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慧雅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2022-06-11程慧萍
程慧萍
摘 要:慧雅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渐在各大中小学院校得到广泛应用,但随之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与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慧雅课堂的内涵与核心要素,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慧雅课堂的思路,并重点探讨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慧雅课堂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小学数学;慧雅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4-0087-03
Analy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uiya
classroom teaching
CHENG Huiping ( The Second Primary School of Dongguan Street, Jiuqua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Huiya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has gradually been widely use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ut it has also encountered some resistance and problem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ore elements of Huiya classroom,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realizing Huiya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Huiya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uiya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慧雅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渗透进各级中小学院校。所谓“慧雅”,其本质在于通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融入慧雅文化,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拔高学生的思想高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可“行雅”而“生慧”。
1.慧雅课堂的内涵解读
“慧”是指个体具备的智慧,具体表现为科学的、灵活的、巧妙的思维方式;“雅”是指个体具备的高尚、优雅、规范的行为作风与个人修养。而“慧雅”,则是要求个体通过内外兼修,实现思维方式与个人修养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个体的整体素质。由此可知,所谓的慧雅课堂,则是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方式与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构建科学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从而塑造“行雅”而“生慧”的优秀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
2.慧雅课堂的理论基础
慧雅课堂这一教学理念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理论。
(1)基础教育理论的支撑
第一,发现学习理论。该理论由著名心理学专家布鲁纳(Bruner,J.)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所谓“发现学习”,就是授课教师不应当将教学内容或问题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应当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线索与事实,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发现的学习过程,并最终能够独立总结出结论、发現事物的规律或是解出问题的答案。这一种通过探索、发现实现学习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让学生“生慧”。
第二,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由心理学家布卢姆(B. S. Bloom)于1968年在其独立编著的《掌握学习》一书中首次提出,“掌握学习”顾名思义,是要求教师在教授一项新的教学内容之前,应当确保全班几乎所有学生均以对过去所学的全部知识已熟练掌握了80%~90%左右。
第三,情境学习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研究人士让·莱夫(Jean Lave)与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于20世纪末提出,简单来说,该理论是指学生要学习何种理论知识或技能,就应当放置在对应的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学习,即“用在哪、就在哪学”。这也要求任课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搭建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行知先生毕生都奋斗于教育最前线,并废寝忘食,不断思索我国教育事业的新方向与新思路,他的一生实现了教育工作的“知行合一”。因此,先生后来陆续形成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无疑为“慧雅课堂”教育理念注入了“求真务实”的良性品质与精神。
(2)当代教学理论的支撑
第一,动式教学理论。该理论是指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各自特点,通过一系列外显式的认知活动,如分小组讨论、课堂游戏等形式,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与专注度,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效。活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从而实现“行雅”而“生慧”的学习过程。
第二,课程改革理论。新课标的出台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应当符合实际生活、社会发展、数学学科需要,并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
上述理论均强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兼顾学生的“知”与“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也为慧雅课堂教学实现“行雅”而“生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3.小学数学慧雅课堂教学的价值追寻
(1)教师的价值追寻
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慧雅课堂,小学数学慧雅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为了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探求学生教学本源,提升学生的数学技能与理论知识。慧雅课堂要求任课教师能够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中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行雅”而“生慧”。
(2)学生的价值追寻
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慧雅课堂,则需要思考学生在慧雅课堂中其学习过程与结果存在哪些变化与改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慧雅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从而发现数学现象或问题结论的“过程”,旨在实现培养学生“慧雅”品质的“结果”。拥有“慧雅”品质的学生,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心灵手巧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切实做到“行雅”而“生慧”。
(3)课堂价值的追寻
从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看待慧雅课堂可以发现,慧雅课堂能够实现教学成果展示、学生合作意识与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知识的内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并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
4.构建慧雅课堂的核心要素
(1)求真
数学是一门对于严谨性要求极高的科学类学科,求真务实这一品质是数学科学的研究方式与基本素养之一。而通过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构建慧雅课堂,可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对数学结果、过程的猜想与求证,从而培养学生以探索学生本质规律为目标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断接近数学奥秘与本质。在数学学科中,答案可以是多元化的,通过推进慧雅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努力求真务实、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探索精神,为学生指明科学研究与探索的正确路径。
