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探索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2022-06-11闫平平

中国新通信 2022年8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在网络及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互联网+教育”也成为现如今教育主流趋势,微课的存在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变得越发的先进且高效,学生也能感知到学习的乐趣。为此,本文也就“互联网+”时代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索,希望借此来为学生打造出生动、有趣的化学课堂,有效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初中化学

一、引言

在步入信息化时代之后,教育教学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也成为课堂教学主要形式之一,更是成为现如今学校教育主渠道。微课通常指的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借助多媒体技术围绕着某一知识点,抑或者是主题或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展开针对性讲解的视频课件。微课之中的“微”具有轻微、细小的意思,所以微课时长也较短,将其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能够起到有效教学效果,真正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

二、微课概念及特征

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是针对某一小节知识点,以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新模式,通常情况下课程时长大多是5-15分钟,视频时长较短,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设备则是教学辅助用具,所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课集生动、趣味性为一体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对于网络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微课的存在则能够将网络与学习有效结合在一起,因为其是以视频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所以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其可谓是集生动、趣味性为一体,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二)内容短小、精悍

通常情况下,微课视频时长大多是15分钟左右,整个视频时长较短,所以内容大多是教学重难点,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其注意力自然能够维持高度集中,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还能避免因为时长而造成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真正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三)结构独立、教学内容丰富

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其整个结构也十分独立,教学内容也较为丰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而且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复、反复基于微课学习,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挑选出恰当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真正优化初中化学教学[2]。

三、“互联网+”时代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意义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教学资源不够平衡,不同地区教育差距也较为显著,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可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课的存在则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生机,教学意义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促使教学资源多元化

“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搜集与化学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或者是资源,然后再将其制作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或者是视频,化学课堂上利用微课视频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教学枯燥性,促进学生对于复杂化学内容的学习及记忆。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能有效突破原有的教材教学限制,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来为学生提供资源获得的渠道,这样就能推动化学教学资源多元化,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3]。

(二)突破学习时空限制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学生整个学习只能局限于课堂之上,课下自主学习效率十分低下,更甚至很多学生都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则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真正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具体而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下载相关微课课件及教学视频,也可以基于教师制作的微课课件来展开课后复习及巩固,这样就能有效拓宽学生学习空间,让学生化学学习不再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上,打破学习时空限制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初中化学,能够让学生整个化学素养得到提升,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以及相应的微课,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时查找相关资料和图片,而且不同能力及素质的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自身能力调整自主学习进度,抑或者是反复进行观看与学习,这样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在微课指引下得到提升,有效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真正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4]。

四、“互联网+”时代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设计原则

(一)现状

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即可发现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师生课堂互动交流较少。“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虽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可是在教学实践期间,有些教师习惯将教学经历集中于教学资源寻找上,微课视频在制作之后也是要求学生观看及思考,很少在课堂上形成有效互动及交流,仅有的也是局限于课堂提问,这种情况下初中化学教学效率自然也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教学个性化不足。“互联网+”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多教师大多是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没有真正发挥出微课的教学优势,部分教师还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过度依赖于教学微课视频或者是网络资源,没有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以及微课课件,这促使微课课件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诉求[5]。

(二)设计原则

“互联网+”时代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在微课设计的时候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基于化学教材进行合理设计、微课的设计及开发一定要立足于化学教材,毕竟微课应用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化学教学效果,所以最好是能够立足于教材来为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微课教学案例,这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第二,微课设计要符合学情。教师在微课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符合初中生学情实际,还需要契合初中生认知诉求、兴趣爱好,最好是能够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进行微课设计,之后再结合教学目标及内容来合理应用微课。第三,有效发挥出微课教学辅助作用。教师在应用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微课在化学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作用,不能将学生化学实验抑或者是亲自实践的机会完全抛弃,需要在恰当时机合理应用微課。

