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名片”:阳朔县兴坪古镇
2022-06-13覃圣云廖立刚
覃圣云 廖立刚
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使馆悬挂着的唯一代表中国自然景观的桂林山水之“黄布倒影”,在兴坪古镇;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发行的20元人民币风光图案,在兴坪古镇;世界顶级溶洞奇观莲花岩和罗田大洞,在兴坪古镇。2006年,兴坪风景首次作为单独的邮票选题被列入素有“国家名片”之称的中国邮票《漓江》……兴坪,是享誉世界的漓江风景线的高潮。
兴坪古镇位于漓江之滨、阳朔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被世人称为黄金水道的百里漓江有20公里从兴坪境内流过,“十步一景,处处入画”,这段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兴坪是桂林历史最为悠久的城邑之一。公元265年,阳朔地方分属尚安县、熙平县管辖,熙平县治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崴。公元590年,熙平县治迁到阳朔镇,兴坪镇狮子崴仅作圩集,“熙平”经年深日久渐渐讹传为“兴坪”。2007年,兴坪古镇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历经1700多年岁月沧桑的兴坪古镇蕴积了浓厚的桂北风情,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人文融为一体,让其独具特色。兴坪目前尚存大量文物古迹,古建筑规模达3万多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圩上的兴坪古街及离圩约1公里的渔村和腾蛟庵。兴坪古街是一条长1公里多的石板街,从兴坪古镇东南至漓江榕树潭、古渡码头,便于居民、客商来往。各省的会馆建于古街西侧,各类砖瓦结构的古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都是有数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多为明、清和民国时期桂北民居“青砖、青瓦、木楼”的建筑风格,房屋雕梁画栋,多为二层楼房,二层临街处均有木质内阳台。岁月悠悠,有的房屋顶上长出茂盛的杂草,有的墙壁已铺满青苔。古街东南侧的狮子崴为熙平县城遗址,城墙轮廓尚清,随处可见古砖瓦、陶瓷残片,原来“车马来往人看人”的繁华县治,如今只是青山幽幽、村舍几座。传说建县时所种的一株8人方可合抱的古榕树,其根须竟将5尊菩萨神像、一块重约20吨的大石头吞进树里,令人称奇。
兴坪古街边的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现存偏殿及戏台。庙内的万年戏台为桂北地区较为古老且保存完好的清代戏台,对广西的戏曲史及沿革衍变很有研究价值。戏台台口两柱依稀可见因演戏所留叉眼痕迹20多个。台缘横贯4幅木雕画,图中人物栩栩如生,手法生动明快,经鉴定乃是四出传统戏曲浮雕图,分别为《五代荣封》中的“仙姬送子、满门荣封”、《古城会》中的“关羽斩蔡阳”、《聚子会》中的“姚通金殿举狮”、《活捉子都》中的“颍考叔金殿举鼎夺帅”。
兴坪古街临江段有乾元桥,桥面上的石板光滑平整,昔日廊桥檐口滴水在石板上形成的一个个小坑仍清晰可见。在榕潭古渡码头边,有横倒在石基上的大石条,石条上浮雕着龙凤,这便是古渡口的六角亭遗址。沿石阶拾级而上,可见古代三层八角亭和北帝庙遗址。
位于漓江东侧的兴坪渔村建于1506年。渔村占地1.5公顷,现存传统民居48座,村前漓江环绕,江对岸重峦叠嶂。山环水抱的渔村集中了兴坪的众多文物古迹,如古桥、古渡、古亭、古戏台、古庙、古树和古村落建筑群等,比较完整地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渔村的巷子基本上都是由厚实的石板铺成,并不断分支伸展于这块土地。村中房屋与古街上的明清古建筑风格相近,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鳞次栉比,结构独特。渔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训练有素的鸬鹚是村民捕鱼的得力助手。用竹筏而不是用木船作为捕鱼的载浮工具,是渔村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1921年孙中山先生带领部队北伐时,曾到兴坪渔村宣传他的革命思想……
2012年12月,兴坪渔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兴坪境内奇峰叠翠,景景相接。位于兴坪镇西北4公里的九马画山,山高400余米,宽200余米,石壁如削,壁上彩纹斑斓,远望如画屏,近看山壁石纹纵横交错,依稀可辨群马形象。从九马画山下行半里就是黄布滩,因江面宽长像一匹布,黄色山壁倒映其上,好似一匹染过的黄布一般而得名。黄布滩下的朱壁滩边是七姐山,7座山峰酷似对江自赏的少女亭亭玉立于江畔。相传天宫仙女冲破天规下凡游玩,被漓江景色陶醉,玉帝派遣天兵围捕,七仙女唯恐被擒,变身石山,永不归天。还有那弧形直立的朝板山,像古代朝臣手中所持的朝板;如圆丘相叠的罗汉山,好似罗汉正在挺肚憨笑;僧尼山如同一僧一尼正面对面斗嘴;溜圆扭卷的螺蛳山恰似一只巨大的螺蛳卧于江畔,每当朝阳铺撒山头,照得“螺蛳”闪闪发光,仿佛身上不断往下滴水……兴坪的水,柔得像丝绒,绿得像碧茶,如一面镜子载浮着群山倒影,如诗似画。虚虚实实的山水景象融汇成一曲大自然的和谐旋律。画家徐悲鸿到此写生时,盛赞兴坪“山水荡漾,明媚如画,真人间仙境也”。叶剑英元帅1963年游览漓江后,曾写下“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马跃华山人睇镜,果然佳胜在兴坪”的诗句。
因水而兴的興坪古镇,历史上一直是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繁华之地。1637年,旅行家徐霞客由桂林买舟下阳朔,泊舟食宿的水落村就在兴坪古镇。古镇民风淳朴,人们世代繁衍,延续着古老的传统,安享着岁月的宁静。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兴坪人都要用稻草扎制草龙进行祭祀活动,祈福避灾。草龙全身用稻草扎成,龙身有15节左右,每节都插有点燃的香,晚上舞草龙时,龙身上点燃的香随风飘动,如流星般闪烁,十分漂亮。据史书记载,这种舞草龙迎龙神的仪式始于唐代。农历九月十九是兴坪的庙会。相传这天是观音得道之日,当地群众自发举行祭祀活动,圩上热闹非凡,久而久之便成了兴坪的传统节日。
兴坪之美,美在恬静。虽然历经1700多年岁月洗礼,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依然风华正茂。遵循着古老的生存智慧,世代守望着这片山水的兴坪人,成为漓江畔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