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根雕技艺中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应用—以《布袋和尚传说》系列作品为例
2022-06-11张龙杰
张龙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不仅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工艺美术创作也具有独特作用,是艺术设计的灵感宝库。
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被认为是弥勒的化身,大肚弥勒佛的原型就是布袋和尚,奉化是布袋弥勒现身、出家、弘法、圆寂、归葬所在地,流传着很多关于布袋和尚的传说,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1 年5 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在宋代,奉化就开始种植毛竹,这里的毛竹眉围大、重量轻、弹性强、耐腐蚀,优良的品质为匠人创作提供了天然的条件。据《奉化市志》记载,奉化翻簧竹刻在民国时期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合称“浙江三雕”。在清朝末年,奉化竹刻店铺甚多,主要加工制作竹雕、竹刻和竹画,尤其以翻簧竹刻工艺品最为有名。2021 年6 月,象山竹根雕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工艺美术的代表。
布袋和尚传说、竹根雕刻两项非遗技艺具有融合发展的基础,通过非遗之间的结合,可以极大地丰富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也会为雕刻创作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非遗主题竹根雕的创作要领
创作非遗主题的艺术作品,出发点首先是源于热爱,要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历史,唯有如此,才能激发饱满的热情,发现更多的创作灵感。
笔者从小听着布袋和尚的故事长大,对布袋和尚的传说也一直很感兴趣。2017 年是布袋和尚圆寂1100 周年,奉化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竹根雕业界也开始致力于这一国家级非遗文化的传承。基于这一缘由,笔者开始创作《布袋和尚传说》系列作品(如图1),并于2020 年完成。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布袋和尚的来历,以及读书、出家、济事、弘法、示寂的故事。
图1 《布袋和尚传说》系列竹根雕张龙杰/设计 王全海/作
任何雕塑形式的创作都离不开对材料的选择,竹根雕也是如此。创作大型系列作品,材料的选择是其成功的要领。在选材上,秋冬之季生长周期在5 年以上的老毛竹是创作竹根雕的优选,这类竹根粗壮厚实,不易腐烂,造型上也显得非常完整、浑厚。如何把握造型,最能体现创作者的功底,作为根雕艺人,除了要熟练掌握各种工具雕凿所产生的雕刻肌理外,还要充分利用竹根中空的特性,根据毛竹的特性勾勒出设计图稿,适时调整,从而实现最优表达。
二、非遗主题竹根雕技巧探索
在热爱并精心选材的基础上,如何掌握相关技巧,提升作品的表现力、艺术感,是创作的关键。这既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又是对非遗文化、传统思想的敬畏,因此必须认真思考,谨慎对待。笔者通过《布袋和尚传说》系列作品的创作,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
(一)弱化细节刻画,注重精神传达
人物是创作的主题,而精神面貌是人物塑造的关键。因此,在手法上,应借鉴其他雕塑的语言表达,做到详略得当,不求对表现对象做到全面、细致的刻画,而是突出重点,力求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
例如,在设计作品《弘佛法游化讲经雪窦山》时,重点呈现布袋和尚传经授课的场景,注重气氛的渲染。在人物排列设计上,笔者将布袋和尚雕刻在根部偏中心位置,使之成为视觉中心,僧人的造型注重人物的动势、形体块面的转折,或抬头或沉思围坐在布袋和尚边上。作品塑造中,有意减弱其他僧人细节的刻画,更突出布袋和尚。远处赶来的僧人及人群外围的香客精致的刻画,又与周围的树木、楼宇很好地衔接,脸部的刻画抛却精致的描绘,更注重五官之间的空间关系,空间的层叠在光的作用下呈现丰富的光影,传达着作品的情感。
《易经》有云:“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件优秀的作品,并不仅仅是直观地表现每一个形体,而更应该注重 “器”的提升,追求 “道”的境界。
(二)学会“依形造型”
每一个天然的竹根都有其独特的美,竹根雕的创作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对于特殊的根形做到依形而造型及多看少雕,不断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刻刀刨开不属于它的一部分。正如《考工记》所说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例如,在创作《顺天意应梦名山耀佛光》(如图2)这件作品时,笔者在雕刻上依照天然的根形,在竹根中间内凹上面根须部又呈球形上面弥勒佛的局部雕刻下半部分削去根须又恰似莲花座,佛像采用窟龛式造像的特点,边缘竹须又似佛光闪耀。在从下往中间倾斜的竹根处根据坡度又刻以台阶,中间阶梯两边的透视线又引领视觉中心往佛像上集中。对于人物与佛像的比例,整个根部微微往前倾,显得佛像更加的庞大而庄严,天然的竹鞭又创造了弥勒自天上应化而来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图2 《顺天意应梦名山耀佛光》张龙杰/设计 王全海/作
(三)巧用镂空雕刻
