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策略

2022-06-12马晓栋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激发策略

【摘要】在中专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针对当前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缺失,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激发策略。

【关键词】中专音乐教学;主观能动性;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6-064-03

【本文著录格式】马晓栋.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6):64-66.

引言

中专是中等专业学校的简称,作为我国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中等专业水平的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专教育飞速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当前人才发展战略和强国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全面提高中专生的综合素养,是当前中专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中专音乐教学中,运用科学、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形式,借助音乐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去提高中专生的学习能力、业务水平以及创新力、创造力,集中地反映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同时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中专音乐教学意义和现状出发,针对现状问题,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在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策略。

一、中专音乐教学在学生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一)增进审美感知,提高美育素养

音乐是一种以听觉体验为基础的抒情性艺术形式,它通过人们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去认识和感受外部世界,并与内在的心灵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从年龄层次上看,中专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拥有着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望,同时在情感方面也处于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之中。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聆听感知,可以达到涵养性情、完善人格、增强情感表达能力的目的。当代著名美学家朱立元在《把握美育内涵,塑造美好心灵》一文中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音乐作为重要的美育学科,充分地运用音乐的审美性特征,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心灵感知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深度发挥音乐审美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音乐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的实践性体现在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个方面,同时这三个方面又包含在音乐教学中。首先,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创作的产物,属于一度创作范畴,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不断积累的音乐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逐渐地培养学生音乐再创作意识,如依曲填词或者为歌词进行谱曲等再创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形象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教学中通过演唱、演奏等二度创作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情感融入能力,在唱奏实践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再次,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通过对不同音乐内涵、意蕴的辨析,可以丰富学生的观察视角,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增强文化认知,提高文化自信

音乐具有高度的人文性特征,所谓人文性,指的是在音乐实践的各个过程中都渗透了人类文化的元素,并建构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以我国民族音乐为例,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中所产生的各种民间音乐类型,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体现出了浓郁的本土性特点。在中专音乐教学中引入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扩宽学生的文化认知,通过对不同地域、民族民间音乐的掌握,对理解各地、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生活习俗、审美意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在中专音乐教学中充分地认识到民族音乐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可以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同时学生文化自信力的提高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缺失的原因

辩证主义唯物论认为,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的意识体现,其最为基本的特征就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从音乐教学的本质看,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以音乐作为媒介和载体,以知技能的传授和接受作为认知过程和方式,学生可通过主动的学习去了解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另一方面,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往往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不能完全地被激发出来。根据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音乐韵律智能是人类能在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可表现或者开发出的一种能力,这就说明了在音乐教学中可通过一定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从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缺失的原因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模糊,缺乏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在课程目标以及学段目标的规定下针对某一课时教学要达到的效果和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具有导向、评价、调节和激励的作用。无论是何种音乐内容的教学,都必须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才能在教学中运用多元的教学形式和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学大纲理解不透以及对教学内容解析不深入,所以在教学目标上存在较多的模糊性情况,如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泛泛而听,而不是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渐进深入地进行,缺乏针对性,音乐虽然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但是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或者从中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运用价值,需要制定出精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是造成教学目标模糊的一大原因。

(二)教学内容乏味,缺乏趣味性

从当前中专音乐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看,在内容上主要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三个版块,注重知识性而缺乏实践性。以乐理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化,主要以概念、习题练习为主,而不是结合具体的音乐实践阐明乐理概念的应用,导致学生只是死记概念,难以结合实例对概念进行理解性消化。在视唱练耳中,则是以教师弹奏引领、学生听辨为主,并不是从趣味性方法运用的角度去理解音高之间的关系和把握音乐的风格,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学习懈怠的心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師只是简单地介绍作品的背景后便进入欣赏环节,并且在欣赏过程中也没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亲身感受音响的构成以及情绪、风格特点,导致学生难以积极地融入音响情境。

