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

2022-06-12张亚楠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语文

张亚楠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朗读教学中最基本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朗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朗读来认识词语,朗读中的内容,体会情绪,体会写作。高年级阶段是培养和提高朗读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提高朗读理解能力的关键阶段。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语文

前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朗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朗读来认识词语,朗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绪,体会写作。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培养和提高朗读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提高朗读理解能力的关键阶段。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造朗读环境

“最好的教师就是兴趣。”要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朗读的自觉,由“要我读”改为“我要读”。首先,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气势美,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朗读环境。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歌、古文等文本的用词、造句的生动、韵律的错落,都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的素材。老师既要注意节奏、音韵、气势,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气势美。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营造朗读氛围。朗诵课应注意营造情景,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身临其境,为即将到来的朗诵作好心理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情绪的朗诵是很自然的。在教授《桂林山水》的时候,同学们无法通过朗读和想象来感受桂林山和漓江的美景。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电脑,播放桂林风景秀丽的风景,并结合范文,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帮助下,体会语言的美。第三,要有多种朗读方式。朗读方式有多种:同声读、领读、轮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男女读等。在一堂课里,老师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朗读方法,但要集中在一个方面。有故事情节的文本,适宜单独朗读;有大量人物对话的文本或片断,如《打电话》;有强烈的节拍、情感丰富的文本,尤其是诗歌,可以组织朗诵,例如《中华少年》;有深意的文本,就要求老师范读或创造情景导语,例如朱自清《匆匆》。

二、加强朗诵的技巧教学

朗诵是一门口头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一是要掌握好朗诵的语调。通常,在描写焦急、危险、情绪激动的句子时,要语速要快,要高昂,要读出高兴、赞美的句子,要用高的音调和高亢的音调;描写美丽的风景的句子要轻柔、柔和;表示悲伤、忧郁、悲伤的句子要低沉、缓慢。当然,教师要让学生将文章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联系起来,来理解。引导学生朗诵时,要选用感情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文本中的一些句子,更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强烈的思想情感,這就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

三、注重朗读过程性评估,以激发学生朗读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老师的一句“你的朗读很好”、“你的眼睛里充满了真诚”、让学生体会到了来自老师的尊敬和关怀,并体会到了朗读的快乐。在朗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和引导,并注重运用灵活的评价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首先是评估方法要多样化,传统的评估方法主要是由学生朗读后由老师进行口头评估,这种评估方法很及时,可以让学生迅速意识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但是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改变评估方法,比如发放评估手册,将学生的朗读情况记录下来,就会对提高朗读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让评估对象多元化。其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评估的精巧。在朗读过程中,老师要巧妙地把朗读教学的目标和意图融入到朗读的评价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朗读的优秀之处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要注意到他们的缺点和有待改进的方面,以增强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领悟词语,领悟朗读

朗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词语是最基础的语言单元,而句子则是最基础的表达方式。所以,加强对词语的朗读练习,是提高语文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部编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中,老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上,比如:七月的天山的文章,描述的是什么风景?你可以画出你认为最美丽的一句话,仔细朗读,看看你是从哪个字里感受到了天山的美丽。学生在理解和领悟之后,能够把雪山、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描写的句子都背得滚瓜烂熟。

五、实践活动

我们在组织学生朗读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所读的书读出来,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情绪,增强他们对课本的理解,加深他们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老师也可以组织朗读竞赛,让同学们随意选择要朗诵的内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集中精神去朗读。此外,老师还可以为不同的同学准备不同的朗读素材,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例如,一些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他们读一些古诗,增强他们的语感,让他们掌握诗歌的韵律;而对朗读能力一般的同学,则可以给他们读一些简单的散文和歌曲。

六、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阅读习惯是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实现阅读目标的有效途径。这样的读书,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解决难题,并能坚持完成读书的目的。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形成,将会是一生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开始上课前,请同学们从课后课本中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画,并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课本的内容很多,其中的新奇有趣的知识和现象常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去读。

结语:朗读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朗读能力的培养和使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反复的练习。

参考文献:

[1]甘秀丽.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0):31.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40.031.

[2]杨铁英.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5):2-2.DOI:10.3969/j.issn.1673-0410(x).2015.05.002.

[3]张萍.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9(1):285.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培养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