采用镂空的技法,可以营造出虚实相间的效果,使作品更加灵动,体现更高的工艺水平,因此,雕刻家要正确认识形体与空间的关系,在创作中巧妙进行空间艺术表现。空间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两类,实空间为真实体体积部分,是显性的;虚空间则是实体以外的无形状的气所围绕成的自然空间,是隐性的。虚实相生,对主体作品氛围烘托和意境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作品《读诗书天资聪颖惊先生》(如图3)中,方方正正的窗户里面采用镂空雕刻的方式刻画着一老一少,大面积的阴影把视觉中心吸引到人物上,巧妙处理了形体与空间的关系,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四)巧妙利用竹子根须
竹根雕刻要取法自然、穷通造化,在雕刻过程中,创作者不仅要熟知竹壁的厚度,或镂空、或浅雕,在视觉呈现上要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而且要巧妙运用竹节、竹须乃至瑕疵,化腐朽为神奇。
竹根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或挤压、虫蛀,都会产生独特的造型,因此在雕刻之前,要根据根的形状来雕刻,或者通过题材去寻找合适的根材,巧妙地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伤疤。竹根雕作品最难处理的就是根须部分,好的作品往往将根须部分利用得很巧妙,根据内容情节的需要去取舍、设计。例如,削去根须雕琢为树干,独特的竹钉亦显得枝干苍老遒劲;保留修剪根须又似小草、树叶、远山,使作品达到“不雕之雕”“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作品《建寺宇化缘得木井中取》(如图4)中,笔者在根须中雕刻出一位化缘回来的布袋和尚,暗中帮助僧众建寺,脚下削去根须密密麻麻的竹钉,体现悬崖峭壁的效果,同时保留了大面积的根须,塑造灌木林,在灯光下加重了布袋和尚身上的阴影,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综上所述,在竹根雕设计中,要将自然和人工构思巧妙结合,使竹根雕真正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
图4 《建寺宇化缘得木井中取》张龙杰/设计 王全海/作
(五)借鉴其他艺术创作技法
艺术具有相通性,在竹根雕创作中,要不断吸收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的养分,充分发挥竹根天然生成的艺术元素,运用写意的理念进行创新设计。
例如,在作品《度众生年轻出家岳林寺》(如图5)中,采用浮雕的创作手法,人物边缘局部镂空,衬托零星的暗部,和竹子的颜色产生强烈的对比,使之成为视觉的焦点;削减根须,用浅浮雕的手法刻画岩层,露出岳林寺一角,与竹根融为一体,又用曲线勾勒出远山的轮廓,和近景呼应。又如,在作品《蒙圣恩三朝宋皇题赐封》(如图6)中,主要讲述布袋和尚圆寂后葬身封山,圆明禅师重新修葺塔亭,冯斯道和何智两人在挖掘塔基的时候,地面突然发出异样的光芒,挖出了黄色的净瓶和六环锡杖,北宋哲宗皇帝赵煦赐号“定应大师”。这件作品用圆雕的手法,刻画哲宗皇帝手拿毛笔联想着奏折的内容,周边采用浅浮雕的手法勾勒云彩,不规则的边缘又与之呼应,内部刻以塔亭发光的景象,结合了镂空、浮雕、阴刻的表现手法,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图5 《度众生年轻出家岳林寺》张龙杰/设计 王全海/作
图6 《蒙圣恩三朝宋皇题赐封》张龙杰/设计 王全海/作
三、非遗主题竹根雕的影响及意义
《布袋和尚传说》系列作品取材于布袋和尚的典故,搭载传统竹根雕技艺,以大毛竹之根为原料,巧借天然,精心雕琢,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前后历时两年之久,是对非遗典故艺术化表达的一种实践,为竹根雕技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此为契机,笔者归纳总结,发现以非遗为主题创作竹根雕作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以雕刻为载体,形象生动,有助于非遗文化、民间故事的传播、普及,为“读图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十一件《布袋和尚传说》竹根雕系列作品,叙述了布袋和尚一生的主要事迹,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推进道德建设,构筑和谐社会,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而布袋和尚以及弥勒佛乐观豁达、自在处事的精神也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不断丰富了“布袋和尚传说”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以传统故事、民族精神为内容,使得竹根雕艺术具有更高的时代价值,是艺术创新表达的一种尝试,有利于竹根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以雕刻为载体,体现时代精神,加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新时代的手艺人,我们应该不断挖掘、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现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尤其是在传统技艺遇到发展瓶颈时,更应坚持创新,在坚守中找到传统技艺发展的新方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让以“布袋和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穿越古今,在现代社会继续发光发热,影响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