五、“互联网+”时代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应用微课提高备课针对性

“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上课效率得以提升[6]。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微课的是我,自然需要先充分熟悉化学教学内容,把握好课程教学重难点,然后再站在学生视角进行思考,解决学生有可能会面临的疑惑,以此来及时破除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此,教师在备课期间一定要提升备课的针对性,在这一过程中先提炼化学知识重难点,然后再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来有效发挥出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在初三复习课上,教师即可先为学生总结每一章节的内容,通过知识点的分门别类来把握好复习重难点,以此来确保学生对于重要内容的把握。在此期间,教师备课一定要结合学生学习水平来及时调整教学难度系数,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确保微课制作合理性。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备课的精准性与针对性,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前直接在互联网平台上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对于学生预习完成的任务则可以借助软件系统来批阅,这样就能就能在微课引导预习下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把握。其次,教师还可以基于平台所得数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之后再基于学生学情来进行二次备课,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备课针对性及有效性,有效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二)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微观现象知识,这需要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构建知识情境,例如,分子、原则的构成,还有物质的微观反应实质等知识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就很难想象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应用微课来为学生构建出真实的情境化场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情境体验中,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理解与感知。教师在应用微课对初中生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微课视频借助网络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则可以自主观看微课视频,也可以结合学习内容来调整播放速度,同时记录一些对于自己有用的知识点,这样化学学习就不再是同一速度,有效落实了差异化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微课教学效果,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还需要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有效互动来进一步优化初中化学教学。在此期间,课堂提问可谓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借由问题来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这是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深入探索的过程,能够进一步优化化学教学效果[7]。

(三)应用微课突破化学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抽象、微观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具有一定的好奇,可是理解起来的难度也较高,这为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立足于学生好奇心,利用微课来为学生进行微观知识直观展示,抑或者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呈现,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对于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难度,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以“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一知识点微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对这一课时教学重难点进行明确,即原子及分子,因为这两个知识点都属于微观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无法促进学生微粒观念形成。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即可应用微课来为学生展示出水通电分解实验动画视频,这样学生就能在直观动画视频观看中感知到水分子在通电作用下,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氧原子和氢原子分别重新合成全新化学键,进而生成氧气和氢气的现象。微课的应用能够有效突破微观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直观体会有趣的微观现象,从而真正提升化学教学效果[8]。

(四)应用微课开展危险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这一课程本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体系中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可是部分初中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需要在特殊的实验室内展开,这就促使实验只能是文字描述无法让学生亲历实验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化学实验效果。“互联网+”时代下,微课的存在则能有效弥补传统化学实验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来为学生直观展示出一些无法呈现的化学实验步骤及过程,这样就能有效满足学生化学实验诉求,这样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能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探究意识形成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物质酸碱性验证”实验教学课上,考虑到强酸及强碱都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若实验操作有误很容易损坏学生皮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实验素材,然后再将其精心制作成为相应的微课实验课件,这样学生就能在直观微课视频情境中掌握这一实验,同时对这一实验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形成有效理解,真正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五)应用微课强化复习及巩固

“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还可以应用微课来强化复习及巩固,这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本就是一种共享资源,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直接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上,这样学生就能反复观看,而且在观看的时候不同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学情来调整观看进度和次数,这样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在微课应用中得到提升及发展,有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化学教学,此外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9]。例如,教师在完成“使用酸堿指示剂来验证物质酸碱性”这一实验教学之后,为了确保学生对于这一实验步骤的掌握,可以将这一课时使用的微课课件上传到班级QQ群里,而学生则可以在课后基于此来复习和巩固,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真正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六)应用微课展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微课来适当拓展延伸课堂,这能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效果,而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拓展提升。在手机、电脑不断普及的环境下,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也变得越发的方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随时进行课外拓展。例如,教师可以将突破难点的微课、ppt、练习题直接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这样学生课堂尚未掌握的知识即可随时回顾,也可以直接在线上寻求教师的帮助。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还能为学生家庭数字化学习提供较大的便捷性,学生只要登录互联网终端即可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优势来拓展延伸教学,从课堂拓展延伸到学生家庭,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本就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化学教学不足之处,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整个化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为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微课的价值,联系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合理制作微课,以此来有效促进教学改革以及教育事业信息化发展。

作者单位:闫平平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中学

参  考  文  献

[1] 张丽. “互联网+”时代,探索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1):2.

[2] 宋倩倩.初中化学互联网 + 微课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真情,2020(1):1.

[3] 贺大伟.关于微课的初中化学”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 2019(99):2.

[4] 纪振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园,2017(24):2.

[5] 缪晶.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 No.545(41):118-118.

[6] 沈友平.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025):98.

[7] 蔡绍波.浅谈微课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2020.

[8] 肖萍.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

[9] 张鸿雁.微课在初中化学创新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7):38-39.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互联网+互联网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