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22-06-13王刻铭彭宇轩
王刻铭,彭宇轩
(1.湖南农业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湖南 长沙410128;2.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1 网格管理概述
网格管理模式是网格技术的扩展,指使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概念,根据特定标准将管理对象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并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不同的网格。单位之间的机制可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并可以在网格单位之间透明地共享组织资源,最终使最新的管理思想巩固组织资源并提高管理效率[1]。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被运用到各个领域,网格管理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探索网格化管理在地方高校中各种管理任务中的应用[2-3]。网格管理的集成性、扁平性可以有效地集成管理资源,并合理地使用资源来分配所有内容。网格化管理模式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建立监督和处置相互分离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传统管理模式效率低下、沟通缓慢的问题,促进多方积极参与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为各级组织提供信息,实现共享,快速响应,及时决策[4]。
2 高校实验室实行网格管理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实验室是地方高校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枢纽,在培养地方高校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一些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仍以地方高校管理为主,随着实验室数量逐年增多,实验设备种类和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管理模式跟不上业务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大部分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包含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准入、仪器设备和资源采购、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以及日常运营管理等工作事项。现有模式经常出现“部分效率高,系统效率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实验室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标准化水平低。实验技术人员短缺导致不能及时找到负责人,不能迅速做出响应并及时解决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实验室亟待全面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制定科学规范、实用性强的管理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组织体系,形成符合国家要求、学校多方部门联合、第三方机构融入、实验室师生全员参与的共同治理方式,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高校实验室管理方式,为规范该校的实验室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 地方高校实验室的网格管理设计与实现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和创新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网格管理的总体思路是将实验资源划分为几级网格,建立教师与学生参与机制,加强对实验教师和学生助管的培训,建立实验中心网格管理平台。实验室管理在完善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下,实现对实验室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管理,实现对实验室资源的综合管理。可以根据不同地方高校及其学科的特点来划分实验资源,最常见、最方便的划分方法是将地方高校的整体实验资源划分为一级网格。在第一级网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院系、平台和专业划分第二级网格。较低的第三级网格基于第二级网格进行进一步细分。在负责上层网格的每个网格之间形成矩阵管理结构,并且在相同级别的网格之间也存在相应的通信机制,以确保信息及时通信。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安全”管理及服务全方位网格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安全”管理及服务全方位网格体系图
一级网格隶属于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学校级部门的直接管理部门进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与各级部门对接和沟通,落实学院实验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的工作任务,做好实验室管理的日常工作。一级网络主要在学校层面范围内。二级网格是每个学院的实验室主任或负责实验室管理的副院长向一级网格管理部门报告,根据各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场地进行相对集中,完善和优化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制度。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将三级网格划分为运维、检测、保障、库房、监控等。三级网格的管理由实验室师生来完成,主要由2年级或3年级实验室的学生接任,将实验室卫生、设备管理和水电气保障等事务工作主动报告给辅助网格。通过网格划分,明确不同层级网格的职责和任务,将学校实验室管理的行政职责划分为多个层次,使职责归属细化到每个人。在网格的每个级别上都有一个“网格领导者”来分解“部门墙”。实验室管理办公室会同时分配所有级别的网格,以及时协调和处理高级网格管理员无法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4 保证地方高校实验室的网格管理机制
网格管理主要是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分工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聘请优秀的学生助理作为网格管理人员,完善管理体系。
4.1 加强实技术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是高校实验室的一支新生力量,长期以来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队伍不稳定,实验室管理要求越来越精细化等问题,进一步加剧实验室工作压力。为了破解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瓶颈,首先要提高实验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实验教师的建设。完善观念转变,尊重实验人员,重视实验人员的评价和培训,建立实验技术队伍成长护航体系,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积极性。建立人员和仪器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性使用评价结果,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植物功能成分工程中心人员为37人,其中固定人员有23人,中心加强对专职教职员工的培训,并多次派员工外出交流学习,调研分享,定期汇报,定期保持教职员工学习氛围。鼓励教师参加教师实验室课程和教育研讨会。培训、学习增强了专职实验教师的能力,同时扩大了他们
的视野。
4.2 构建学生助理参与实验室管理的机制
各级网格必须有负责人并参与此管理任务,建立学生助理参与管理的机制是解决人手不够的矛盾的创新手段[5-10]。工程中心目前拥有24间实验室,12名学生助理为网格管理员。所有学生都以学生助管的形式签订服务合同,获得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并执行日常管理任务,例如实验室卫生、实验材料准备等工作。学生助理从第2和第3年级的专业学生中选择。学生可以自荐,也可由教师或者学长推荐到实验中心从事助管工作。实验中心组织笔试和面试,通过测试后,进入试用期。助管工作职责包括了解植物功能成分工程中心概况、实验室法规制度、助理工作职责、设备使用程序、维修程序、职业道德等。对学生助理的管理应严格、人性化。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法规,例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设备使用控制法规。人性化体现在根据学生助管的上课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关注助管的身心健康等。
4.3 搭建实验室网格管理平台
现在,地方高校拥有自己的网站和各类业务系统,网站内容通常涵盖学校简介、管理机构、学术机构、学科概况、科学研究、就业创业、信息公开等。业务系统有OA、采购、财务、科研、教务、实验室、人事、资产、大仪共享、学工系统等,各系统依托大数据支持科学决策,促进高校提升教学、管理、科研水平。建立实验室资源网络管理平台能便捷化管理和查询实验室人员、场地、仪器设备、成果及奖励。无纸化实现实验室的故障报告、统计分析、开放共享和资源协调的动态监管。实验室实行网格化管理可以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加强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事故发生之前。管理平台对系统中整个实验资源进行配置,轻松部署实验资源,通过分析利用率、故障率、维护成本和成本管理等功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平台在管理各类实验时遵循相应工作流程,包括实验课程管理、实验设备和资产管理、开放式实验建立和管理、实验课程开发和评估、实验项目声明和管理、网格管理员通讯以及无纸化办公、其他可以管理的模块等,及时反馈、及时处理信息。
4.4 优化实验室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物质基础,优化实验室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并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丰富实验室管理体系内涵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①紧密结合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实验室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实验室评估、双一流建设、学科发展、科研成果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②建立实验室人员和资产动态数据库,构建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员、仪器设备、家具、房产、图书档案等,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高校的各项数据信息,包括人员结构、科研成果、资产结构、资产分布、资产变动等信息,实现资产信息的共享共用;③建设适合校情的日常管理的网络化、流程化、协同化的实验室动态管理系统平台,满足实验室不同应用层次业务管理需求,规范实验室管理工作流程,从而实现人人参与、“全方面”联防联控[11]。
5 实施效果
植物功能成分工程中心的网管理系统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制度,探索一套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周期、全方位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构建完整的互联网+人、财、物+监控的信息化平台,确保信息高效流通,顺利实施标准化流程。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多种数据是绩效评价的主要来源,为实验室设备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等提供依据。基于网格化管理模式,植物功能成分工程中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素质不断提升,从基础研究发展到技术,再延伸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生产车间走向消费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