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名族地区新生儿耳廓畸形无创矫正技术临床研究
2022-06-11袁丽葛永琴邰丽
袁丽 葛永琴 邰丽
摘要:目的: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耳廓畸形无创矫正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少数民族地区耳廓畸形新生儿使用爱韦尔耳廓矫形器进行矫正,观察治疗时间与皮肤溃烂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治疗天数(27.64±5.29)d,并发症发生率为5%,所有患儿经矫正后耳廓均恢复正常。结论:使用无创矫正技术对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耳廓畸形矫正效果较好,治疗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新生儿;耳廓畸形;无创矫正
【中图分类号】 R7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1--01
新生儿耳廓畸形通常是由于遗传,或者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梅毒、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药物、患有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导致胎儿耳发育畸形。不仅影响听力、语言水平,还会因为同龄人异样的眼光造成心理创伤,需要及早治疗[1]。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耳廓重建、附耳切除、招风耳的矫正,风险大,术后易留疤,且复发率高。无创矫正技术是利用新生儿软骨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对耳廓畸形进行力学矫正,避免手术矫正带来的风险和创伤。本文研究了无创矫正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少数民族地区耳廓畸形新生儿,年龄出生5-27天,平均年龄(18.62±4.94)天;男11例,女9例;其中招风耳3例,杯状耳9例,隐耳1例,垂耳3例,环缩耳2例,复合畸形2例。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治疗前先对家长进行相应培训,取得家长的配合,了解家庭护理相关注意事项。对所有患儿使用爱韦尔矫正用耳模型,具体操作步骤:保持患儿患耳朝上,用酒精棉球擦拭耳廓及耳周3-5cm,根据患儿耳廓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矫正器,固定基座后按照耳廓畸形形态安装1-2个耳轮缘牵引钩。之后放置耳甲腔矫治器,固定带孔前盖。治疗周期2-6周,安装矫治器后需每周随访,根据随访情况调整矫治时间。随访时应打开带孔前盖观察皮肤色泽、有无相关并发症,拍照记录,卸除装置时拍照、评估效果、记录并发症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儿治疗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患儿治疗天数14-56d,平均治疗天数(37.64±10.29)d。20名患儿中发生皮肤溃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經停用矫治器与外用药治疗后皮肤溃烂得到治愈,能继续完成
矫治。所有患儿经矫正后耳廓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耳是人体重要器官,耳廓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听力障碍,不利于语言能力正常发育。外观异常可能会导致与同龄人接触产生障碍,造成心理创伤。新生儿耳廓畸形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或者这两种因素互相作用导致。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对6岁左右的儿童进行耳廓重建、附耳切除及招风耳的矫正,需切开周围组织,风险较大,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治疗产生的费用高,且耳廓难以恢复到正常形态。
耳廓畸形无创矫正项目主要针对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0-6个月患儿的非侵入式治疗,患儿年龄最好不超过3个月,出生时间在0-21天效果最佳。研究证明新生儿体内循环系统中含有大量的产妇雌激素,能增加软骨中透明质酸的浓度,提高软骨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这种激素在出生后72小时内达到峰值,出生后6周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后软骨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明显降低[2]。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提出了非手术治疗矫正耳廓畸形。利用新生儿软骨特性对畸形耳廓进行力学矫正,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最初条件有限,提出了外科胶带或绷带、可塑性合成+胶带或绷带、丝状夹板+胶带或绷带这三种方式,但这些方法操作较为复杂,使用时易脱落,矫正效果有限。爱韦尔幼儿耳矫正系统结合了上述三种方法的优势,有效降低了畸形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制作耳模时选取塑性力强、非刺激性、延展性较好、价格适中的材料,既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降低经济负担。爱韦尔适用范围广,对招风耳、垂耳、猿耳、杯状耳、耳轮脚横凸、耳轮畸形和混合畸形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矫正用耳模型应在出生后2-7天开始佩戴,矫正时长需结合年龄、耳畸形类型、耳软骨与软硬程度、治疗过程及家长配合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通常出生时间低于一周的,矫正时长不超过2周,出生1-6周的,矫正时长不超过4周,出生大于6周的,应适当延长矫正时间,可长达8周。本文通过对20例耳廓畸形新生儿使用爱韦尔耳廓矫形器进行矫正,观察其结果,发现这种治疗方式有助于减少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在黄莉丽[3]等人的研究中也证明,对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采用无创矫正技术,治疗效果较好,且年龄越小需要治疗的时间越短,效果越好。矫正新生儿耳廓畸形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判断耳廓畸形的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由于新生儿耳变形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可在出生后等待5-7天,对之后不能自愈的患儿进行治疗。就诊时间太晚会导致软骨延展性和塑形性下降,治疗效果不佳,治疗过程中易对周围皮肤造成损伤。对于部分耳廓畸形需要分阶段治疗,以免治疗时模具脱落或引发皮肤溃烂等并发症。术前还应对家长普及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疗方法,能达到的效果等。还应讲解耳矫正器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提高家长的配合度,有利于预后。同时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在做新生儿听力筛查时能及时判断是否有异常,避免漏诊耽误治疗时机。诊断后给予家长专业化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降低对后续生活的影响。若矫正无效或后续复发的耳廓畸形患儿,应采用学龄前手术治疗。
综上,使用无创矫正技术对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耳廓畸形矫正效果较好,治疗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徐伟力,周玥,蒋宙男,等.不同时机无创矫正先天性耳郭畸形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2,28(02):119-122.
曾毕,王智楠.新生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无创矫正后的随访结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35(01):59-61.
黄莉丽,韩瑞珠,李磊磊.无创矫正技术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效果及安全性[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2,56(01):64-67.C3B89491-0B7C-408B-B38B-D9E657C0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