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初中美术教学于学生研学旅行
2022-06-13许玉梅
许玉梅
摘 要:研学旅行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研学旅行活动既能够培育、提升、锻炼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能够体现“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科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融入研学旅行教育模式,能够实现“技”与“道”的深度融合,让学生通过研学旅行活动接触鲜明、具备特色的手工艺作品,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9-016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56
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美术知识的形式,利用研学旅行丰富学生的知識视野,让他们深刻感知探索美术知识带来的快乐,从而取得理想的美术教学成果,提升美术学科综合素养,提高美术课程教育质量。
一、融合初中美术教学和学生研学旅行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融合初中美术教学和学生研学旅行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持续落实、推进,教育界更关注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倡导把课堂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但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仍旧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美术课程虽然是初中阶段素质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师生对于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依然有待提升。这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理念、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导致师生普遍认为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和数学、语文等学科无法相提并论。只有把初中美术教学和学生研学旅行活动融合在一起,才能展示美术课程的重要性,把探究美术课堂知识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打破教育时间、空间的限制,真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展现教师的引导、指导教育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意识。
(二)师生共同成长的需要
融合初中美术教学和学生研学旅行能够满足师生共同成长的需要。传统美术课堂通常都是采用教师讲解美术知识、学生被动记忆美术创作技巧的教学形式,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会受到相应束缚,无法构建理想的美术课堂。只有实现美术教学和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相融合,才能促使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美术研学旅行活动能够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拥有更多互动机会,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化理解美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增强学生问题探究和实践的意识,构建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活动。研学旅行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也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三)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实际调查发现整合跨学科资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面。同样,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不仅能够推动学科知识的融合,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美术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锻炼学生整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多,如科技科研场所、历史文化古迹、自然景观等,真正体现“改革创新、自主体验”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学科素养。
二、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现状
(一)课程目标较抽象
当前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存在课程目标较抽象的情况,根本无法体现美术研学旅行活动的优势、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美术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单一,缺乏可实施性。美术研学旅行活动通过设定知识目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特的学习观念,让美术学科知识结构更系统、完整。但是实际在开展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时,教师依然围绕美术教材知识创设研学活动知识目标,无法开阔学生的眼界、知识面,课程目标内容较抽象、单一,无法为开展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导向。
(二)研学活动缺乏针对性
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存在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现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由于美术研学旅行活动缺乏文化特色、创新,而且有关道德培养的活动内容比较少,导致美术研学旅行活动存在“重心偏离”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当前很多学校把美术研学旅行活动划分为爱国、科技体验、自然生态、安全教育、人文体验等内容,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却没有按照详细划分的内容类型实施,无法实现美术教育和研学旅行活动的深度融合。
(三)重视“游”,忽视“学”
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存在重视“游”、忽视“学”的现状,这不仅无法提高美术研学旅行活动的质量、效率,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教师要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想象、实践、发挥的空间与时间。虽然美术研学旅行活动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但是师生往往太过于关注美术研学旅行活动的趣味性,反而忽视渗透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导致学生在参与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时较“挑剔”,只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美术研学项目,对于不感兴趣的则不闻不问,因此无法收获更多美术知识,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沦为学生休闲、娱乐的游戏活动。
三、融合初中美术教学与学生研学旅行的策略
(一)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融合初中美术教学和学生研学旅行活动能够实现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积累更多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为之后投入社会生活、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研学旅行是学校围绕区域特色、学科教育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的一项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社会常识,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增加学生和文化、自然的亲近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公共道德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生活自理能力。813CD9AA-2A79-4385-B393-FC99F896B566
