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及实现
2022-06-11唐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扎根于现实需要,并拥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上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互信,深化涉海领域务实合作;经济上注重发展海洋经济,使其更好造福于人类;安全上树立海洋安全共同体意识,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文化上坚持和谐包容理念,促进海洋文化的发展与交融;海洋环境保护上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该论述意义重大。通过加强解读和宣传,推动该理念融入海洋规则制定,深入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文化的交流,探索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多种途径,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落实落地。
〔关键词〕海洋命运共同体;全球海洋治理;海洋安全共同体;海洋规则制定;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22)03-0256-08
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1]463。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2]。该重要论述包括哪些内容?在全球海洋治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如何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落实落地,也为全球海洋治理注入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产生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扎根于现实需要,并回应了全球海洋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国内背景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3],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也在日益增长。海洋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更高目标,中国政府不断完善涉海法律法规,优化海洋管理制度,并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倡导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这正是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回应。特别是2012年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外交工作上,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4]。而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彰显的是中国决心打造和平、友好、合作之海的决心,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二)国际背景
21世纪被誉为“海洋世纪”,然而当前全球海洋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全球海洋问题的频发催生了全球海洋治理的产生[5]。
一方面,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中国话语权有待提升。当前,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在不断演进和变革,但依然存在不足。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将发挥更大作用。而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契机。如何把握机遇,改进全球海洋治理的不足,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海洋治理规则体系,形成更多可操作性强、有约束力的规则,提升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权,这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海洋争端和涉海分歧依然存在,海洋合作面临不少挑战。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深化涉海领域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维护海洋和平与安宁。但目前海洋争端依然存在,在世界范围内,传统的海洋领土主权争端、岛屿归属争端、海洋划界争端等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并且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深,海洋资源过度开采、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非法捕捞、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涉海领域合作难度,当前涉海合作面临不少分歧和挑战。
总之,面对全球海洋治理困境,仅凭某个国家的力量难以应对,各国应携起手来、相互合作,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参与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提高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
二、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总结升华了当代中国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并借鉴吸收了其他国家海洋文化的优秀成分,拥有深厚的思想渊源。
(一)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先贤们提出的“天人合一”“协和万邦”“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和合共生”等观念,均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进互信,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国家间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等,这些无不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
(二)总结升华了当代中国海洋治理理论
新中國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海洋治理,都对中国如何有效参与海洋治理作出了重要论述。例如,从毛泽东同志的“临海防线”战略决策到“倡导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从邓小平同志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到“携手应对各类海上共同威胁和挑战,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从江泽民同志的“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到“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胡锦涛同志倡导构建和谐海洋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都表明海洋命运共同体与党的十八大之前的海洋治理理论一脉相承,并赋予其新内容,总结升华了当代中国海洋治理理论。
(三)借鉴吸收了其他国家海洋文化的优秀成分
海洋命运共同体还汲取世界其他国家海洋文化的精髓。例如,17世纪荷兰著名国际法学者雨果·格老秀斯就提出海洋自由论,他指出,海洋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任何人的私有财产,因为自然不仅允许而且强使人们共同使用[6]30。20世纪60年代末,马其他常驻联合国代表帕多提出“海洋是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理论[7]。海洋命运共同体与这些国家的优秀文化有相似或相同之处,都强调海洋的重要性,倡导坚持和谐包容理念,促进海洋文化发展与交融,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海洋文化共同体,让海洋文化成为增进各国联系与交往的纽带,更好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
三、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海洋命运共同体立足于现实,是马克思有关海洋问题论述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的海洋秩序提供价值论与方法论的指引。命运共同体指相互间紧密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具有共同命运的联合体[8]。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回应全球海洋治理困局,以国际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共商共建共享为遵循原则和行动指南,拥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一)政治上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互信,深化涉海领域务实合作
海洋命运共同体强调政治上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互信,深化涉海领域务实合作。国家之间的平等相处、相互信任是开展涉海合作、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共享海洋开发成果的前提。因此,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打造,离不开国家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首先,要充分认识维护海洋和平安宁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涉海合作,自觉融入维护海洋和平安宁的活动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的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1]463。其次,在处理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时要遵守国际法准则,妥善化解矛盾、管控分歧,这样才能赢得国家的协作共赢,才能主动投入到共同维护海洋和平与安宁的活动当中。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在政治上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始终坚持涉海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9],各国应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发挥各自优势,“高举合作共赢旗帜”[1]463,推动不同国家在海洋开发的技术攻关、科学研究、信息共享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开展务实合作。此外,“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进互信,加强海上对话交流”[1]463,在合作中共同应对海洋开发利用中的各种挑战,打造联系紧密、休戚与共的海洋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海洋的和平与安宁。