(2)尚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学科的慧雅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学生积累宝贵的数学实践经历,让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主动、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资料的挖掘,从而切实地解决问题,并让学生通过不断重复问题的发现、思考、探索、解决过程,启迪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式与思辨性思维模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创新
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个体基于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与人生经验,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进行知识架构创新、重组与再建的过程。而数学学科的慧雅课堂教学模式则使得数学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创新现有课程,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思维能力的创新。
5.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慧雅课堂的思路
(1)量力而行
在构建小学数学学科的慧雅课堂时,应当保证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是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的,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应当是相适应的。
(2)科学化设计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学科的慧雅课堂强调“质重于量”的教学模式,旨在保证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开展慧雅课堂的教学活动时,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重质轻量的设计原则,坚持精准化教学,不断优化数学课程设计,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
(3)彰显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学科的慧雅课堂同样重视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培养与挖掘,旨在让学生通过接受生动化的趣味教学,形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后续的发展打好基础。
6.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慧雅课堂的具体措施
(1)强化预习环节,开展预习成果展示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而言,所有新的知识均是以过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因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预习环节,可在每节课程开始前,预留几分钟时间作为预习展示时间。教师应事先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新课程的预习,并在展示时间内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这一举措可实现预习环节与课堂内容的衔接度与契合度,提升学生对该堂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在预习展示活动中,教学在每一堂课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在3—5分钟的时间内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自由、灵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与方式展示课程预习成果。教师可适度让学生家长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在保证学生活动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使家长充分发挥辅助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归纳、整理与呈现。
(2)强化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有力手段。因此,教师在构建构建小学数学学科的慧雅课堂时,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合作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搭建学生合作环节,可将有限的数学课堂转变为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思考的无限空间。这里的合作建立在学生自学内容的基础上,旨在实现学生各学习小组之间与小组内部顺畅、有效的合作与沟通,具体设计方案如下:首先,学生应当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课程内容,发现并总结出目前自身不能解决的难题;其次,由学习小组的组长牵头,组织组员开展数学难题的组内探讨,努力找出各个难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持续处于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状态中,通过各组员之间不断地交流与沟通,使得学生个体之间的解题思路的相互碰撞、激荡,实现学生之间共同合作、相互学习与扬长避短的良性学习过程。
(3)梳理知识结构,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
在实现自主预习与小组沟通交流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应该已经对该堂课程的数学知识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尚有少数学生存在知识掌握不牢、部分知识点不了解的问题,慧雅课堂旨在实现全面化的因材施教,因此任课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全体学生各自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知识的再次梳理与宣讲,从而在提升学生知识掌握度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化。所谓知识的内化,是指个体在具备一定知识、技能与学习态度的基础上,过去已掌握的知识会对新学的知识形成的良性影响。教师应当引导、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对比、归纳,从而让学生找到各个知识点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或共有特性,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
(4)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衔接,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论证。要构建小学数学科学的慧雅课堂,实践环节必不可少。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知识的实践环节,能够进一步巩固、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为例,首先,教师在确保全体学生已深刻掌握多边形面积公式与规律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论证过程的回溯,让学生探讨这一过程所用到的调查研究的方式有哪些,从而让学生总结出“观察→对比→设想→验证”这一基本的科学研究模式;随后,任课教师可向学生简单讲述该课程中所涉及的皮克公式,并向学生介绍皮克公式在现实生活的实际用途,如用多边形将北京五环内地图括起来可利用皮克公式能否计算出其大致面积,并将之设计为课外拓展题目,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衔接,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工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慧雅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彰显,在此背景下,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构建数学慧雅课堂,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科学性与趣味性,强化预习环节,开展预习成果展示,强化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梳理知识结构、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并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衔接,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慧雅课堂的构建,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九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柳玉忠.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试题与研究,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