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高原”:见证长征历史,承载长征精神

2022-06-13吴俊徐学书喇明英

读报参考 2022年14期
关键词:阿坝州高原长征

吴俊 徐学书 喇明英

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完成了彪炳史册的万里长征,谱写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史诗,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川西高原是红军长征途中按照遵义会议建立川西北根据地的决定,冲破敌军重重围堵、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开展少数民族革命、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老区,是集中体现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内核的代表地之一,是见证长征历史、承载长征精神的“红色高原”。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5月上旬自川滇交界处巧渡金沙江北上,进入川西高原南部今攀西地区。之后,紅一方面军经今凉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境北上,进入川西高原北部今甘孜州、阿坝州境。与此同时,红四方面军向西突破封锁,于5月中旬进入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区。6月,红一方面军翻越夹金雪山进入川西北今阿坝州小金县,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长征自1935年5月初进入川西高原,至1936年8月底离开,前后停留16个月。红军足迹先后遍及今凉山、甘孜、阿坝三州和攀枝花、雅安、绵阳三市的四十个县,翻越数十座大雪山、三次穿越茫茫水草地。中央先后在会理、磨西、泸定、两河口、卓克基、芦花、沙窝、毛尔盖、巴西、牙弄等地召开了十次政治局会议。红军先后组织了众多战役战斗,在十八个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苏区根据地建设及少数民族革命运动。数万名红军将士把忠骨埋在了这片高原,用生命和鲜血绘就了壮美的高原红色。为此,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在这“红色高原”的雪山草地上建立了“红原县”。

  川西高原是长征精神代表性见证地和承载地之一,大量的文物遗迹、文献记载、故事传说和当年红军途经的自然山水,将长征精神深深镌刻在了这片壮美高原。

  红军在这片“红色高原”谱写的“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传奇和“爬雪山过草地”史诗,刻写的“战士们高举鲜红的旗帜奋勇前进”“勇敢的红军的意志定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等标语,汇成了长征英雄主义赞歌壮美的乐章。

  红军在这片“红色高原”发布宣言:“号召全中国全西北的穷苦群众和少数民族武装起来,参加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国民党卖国,驱逐日本和一切帝国主义……夺回东北,夺回康、藏和一切失地,实现独立自由领土完整的苏维埃新西北新中国。”凿刻、墨书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华北、山东”“红军是北上抗日的军队!要想(救)中国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红军是保护回番民族不当亡国奴的军队”“为中国独立自由奋斗到底”等众多标语,彰显了红军北上抗日救国的主张和决心。

  红军在“红色高原”持续开展了一年多大规模苏区根据地建设和少数民族革命运动,通过了党的第一部少数民族革命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告康藏西番民众书》,为探索建立党的民族政策积累了大量经验。红军在这里留下的大量宣传“共产党是工农穷人唯一的政党,共产党是为穷人谋解放、谋衣穿、谋饭吃,使穷人有土地”“红军是保护人民的,大家要安居乐业,好好种庄稼(藏文)”“红军是夷、藏、番、回、苗人的好朋友”“回番汉是一家人”“各民族一律平等”“番民与汉族人一律平等”“番回羌夷民族团结起来”等标语,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平等互助、安居乐业的民族团结画卷。各族群众在自己生活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倾力支援红军,为红军北上陕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人力保障。据不完全统计,阿坝州各族群众支援红军的粮食就达2500多万斤、各类牲畜20多万头,输送了5000多名子弟参加红军。可以说,没有各族群众竭尽所能的无私支援,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

  川西高原作为红军长征途中自然条件最艰苦、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大小战役战斗最多、滞留时间和行军路线最长、红军三大主力皆途经、长征途中在民族地区建设起大型苏区根据地的“红色高原”,在长征历史上和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这片“红色高原”续写了川藏公路建设、三线建设、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等气吞山河的英雄赞歌。长征精神、两路精神、三线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在这里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展现出继往开来的豪迈与活力。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阿坝州高原长征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视界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盛夏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