(二)经济上注重发展海洋经济,使其更好造福于人类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国家之间的政治往来和经济联系日益频繁,这种日益紧密的联系被描述为命运共同体。“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1]463。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紧密相联,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海洋开发利用进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将国家相互勾连,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10]。在此背景下,如何发展海洋经济?使其更好造福于人类,如何分享海洋开发利用成果?习近平总书记[11]指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而要想实现不同国家在海洋开发利用中的合作共赢,共享海洋经济发展成果,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必然选择。当前,海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海洋经济在国民經济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海洋命运共同体不仅强调要注重发展海洋经济,而且在发展海洋经济中要增进与其他国家合作,激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实现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发展双赢。“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就是希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1]463-464,使其更好造福于人类,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安全上树立海洋安全共同体意识,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
当前涉海分歧和海洋争端依然存在,海洋安全面临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带来的挑战[12]。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各国应本着相互协作、友好协商原则,妥善管控分歧,解决争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以维护海洋和平安宁,共筑海洋安全共同体。维护海洋和平与安宁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和基础[13]。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等活动时,应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认真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际习惯法所规定的各项义务,注重加强国际合作,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基本国策,倡导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1]463。此外,在维护海洋通道安全,应对海上安全与挑战时,各国应深化互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营造平等互信、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1]463。并深化海洋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走互利共赢的海上安全之路,携手应对各类海上共同威胁和挑战,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1]463。海洋命运共同体还强调完善危机沟通机制,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海洋争端,“国家间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不能动辄就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1]464,“各国应坚持平等协商,完善危机沟通机制,加强区域安全合作,推动涉海分歧妥善解决”[1]464。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要积极履行责任与义务,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保障国际航道安全,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海上公共产品。
(四)文化上坚持和谐包容理念,促进海洋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在世界范围内,海洋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海洋文化是增进世界各国联系的重要纽带,海洋命运共同体不仅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协和万邦”“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和合共生”等优秀成分,而且还借鉴吸收了西方国家海洋文化的精髓。与这些国家的优秀文化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均强调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均强调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海洋命运共同体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世界海洋文化的精华部分,强调要推动海洋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坚持和谐包容理念,促进海洋文化发展与交融。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1]463,这也为增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新契机,因而要把握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海洋文化共同体,“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1]464,让海洋文化发展更好造福于人类。
(五)海洋环境保护上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难题,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是迫切需要[14]。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1]464,要“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1]464。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同时要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海洋环境共同体,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海洋规则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海洋环境保护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协调各国行动,以提升海洋环境保护实效,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464。
四、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不仅拥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动回答了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变革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的时代之问
两千多年前西塞罗[15]封底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无不与注重经略海洋息息相关[16]1-2。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海洋强国施行的霸权行径屡屡破坏国际海洋法律秩序,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面临严峻挑战,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再加上涉海分歧依然存在,海洋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海洋争端此起彼伏,海洋合作面临不少挑战,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权有待提升。而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直面这些现实问题,它倡导深化涉海领域的务实合作,注重发展海洋经济,树立海洋安全共同体意识,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促进海洋文化的发展与交融,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也生动回答了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的时代之问。
(二)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和建立新的海洋秩序指明方向
面对全球海洋治理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以审时度势的智慧和勇气,谋划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和价值层面寻求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目标和路径,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也指引着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全球海洋治理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也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指明方向。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的参与度略显不足。为克服全球海洋治理的弊端,提升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话语权,关键是要发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作用[17]。作为中国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通过加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解读和宣传,并将其融入全球海洋治理实践当中,可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正确指引,助力形成更加规范合理的全球海洋治理机制,有助于世界各国更好地携手应对全球海洋治理危机。此外,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还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的形成源自马克思有关海洋问题论述这一先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海洋文化的弘扬,并回应了全球海洋治理的客观现实需求[18],它倡导深化涉海领域务实合作、合力维护海洋和平与安宁、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话与协商和平解决争端,推动构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为建立新的海洋秩序指明方向。