教师要借助美术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存能力,讓其拥有强健的体魄、宽广的胸怀,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首先,教师要通过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探索大自然和生存的意义,感知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体验和谐之理,获得理想的学习体验、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青少年宫书画部或者让学生参观渔民捕鱼作业,从中感知人和自然并存的快乐,在自然生活、现实生活中捕捉细节。在研学旅行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真实的感想写作、绘画,从中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掌握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需要的条件。其次,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接触生命和艺术的重要价值,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手触摸、体验传统工艺。学生在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中动手、操作、实践,了解我国的纸文化、历史沿革,体验亲自制作纸张的成就感,从中感知艺术,锻炼学生的感性认知。学生通过接触多元化的艺术作品从中感知现代艺术、传统工艺之间交织的美感,感知现实生活带来的趣味与喜悦。最后,教师要通过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能够思索未来、回顾历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全面了解历史知识,学生通过观看恐龙模型了解“生命迈向陆地的历程”,撰写挖掘化石的知识总结,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重视研学后教,构建高效课堂
要想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展示研学旅行的优势、作用,教师就要注重“研学后教”,以此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实现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实践活动的融合,改变传统灌输美术理论知识的形式,让初中生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学习对象,一切围绕初中生的研学体验设计美术课程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极大限度地提高美术课程的教育质量。
在“研学后教”的美术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设定课前导学、课堂研学活动、教师课堂教学、课堂巩固练习四个环节,引领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学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研学旅行情境,让学生动态化地了解民间美术工艺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术课程知识,学会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美术知识并形成初步的认知、理解,为美术课堂实践奠定扎实基础。教师要在课堂研学活动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不要再只关注学生掌握的美术课程知识量,而是引领学生发现、探究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让他们从中掌握更多美术技巧、美术方法。在讲解剪纸美术课程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融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鼓励学生之间交谈、分享,通过共同合作创作出具备特色的剪纸作品。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研学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让美术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在课堂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要对学生展开综合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等,激发学生美术创作、学习的潜力。由此可见,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同样也要把教学活动看成一次旅行,引领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导权,促进其全面成长。
(三)开发研学课程,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要想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展示研学旅行活动的教育优势、作用,学校、教师要注重开发研学课程,为开展研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以此提升初中生的美术素养,拓宽学生的美术知识面。在开发研学旅行课程之前,学校、教师要共同明确美术研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打造多种类型的研学课程路线,并且每条路线都要标注指导流程、活动内容、目标、安全保障、跟踪管理、过程记录、课程案例、操作实施等内容,形成研学课程研究报告,为正式开展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导向。在正式开发研学旅行课程时,教师要展示美术研学课程的内容、含义,明确学生通过研学旅行活动需要了解的知识、提升的能力,用学生能够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开展美术研学旅行活动,以此展示美术课程的价值传承、文化内涵。同时,在开发初中美术研学旅行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梳理美术研学课程的教育思路,把任务作为重要线索,引领学生深层次、全面理解美术作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激发学生参与美术研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提前制订美术研学课程的评价方式、策略,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方式搭建完整的美术研学课程评价体系,为开展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提供目标、方向,取得理想的美术研学旅行成效。
(四)注重基地建设,扩展研学资源
学校、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时要注重基地建设,以此扩展研学资源,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初中美术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工作一定要以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为重要前提,尽量让学生、家长大力支持美术研学旅行活动,以便取得理想的美术研学旅行教学成效。研学基地是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一定要消除、降低基地的旅游功能,结合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游人数量,以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还需要强化教育培训基地导师,扩展基地导师研学知识的广度、深度,锻炼基地导师的应变能力,以便在出现紧急事故的时候能够快速处理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美术研学氛围。
同时,初中美术研学基地建设一定要展现研学旅行活动的德育功能。学校要适当减少基地的研学旅行项目,减少基地导师的教育压力,在减少数量的同时提高美术研学旅行活动的质量、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研学旅行基地条件,让学生乐于参与美术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实践能力,实现美术教育和研学旅行的融合。除此之外,初中美术研学旅行活动一定要强化和企业、机构的合作,以此扩展美术研学基地的技术支持、知识支持、经费支持、场所支持,保证美术研学旅行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高美术课程教育活动的质量、效率,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综合素养。在建设初中美术研学基地的过程中,学校、教师也要多参考学生的意见与观点,以便丰富美术研学基地项目的内容,扩展美术研学教育资源。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注重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融合美术理论知识和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巩固、复习、探索美术知识,探索、扩展现有的美术知识结构,构建完整的美术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为美术课程活动增添更多活力、动力。
参考文献
[1] 迪丽努尔·买买提,江帆.研学旅行对提升美术核心素养的价值探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市研学活动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
[2] 林莉莉,唐本良.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校本课程读城记的实施研究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
[3] 周丽华,何红娇.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5(5).
[4] 白竹寒.聚焦核心素养——浅谈在美育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2).
作者简介:许玉梅(1977.4— ),女,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学与学生研学旅行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西北地区农村初中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692)研究成果。813CD9AA-2A79-4385-B393-FC99F896B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