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喷旱育不同秧龄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2022-06-11刘兵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播种期单株黄叶

刘兵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南京 210019)

近年来,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大面积应用了水稻微喷灌旱育秧新技术,经多年实践应用,该技术具有秧龄弹性大、秧苗素质高、移栽后缓苗期短、发苗早的优势,能有效缓解季节矛盾,提升水稻产量水平。在此背景下,在应用水稻微喷灌旱育秧技术的条件下,为探明不同秧龄的秧苗移栽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特于2020年进行了水稻不同秧龄的秧苗机插试验,旨明确在微喷灌旱育秧条件下水稻秧苗的最适移栽秧龄,从而为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江苏省射阳县临海农场临海农科所的河南7号田内进行,试验田块地力中上等、排灌方便。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根据移栽时水稻秧苗秧龄可分为4期播种,播种期分别为5月6日、5月11日、5月16日、5月21日。采用25 cm钵型硬盘、微喷灌旱育秧,每盘统一播种发芽率为90%的露白稻种110 g,6月16日统一移栽,每667 m2机插秧苗2.1万穴,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1.55万苗。其他栽培措施均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求进行实施。

1.2 试验设计

试验依据移栽时水稻秧苗秧龄不同设4个处理:(1)秧龄40 d,即播种期为5月6日;(2)秧龄35 d,即播种期为5月11日;(3)秧龄30 d,即播种期为5月16日;(4)秧龄25 d,即播种期为5月21日。试验采用大区示范,不设重复,每处理区面积为133.33 m2。

1.3 水稻微喷灌旱育秧技术要点

1.3.1 播种期

根据水稻品种特性、移栽期确定播种期。其中,大麦茬水稻的最早播种时间为4月22日,小麦茬水稻的最迟播种时间为5月25日。采用微喷灌旱育秧技术培育水稻秧苗,大麦茬水稻秧苗移栽时秧龄为28~32 d,小麦茬水稻秧苗移栽时秧龄为26~30 d。水稻秧苗移栽时植株高度为14~16 cm。

1.3.2 拌种和播种

在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在种子露白后,捞起晾干,然后用“育秧绿”种子处理剂(咪鲜·甲霜灵)进行拌种[早茬口(6月15日移栽)的水稻,每10 kg干稻种拌“育秧绿”种子处理剂60 g;晚茬口的水稻,每8 kg干稻种拌“育秧绿”种子处理剂60 g]。拌种时要求多次翻拌,以确保拌种均匀及每粒稻种都变成红色。

1.3.3 暗 化

暗化对水稻秧苗素质至关重要,且堆盘高度、覆盖、暗化时间等均会直接影响暗化质量。其中,堆盘高度以堆18只盘为宜,且需在上面加盖1只铺底土并浇足水的硬盘,以起到保持水分和避光的效果。待水稻秧苗齐苗后(苗尖露出土面1.0~1.5 cm),立即将硬盘移至秧田。

1.3.4 喷 水

第1次搬盘后要喷足水,喷水时间宜掌握在30 min左右,以后遵循“不干不喷,喷就喷足,不留死角”的原则,依据秧苗和天气情况进行喷水,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每天喷水2~3次,每次喷水时间为15~20 min。值得注意的是,在秧盘四周表土层出现干裂(出现小丝缝)时,需人工补(喷)水;遇高温天气需勤查,防止水稻秧苗脱水卷叶形成蹲苗。

1.3.5 喷施苗肥

所有微喷灌设备均需安装吸肥装置。采用叶面喷施方式施用苗肥,禁止面施、禁止保水。自水稻秧苗1叶1心期(秧龄8~10 d)起开始施肥,秧苗期共喷施硫铵或磷酸二铵或复合肥2~4次,喷施时,先将肥料兑成母液(例如,将50 kg磷酸二铵加入200 kg大小的桶中,加满水),待其完全溶解后,利用微喷灌设备通过吸肥装置进行喷施。在水稻秧苗移栽前,每667 m2喷施45%硫酸钾复合肥或磷酸二铵30~50 kg作出嫁肥,值得注意的是,出嫁肥要在起盘前喷施,禁止带水喷施,且施肥要均匀。

1.4 调查项目

调查各处理的水稻出苗情况及秧苗素质。在水稻秧苗移栽前,调查秧苗的苗高、叶龄、叶色、单株绿叶数、单株黄叶数、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部鲜重、百株地下部鲜重和成秧率,同时调查各处理的水稻秧卷盘根情况、根色和断根情况。在水稻秧苗移栽后调查秧苗在大田的成活率、缓苗期、分蘖始发期。定点调查各处理的水稻叶龄和茎蘖动态。在水稻成熟后,调查各处理的水稻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并割方计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与长势