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实现路径
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回应了全球海洋治理现实需要,也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指引,可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落实落地。
(一)加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解读和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的方案,同时,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案,要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关注,推动落实落地,首先就得加强解读和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在解读和宣传内容上,要善于挖掘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容,该理念立足于当前全球海洋治理实践,是马克思有关海洋问题的论述以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汲取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和共同体思想,发展当代中国海洋治理理论和实践,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关海洋治理理论的精髓。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深化涉海领域务实合作,发展海洋经济,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促进海洋文化发展与交融,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表达的是中国决心打造和平、友好、合作之海的诚意。因而它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通过解读和宣传其丰富内容,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使其得到更加廣泛的认可与关注,也为该理念融入全球海洋治理规则体系创造有利条件。
在解读和宣传方式上,首先要发挥高等院校、国家高端智库、相关研究机构等的作用,深化对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开展更多相关的课题研究、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发表更多高质量的论文、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专著、开展更多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其次要发挥学术研讨会的作用,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参会,系统全面地解读和宣传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例如,2021年4月10日,“建党100周年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2021年10月26日,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举办;2021年11月9日至10日,2021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类似会议是解读和宣传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良好平台,应继续举办类似会议,并邀请国内外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会,并以此为契机深入和系统解读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还要发挥互联网、电视、报纸、期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与关注。
(二)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海洋规则的制定当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
长期以来,西方部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海洋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中国在国际海洋规则制定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随着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也将在推动改变不合理海洋规则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国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也是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中的重要的话语表达。在该理念指引下,“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19]449,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海洋规则制定当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努力改变不合理部分,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治理规则体系。
当前在全球治理规则体系的制定当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关注,并先后多次写入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包括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决议;联大“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决议等。这既阐明了中国立场、诠释了中国担当,同时又为联合国有关决议贡献了中国智慧。借鉴这种有益经验,在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将该理念尽可能地写入全球海洋治理规则、制度、文件或宣言当中,这样既能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又能更好地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目前在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已成为一项基本原则,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该原则高度契合,都强调国际海底区域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开发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目的是要为全人类谋福利,要将共同增进海洋福祉摆在突出位置[20]。因此,在国际海底区域“开采法典”的制定中,中国要发挥应有作用,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其中,为完善“开采规章”和“环境规章”的草案文本主动提供中国方案。例如,在第13条明确规定承包商的专属权和优先权,在第54 条中明确规定监督费用由海管局承担[21]。又如,在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遗传资源分配上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其中,唤起国际社会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其他国家共同协商,探索构建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22]。此外,南极和北极均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科研和战略价值,可以说与全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在南极和北极治理规则的完善中,中国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议题,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其中,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分歧,主动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声,维护大多数国家利益,推动南极和北极治理规则不断完善。具体来说,继续遵守《南极条约》各项规定,将持续冻结各国在南极的主权要求,创新并完善南极和平利用规则作为努力方向。在参与北极规则制定中要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将冻结北极各国外大陆架申请、保持北冰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公海法律地位,维持主张国际海底区域作为全人类共同财产作为努力方向[23]。
(三)深入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与认同感
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要深入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文化交流,增进相互联系与认同感,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事实上,作为中国提供的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包含科学研究、海洋文化、海洋安全、海洋环境保护等多领域合作的平台框架。一方面,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文化交流是低敏感度的合作领域,容易增进多方认同,协调各国行动,调动各国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西方国家对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片面解读甚至是误解[24]。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海洋合作的进程中,都离不开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文化交流,有着共同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开展海洋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
因此,要积极与其他国家深入开展海洋科學研究,包括海洋气候和海洋地质情况调查、深海与极地资源勘探、海洋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等,并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还要增进与其他国家的海洋文化交流,挖掘不同国家海洋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互交流和借鉴,取长补短,增进不同国家对海洋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四)探索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扩大利益交汇点,形成示范效应