(三)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时代性

音乐教学方法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特点,所谓历史传承性指的是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以传授——接受方式为主,其主要特点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达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目的;所谓时代创新性指的是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创新,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从当前在音乐教学创新方法的运用看,如项目式教学法(PBL)、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成果导向教育(OBE)等具有时代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始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但当前中专音乐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缺少时代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评价单一,缺乏多样性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价值评判和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多样性、丰富性的教学评价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优化音乐教学管理和建构优越教学环境。从当前中专音教学评价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难以实现对各个教学元素的评价,如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音乐教学硬件设施的评價等;二是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上较为单一,主要以期末测评的形式为主,并以唱歌作为唯一评价内容,所以在评价上的单一性往往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音乐是一种抽象性的艺术,相对于文学、绘画、建筑等语言性、色彩性、造型性的艺术形式而言,它的抽象性在于音响符号的非表意性,因此在对音乐音响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去产生联想,构筑画面,这就为学生探索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中专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音乐的抽象性出发,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并通过目标的导向作用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按照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进行缜密的设计。如在音乐欣赏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从音乐欣赏的特点出发,通过问题导向的建构对目标进行设计。以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为例,在目标的制定上可通过以下问题进行设计:1.从作品的标题上对乐曲的创作背景进行理解,从乐曲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主题内涵的角度探究要表现的内涵,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音响的表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2.对乐曲中所运用的民族乐器进行探索,了解不同乐器在不同声部的作用,特别探索在音色的表现上有着怎样的特点。3.通过对音响的聆听表述出自己的感受。从以上三个目标的设计上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精神,增强学生对音乐音响的兴趣,实现从未知到理解的目标达成。

(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丰富教学内容的角度看,针对当前以音乐欣赏为主体的情况,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入歌唱、舞蹈、器乐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在歌曲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音乐表现,可适当地加入舞蹈表现和器乐伴奏,形成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演模式。在曲目的选择标准上,可以选择具有主题思想深度、音乐形象鲜明以及表演可塑性较强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以歌词内容为基础,通过对歌词中音乐形象的解读对舞蹈形体动作进行设计,在伴奏上,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旋律乐器和节奏乐器,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歌唱表演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能广泛地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同时,这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也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项目,从兴趣培养的角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引用戏曲表演的形式。戏曲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不仅有着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范式,也有“手、眼、身、法、步”的具体要求,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戏曲的“四功五法”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一方面根据中专生情感丰富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三)适配教学方法,锚定音乐表现要素

音乐音响是有由各种表现要素构成的,通过音高、音值、音强、音色这四个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等具有不同音乐表现功能的要素,也正是由于音乐表现要素的综合,从而造就了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可以借用适合中专学生性格特点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如对旋律、节奏等表现要素的把握,可以通过不同的体态律动动作表现,如在节奏的训练上,笔者运用了纸杯舞的律动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出示具有律动性较强的二拍子、四拍子节奏,在不同的拍子上采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如在强拍上用拍手或者扣杯的动作,在弱拍上可以通过卷舌、拿杯的动作表示。通过纸杯舞的训练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拍子的强弱律动特点,把握节奏律动的变化效果;另一方面则能让学生在整体的活动参与中感受到整齐划一的节奏效果,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节奏律动有效地掌握之后,可以引入歌曲或者乐曲,运用律动节奏为音乐进行伴奏,或者采用边唱边律动的方式达到自我歌唱、伴奏的目的,因此从音乐表现要素的角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班级或者集体教学中,有助于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完善教学评价,拓展学生思维意识

从当前中专音乐教学中评价的方式看,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目的,并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具有主观性,比较缺乏客观性。在教学评价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扮演“评委”的角色,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价思维意识。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法。以互评为例,可将一定的任务项目布置给学生,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完成,然后由学生依次上台展示,最后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发表个人的看法,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放权”,让学生能在自由的评价空间中发表个人的建议,通过生生合作的方法体现出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四、结语

在中专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首先要摆正思想、强化意识,明确和厘清音乐教学在中专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下足功夫。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仍然要置于具体的音乐教学要素中,包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探求有助于主观能动性激发的积极因素,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和运用多元化的激发策略,这既是一名音乐教学所具备的业务能力,也体现出了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终身学习目标的树立。所以,作为中专音乐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树立以人文本的音乐教学观念,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构建起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教学观。

参考文献:

[1]王娜.探究奥尔夫音乐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J].黄河之声,2020(11).

[2]滕泉.中专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培养[J].北方音乐,2020(7).

[3]谢翔.中专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当代音乐,2017(6).

作者简介:马晓栋(1972-),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本科,助讲,研究方向为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激发策略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