据播种后6 d调查,各处理的水稻出苗情况均较好,表现为出苗整齐、均匀和芽苗白壮。

据水稻秧苗移栽前2 d调查,秧龄40 d处理的水稻秧苗叶色较淡,单株黄叶数量较多,苗高偏高,秧苗长势平衡性稍差。秧龄35 d处理的水稻秧苗叶色略淡,单株黄叶数量稍多,苗高较高,秧苗长势平衡、较旺;秧龄30 d处理的水稻秧苗绿色,单株黄叶数量极少,苗高适中,秧苗长势较好、整齐均匀;秧龄25 d处理的水稻秧苗叶色深绿,未见黄叶,秧苗整齐、均匀一致、矮壮、长势较好。以上结果表明,水稻秧苗的秧龄延长至35 d以上,受生长空间的影响,水稻秧苗的黄叶数量增多,秧苗素质下降。

2.2 秧苗素质

由表1可知,不同秧龄处理的水稻种子成秧率均在90%左右,且处理间差异不大,表明在播种量相同的条件下,水稻种子的成秧率相当。当水稻秧苗的秧龄从25 d延长到40 d时,水稻秧苗的高度、叶龄、茎基宽、根数、百株地上部鲜重、百株地下部鲜重均表现为逐渐增加,其中,苗高从10.69 cm逐步增加到13.46 cm,叶龄从3.56叶逐渐增加到4.62叶,茎基宽从2.21 mm逐渐增加到3.23 mm,根数从10.20条逐渐增加到11.90条,百株地上部鲜重从11.58 g逐渐增加到14.90 g,百株地下部鲜重从12.65 g逐渐增加到13.46 g。秧龄25 d处理的水稻秧苗无黄叶,而当水稻秧苗的秧龄从30 d延长到40 d,水稻秧苗的单株黄叶数逐渐增加,从1.00张增加到2.00张。

表1 不同秧龄处理的秧苗素质

2.3 卷秧质量及栽后活棵情况

由表2可知,秧龄35 d、40 d处理的水稻秧苗根量大,盘根紧,不裂散,钵型硬盘下扎土中的根系多,断根多,卷秧难,根系为褐色或暗褐色,移栽后植伤较大、活棵较慢,缓苗期均为5 d,田间成活率分别为99.38%、98.40%;秧龄25 d、30 d处理的水稻秧苗盘根紧,不裂散,卷秧略难,钵型硬盘下扎土中的根系少,断根较少,根系为白色或淡白色,移栽后活棵快,缓苗期均为4 d,成活率分别为96.50%、95.20%。

表2 不同秧龄处理的卷秧质量及栽后活棵情况比较

2.4 分蘖成穗情况

由表3可知,秧龄40 d处理的水稻秧苗,由于移栽后植伤较大、缓苗慢,到7月22日达到高峰苗数时,每667 m2高峰苗数为38.70万苗,每667 m2成穗数为23.65万穗,成穗率为61.11%。秧龄30 d、35 d处理的水稻秧苗,各期的茎蘖数均随秧龄的缩短而增加,每667 m2高峰苗数从40.90万苗增加到44.52万苗,成穗率由61.08%下降到57.59%。秧龄25 d处理的水稻秧苗在移栽后缓苗期短、分蘖发生快,每667 m2高峰苗数达47.56万苗,成穗率较低,仅为54.35%,无效分蘖较多,群体质量不佳。

表3 不同秧龄处理的水稻叶龄和茎蘖动态比较

2.5 产量及产量结构

由表4可知,秧龄30 d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实际产量为782.31 kg;其次是秧龄25 d、35 d秧龄处理,每667 m2实际产量分别为768.97、765.89 kg;秧龄40 d处理的水稻产量最低,每667 m2实际产量为743.98 kg。以上结果表明,在微喷灌旱育秧条件下,水稻秧苗在秧龄30 d左右时移栽,可取得较高的产量;移栽时秧龄过长或过短均不利于水稻获得高产。

由表4可知,秧龄30 d处理的水稻产量结构表现较好,故其产量高,其中,每667 m2有效穗数比秧龄35 d、40 d处理分别增加0.66万、1.99万穗,每穗实粒数比秧龄25 d处理增加1.26粒。秧龄40 d处理的水稻每667 m2有效穗数偏低,仅为23.65万穗,故其产量较差。秧龄25 d处理的水稻产量结构表现较差,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为各处理最差,但其有效穗数最多,故其产量较好。

表4 不同秧龄处理的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微喷灌旱育秧技术,以秧龄30 d的水稻秧苗素质好,机插后缓苗期短、发苗快、群体质量高、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

猜你喜欢

播种期单株黄叶
茄子黄叶“因”不同 防治方法大不同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红松种子园单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飞鸟集》节选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绿叶与黄叶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