作为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和步骤,探索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是必要的,其作用不可忽视[25]。事实上,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和庞大的工程,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是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就需要首先在区域层面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形成示范效应,然后逐步推广,最终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落实落地。
近年来,在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同努力下已探索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为区域层面深化交流合作提供借鉴,也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启示。例如,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以南海为“试验田”,探索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近些年来,南海局势日趋复杂,围绕海洋权益争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航道控制和制海权等的争端日益复杂,而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海洋安全观,是破解当前南海安全困局可行的选择[26]。此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上互为近邻,有着相似的海洋文化,在推动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拥有地理和文化优势,并且都面临海洋环境污染与破坏等难题,有着采取措施应对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共同愿望。
因而在推动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可从海洋环境保护人手,有利于化解分歧、冷却争端、凝聚共识,采取共同行动。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将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推动合作不断深化,探索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扩大利益交汇点,形成示范效应,最终实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拥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既是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变局大调整的时代呼唤。通过加强解读和宣传,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海洋规则制定当中,深入开展海洋科技与海洋文化交流,防范并化解涉海风险,并探索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扩大利益交汇点,形成示范效应等多种方式,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落地落实。让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闪耀智慧光芒、绽放思想魅力、焕发时代风采,也为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注入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0.
[2]吴蔚.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治路径[J].国际问题研究,2021(2):102-113.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5]叶泉.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角色与实现路径[J].国际观察,2020(5):74-106.
[6]雨果·格老秀斯.论海洋自由[M]马忠法,译.张乃根,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7]马耳他常驻联合国代表阿维德·帕多在1967年在第22届联大会议上的发言[EB/OL](1967-08-17)[2021-12- 08]https://www.un.org/depts/los/convention_agreements/texts/pardo_ga1967.pdf.
[8]梁昊光,郭艷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价值与实践路径[J].国际观察,2021(5):79-97.
[9]陈志敏.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6(6):14-21.
[10]方宏建,王雪.习近平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多维意蕴及当代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4):20-27.
[11]习近平.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N].光明日报,2017-09-06(03).
[12]吴士存.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蕴与中国使命[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1(4):20-31,2.
[13]刘巍.海洋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1(4):32-45,2-3.
[14]林炜,傅艳蕾.系统治理:新发展阶段下生态治理的新路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5):463-469.
[15]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大国海权[M].熊显华,编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16]冯梁.世界主要大国海洋经略:经验教训与历史启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7]刘同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18(7):4-21,204.
[18]唐刚.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全球海洋治理理论及实现路径[J].中国海商法研究,2021,32(3):12-20.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
[20]杨泽伟.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交互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10.
[21]杨泽伟.国际海底区域“开采法典”的制定与中国的应有立场[J].当代法学,2018,32(2):26-34.
[22]李志文.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分配的国际法秩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视阈[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58(6):36-45,204.
[23]吴迪.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J].极地研究,2011,23(3):217-225.
[24]冯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理论价值与实践行动[J].学海,2020(5):12-20.
[25]戴桂林,林春宇.对推进海洋命运共同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思考[J].太平洋学报,2021,29(1):71-80.
[26]吴士存.南海,可成海洋命运共同体“试验田”[N].环球时报,2021-09-14(14).
Research 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Thought on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Ocean
TANG Ga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Law,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thought on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ocean has a deep theoretical origin and rooted in real needs,the main contents of it mainly include mutual respect,equality and mutual trust,deepening practical cooperation in the marine field;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and let it make benefits for mankind;establishing marine safety community,working together to maintain the peace and tranquility of the ocean;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ocean. The important though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ocean to build a consensus on global ocean governance;lead the innovation of global ocean governance rules,enhance China's discourse in global ocean governance;properly resolve maritime disputes and ocean differentiation,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maritime cooperation;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regional ocean,expand the intersection of interests,and form a demonstration effect,thereby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
Key words: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ocean;global ocean governance;maritime safety community;maritime rule making;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regional oc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