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2022-06-13刘航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语文学习效率,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9-013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4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旨在为学生创建合作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个体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协作能力,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学生能够在合作与交流中提升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目标对于学习任务有了明确的认知,他们会根据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会不同的思考方式,并不断学习与补充新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语文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相互交流观点,加深对于所讨论问题的认识,提升认识问题的全面性,并补充自身的不足,在小组的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为自己所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带给他们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语文小组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学习的灵感,激发他们学习的潜力。如在分角色的朗读中,学生可以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更深情地朗读课文。他们在有激情的朗读中提升了能力,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二)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1.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依据组内不同分工,进行组内交流与讨论,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加强团队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在交流中,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在合作中提升协作能力。而在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深远的意义。
2.增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感。在学习中,教师会把性格、性别、语文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到一个组里。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不仅要完成语文问题的细化,还要达成组内的良好协作。组内学生为了本组的学习目标和荣誉而不懈努力。这一过程增强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感,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1.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新课改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多元化。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多挑战,如挑选合作学习内容的能力、设计合作学习教学环节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等,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语文教师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教师首先要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够呈现精彩纷呈的小組合作学习课堂。
2.在教学相长中提升教师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发现合作学习效率较高的小组,也可以及时了解、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能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策略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科学引导
1.缺乏有效管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布置以后,缺乏对学生的及时观察与有效管理。而小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虽然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尚未形成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课堂中部分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思考,最终造成小组学习效率低下、浪费课上学习时间等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分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依据学生的性格与学习能力进行科学的分组,而是简单以前后座位等为依据划分小组,不利于实现小组内的“异质互补”。对于组长的人选,部分教师以学习成绩为依据,忽略了学生的性格、组织能力等。
2.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强有弱,性格有外向与内向之分,在课堂中,部分教师过多关注学习与接受能力较强、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不能参与到小组学习中,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降低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学生的参与度需要提升
1.学生缺少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出现了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由于他们自我管理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差,在小组讨论中难以获得深刻的观点与正确的答案,影响了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组内全体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自控力较弱,他们没有参与到小组学习与讨论中,而是做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情,或是缺少积极思考、认真发言的态度。有的学生全程发言较少,甚至不发言,只听别人讨论,有的学生趁机与同学闲聊。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学生进行巡视、指导、监督。0395AE3D-934B-4B7A-9201-D180628A2BE3
(三)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1.组内分工不明确。组内分工明确是有效进行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小组没有形成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组内人员的任务分工尚不明确,组长、记录员等职责与分工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地讨论与解决学习问题。
2.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人人都是参与者。学生之间所产生的互赖关系是开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当前互赖关系还不够坚固,部分学生虽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但是他们最重视的是自己的学习任务如何完成,缺乏团队意识,忽视了本组整体问题的解决与小组团体合作的成果,没有形成学习资源的共享。
(四)合作学习中缺乏多元完善的评价机制
1.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在合作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应当有多元的评价方式与机制,如组内互评、组与组之间互评、教师点评等。而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部分课堂在对小组合作的学习中以教师点评为主。缺乏组内互评与组间互评,这种模式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与小组的学习成果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反思。
2.评价机制中缺乏过程性评价。在评价中,往往只评价语文学习成果,而不评价小组合作与分工的过程。缺乏合作探究过程,班里的学生只能倾听与思考,缺乏体验。同时,对于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缺失,学生难以形成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这样,难以实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层次理解与互动交流。
三、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教师要将评价机制等加以完善,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是循环的学习系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设置科学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监督与指导。
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职责分工。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分工是小组合作的基础。在分组前,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性格等进行预判,要让组与组之间的能力平衡,每个组都有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组内学生互相帮助,促进全组的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组内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与责任,积极参与到小学学习与讨论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学习能力与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本组的组长,小组长在本组的学习与讨论中起引领作用,组内其他学生对记录、整理资料等进行分工,组内所有学生都能在小组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组内人人参与,在参与中实现取长补短,让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2.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巡视与监督,对于没有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的学生,要给予提醒与关注。在巡视中,教师要积极聆听小组学生的发言,对于学生讨論时有困难或者疑问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与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点,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小组讨论中,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在教学与教育中,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效率。
1.加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互赖关系。学生之间的互赖关系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互赖关系有利于提升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同伴之间形成积极的互赖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奖励达成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信赖、相互依赖,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角色与学习资源等方面达成。比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把课文内容展示出来,教师对合作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促进小组内同学之间形成互赖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成功的欣喜与满足,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技能。合作的能力通过培养能够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小组学习技能。首先,要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倾听中,汲取他人的优点,补充自己的知识,也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其次,要把自己思考的内容展示给组内同学,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并积极、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1.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调动学生小组合作的内驱力。首先,教师要精心研究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诗歌单元时,可以小组合作制作诗歌集,在搜集与讨论诗歌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其次,学生可以设置属于本组的特有的名字、目标等,增强小组学生的凝聚力,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2.给学生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学生作为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需要充足的时间来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时间太短,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学习质量不高。时间太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开始聊天,偏离学习主题,浪费课堂时间。合理的时间能够让学生开展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目标。
(四)完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对小组进行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组内评价。小组内部对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态度、小组参与程度等进行点评,学生通过组内评价可以进行反思,从而提升自我。还可以编制组内评价表,对成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能够让组内成员在磨合期间提升自我,也能够让组内成员实现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组间评价。小组之间要进行互相评价,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每个小组要把自己的经验与大家交流,展示本组的亮点,供其他组参考。同时,每组要总结自己出现的问题,在评价中找到方法,不断总结。教师在指导组间评价时,要指出其他小组的优点,各小组在得到肯定的情形下,有助于增强成员的自信,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3.教师评价。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组内是否互相帮助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与自信的建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发扬自身的优点,不断思考,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前提下,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从而喜爱小组学习,热爱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潘鹭.开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2(2).
[2] 王璐.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
[3] 辛在翠.关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
[4] 陶昱.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J].学周刊,2021(10).
作者简介:刘航(1989.11—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0395AE3D-934B-4B7A-9201-D180628A2B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