百年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对一百年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核心理念、工作方针、建设主体、发展路径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始终坚持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形成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党从实现长远目标出发,适时调整不同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了新时代的卫生工作方针;党在领导建设公共卫生事业的历程中,全面完善卫生医疗保健制度,健全健康法律体系,灵活运用科技力量,加强国际卫生领域交流协作,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累了完备的建设经验。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遵循和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新时代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战胜疫情,建设美丽家园,积累了丰富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经验。回顾历史,人类与疫病灾害的斗争从未停止,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当今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推动国家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继续书写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公共卫生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发展的根本保障。1944年,毛泽东指出:“各地政府与党组织,均应将报纸、学校、艺术、卫生四项文教工作,放在自己的日程里面”[9],明确提出党必须领导好卫生工作。回顾百年伟大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向险而行,劈波斩浪,战胜疫病、防治非典、对抗地震,成功做到化危机、应变局。中国共产党遇到的每一次困难,都是对自身执政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时证明了党是一切风雨来袭时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领导建设公共卫生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卫生与健康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的根本所在,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所在、利益所在。在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公共卫生危机下,中国共产党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优势,领导中国人民在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传播,争取主动,率先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执政力和领导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公共卫生事业获得长足进步的重要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领导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法宝。一方面,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非常注重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早在中共二大的纲领中,党明确提出“保护女工和童工”“改良工人待遇”,[10]以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和健康。面对疫情肆虐,中国共产党克服万难,在艰苦落后的条件下为老百姓看病治病,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在不同时期发起一般性卫生防疫运动、群众性卫生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切实解决人民健康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百年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中,一心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另一方面,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疫病防治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任务,而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创造性地将卫生运动与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积极作用,维护其根本利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共产党统筹部署疫情防控政策,人民群众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构建起群防群治的严密体系。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患难与共,逆势而上,增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三)坚持统筹兼顾是公共卫生事业持续推进的活力源泉
建设公共卫生事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兼顾城乡发展利益,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提供发展动力。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卫生工作时,以协同合作的方式解决卫生资源紧缺问题,动员学校、医院、军队等机关团体积极投身于群众性卫生运动,推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求报社、剧团、影院配合卫生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卫生事业向前进步,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呈现协调均衡的新态势。党中央立足当前,又着眼于长远,开启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在改革中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政府的关系,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疾病的产生与蔓延和社会、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党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成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保护环境、疫病防治、卫生工作紧密联系,开展健康中国建设,倡导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目前,全球疫情仍较为严峻复杂。中国共产党站在发展的角度,统筹国内防控和国际合作两个方面,科学开展国内疫情防控,并积极分享防控疫情的经验成果,坚持完善国际联防联控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致力于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四)坚持科学防控是公共卫生事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科学技术是做好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科学创新保障人民健康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又一条宝贵经验。预防是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军队卫生工作时便继承这一重要思想,确立了预防第一的工作原则。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政府将预防和消灭传染病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以此推进公共卫生预防体系不断完善,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日益成熟,党中央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强调坚持科学防控,运用科学技术消灭血吸虫病、疟疾等重大疾病。进入新时代后,党大力推进医药科技向高、精、尖水平发展,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将大数据、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科技应用于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11]中国始终相信科学,并积极发挥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依靠科学取得防控疫情的重大胜利,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公共卫生事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更与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年,是全心全意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百年,是创新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一百年。百年历程,初心不变,知往鉴今,述往思来。回望来时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实践中总结积累宝贵的建设经验,使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起步维艰到蒸蒸向上。面向新未来,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仍然在路上,我们要立足于国情实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健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