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

2022-06-12倪晓东

民族文汇 2022年28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倪晓东

摘 要:古诗词鉴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充分挖掘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进一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和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初中古诗词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然而,目前教师过于重视成绩考核,没有意识到实质性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教师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没有开展相应的拓展教育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有必要重视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一、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词的欣赏和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在优化发展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探索教学方法,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特色。核心素质提出后,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明确教育目标,始终围绕教育目标开展古诗词教学。优秀的古诗词在塑造社会风尚和人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深刻认识古诗词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掘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遗产。不仅要注重课堂上古诗词的鉴赏,还要适当引入课外古诗词,适当拓展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古诗词,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从优秀古诗词中吸取营养,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特点,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应注重学生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应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讲解范仲淹的《岳阳记》时,教师可以通过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动态的岳阳楼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岳阳楼的风采。教师向学生讲解古代诗歌的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在初中古诗词教育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将人文精神培养放在首位,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三)不断扩充知识,注重古诗词积累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花费尽可能多的时间来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和交流古诗词的内容,讨论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通过研究古诗词鉴赏方法,结合名师的观点和对当代文化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为学生学习古诗词鉴赏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在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表率作用,还要加强学生阅读积累。學生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时间,不断丰富古诗词知识储备,提高古诗词鉴赏兴趣。

例如,在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要对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的表达手法和写作意向。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情绪和感情。最后,通过这种鉴赏和理解的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清新的感觉。

(四)重视背诵积淀,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修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而古诗词鉴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当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上,学生自身就会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因此积累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积累的有效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背诵识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并重视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多次、反复朗诵古诗词,在朗读的过程中体味古诗词的内涵,品味诗人的思想情感,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学素养。

总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向,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樊振红.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初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侯天生.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A]. 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五期)[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4.

[3]王冬悦. 王崧舟“诗意语文”观照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D].信阳师范学院,2021.

【此论文为安溪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四批)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之初中古诗词鉴赏的有效指导》(课题编号:AG1354-01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