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忧患意识,激报国之志

2022-06-12宋俊玲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占有量爱家乡平均水平

宋俊玲

一个民族不能有自卑意识但不能没有忧患意识。作为一个中国人,同样也需要有忧患意识,我们要时刻谨记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至理名言。

这些00后的中学生们,生长在和平安定的年代,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很有必要渗透并且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例如:自然资源、环境、工业等。这些内容里有我们能引以自豪的一面也存在着对每位中国人来说都不能盲目乐观的一面。

我国有13亿人口,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请看下面这组数字: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

◎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对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我精心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活动。

活动1.“土地专家门诊”

假如你是一名“土地医生”,请针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

活动2.“调查小专家”

按照下表所列项目调查你的家庭用水状况,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各种可行有效的家庭节水方法,并制定家庭节水计划。

制定家庭节水计划:

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雾霾天气接连发生,环境污染亮起红灯。对于环境问题,我们可以从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入手,与学生展开讨论,来揭示国家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进而启发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将是得不偿失。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做好宣传。

工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也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新中国建立以来,为建设好美丽富饶的祖国,各条战线涌现出许多建功立业的劳模、科技工作者等,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一个个光辉业绩,比如石油工人王進喜,值得我们羨慕和学习;被称为“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亩产1200公斤水稻的优良品种,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带领我们向往更美好的“中国梦”。这些对激励学生报国之志是大有裨益的。

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仅仅从大道理上说“如何爱国”,可能还很抽象。这就要求我们从小事入手:要真正爱国,就首先要爱家乡、爱学校。而爱家乡、爱学校可以从爱护家乡、爱护学校的环境卫生、一草一木做起。我在地理课中结合可持续发展这几节的讲解让学生们明白: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那么热爱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更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从而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爱护花草、不用一次性卫生筷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总之,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有关爱国主义和国情乡情教育的内容俯拾即是,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材料,理论联系实际,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国情乡情教育,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思想感情,帮助他们树立为家乡、为祖国的建设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我们的教学目的也正是如此。

猜你喜欢

占有量爱家乡平均水平
数字
我爱家乡秋色美
我爱家乡
我爱家乡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关于区域水资源丰富程度评价的探讨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我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