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2022-06-11吴小燕
吴小燕
摘 要:为提升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效果,文章就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和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分析了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探讨了应急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应急管理措施,包括构建完善应急管理预防机制;完善应急管理处置机制;健全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构建宣传机制;健全应急管理评价及防控机制,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3-0019-04
近年来,高职院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在发展中仍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会对院校内的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还会影响到日常管理运行及安全等方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职业中毒、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等,一旦发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由于院校中的师生较集中,院内空间有限,若是缺乏预防及管理意识,就会威胁到教师及学生的安全及身体健康。
对此,高职院校应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程度,制定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以便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高职院校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事件的发展,减少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然发生,导致或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健康严重受损的重大传染病疫病、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依据危害度、事件性质、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分成四级,分别是一般事件、较大事件、重大事件及特别重大事件。
二、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一)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
1. 传染病突发事件
当前高职院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传染病蔓延扩散的风险也较大。由于学生学习及生活均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如果一名学生患上感染性疾病,很容易传感给其他人,如同寝室、同班级的人,进而继续扩散,在全校范围内暴发。一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及直接接触,一旦感染性腹泻、结核病、登革热、水痘等,尤其是活动性结核病,传染性较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传染病,就会让传染继续扩散和发展[1]。
2.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近年来,时常出现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问题,这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学生在院校内学习以及生活,很多人会在食堂吃饭,若是食用了感染病毒微生物的东西,就会产生感染性腹泻的情况,甚至是食物中毒。学生不仅会在院校中的食堂吃饭,为了方便还会从网上点外卖,若是一位学生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是食物没有完全加热、未加热,都可能产生感染性腹泻或中毒的问题。外卖安全也因此变成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高职院校应引起重视。
3. 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较多,不仅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各种灾害如台风、地震及洪涝等,都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伤害,或是引发传染病。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第一,突发性增强。当前院校和外界的联系及往来更多,院校中有很多的教师和学生,人流密度较大,容易产生传染性流行疾病。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也就是不可预见性,每次事件出现都有这一特征,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源查找的难度较大,比较隐匿,发展速度较快,完全无法预知[2]。对此,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应急机制,对应急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
第二,危害性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导致的破坏性及威胁性较强,如果暴发波及很多人,不仅会影响院校内部的人员,还会扩散到周边及院校,严重的话,会导致全国范围内的暴发。会对高职院校的运行及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不仅会威胁到人、财和物的安全,还会限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给安全管理造成消极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思想及心理,产生严重的恐慌,不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社会关注性提升。如果院校中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会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也会聚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社会监督意识日益提升,一旦产生和爆发卫生事件,就会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变成新闻媒体、政府官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关注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推动了有关政策条文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为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预防和管理等提供依据。
第四,事件多元性[3]。当前国内职业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高职院校中有很多因素会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院校中的公共事件产生频率不断提升。引发事件的起源较多,产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也较多,如食品卫生、传染性疾病流行及爆发、交通事故、水污染、意外伤害事故、环境污染等,对学校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很多高职院校并未设置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常设机构,可以做好日常的储备工作,快速地做出应急反应,及时发布有关的应急信息,协调院校及职能部门落实好应急管理工作,让整个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发展成功能健全、职能清楚、运行效率较高、处理结果较为理想的系统。高职院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般会设置临时机构,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危机解除之后就会解散。对于高职院校内产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时机构无法有效应对,在工作中呈现出较多的问题,如无法有效组织院校内的力量及号召校外有关组织机构,导致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工作中应用的方法及方案都是临时制订的,甚至是结合情况采取措施,没有完善的应对方案,很难确保处理效果;机构中的人员大多是临时的,在专业性方面存在不足;没有制度及法律提供支持。10F2CDE7-C96E-4377-814A-84D5E8517C8A
(二)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足
首先,高职院校中的应急管理人员中很多并非专业的,一般都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的,没有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临时人员及工作内容、职责都是临时的,无法经常性地开展危机管理事件方面的研究工作,没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利于危机管理措施的优化。其次,应急人才数量较少[4]。应急管理有关人员,如事件的风险评估人员、监测预警、恢复及重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限制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应急管理的整体效果。最后,应急管理人才结构不完善,综合型高水平人才较少,应急专业技术人才更少;基层应急行政管理以及素质水平较高的管理人才有限,限制了工作的开展及开展效果。
(三)预防监测机制不足
预防监测机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并未形成合力,一些部门对预防监测工作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很多教职工人员的观念存在偏差,觉得应急管理与自己无关,导致产生工作职责模糊、措施不合理,甚至相互推诿等问题;缺乏健全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途径不畅通,无法及时反映问题解决的相关内容,如方法、思路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初期,预防沟通较为滞后,容易传播谣言,导致学生的心理受到消极影响;应对能力培训以及演练活动不到位,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教师和学生不知如何处理,导致局面变得无序;针对预防监测的重要部门监测工作落实情况并未进行有效的检查及监督,使得监测工作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未能将责任具体到人及单位,没有发挥出高职院校管理层的作用,影响了工作效果。
四、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原则
第一,坚持以预防为主,全面提升所有院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的风险意识,严谨、有效地执行相关预防措施,针对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深入、全面地进行分析,做好预警工作,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应急体系现代化的重点就是要构建健全的早期预防及预警体系,从之前的及时应急管理体系朝着应急风险治理预防预警体系发展,相关人员需要引起重视,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坚持对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和优化,做好准备工作,采取精细的方法及策略,始终保持警惕,以预防为主,依照法律法规定位,保障高职院校内所有人员的安全。第二,依照法律法规定位,分级负责。基于高职院校的统一指导,依据有关规定,对应急体系实施优化,构建标准、完善的应急处理工作机制,明确定位各级岗位,让各个岗位及人员清楚工作职责及内容,对突发及可能产生的事件进行快速反应,落实相关的工作,包括监测、报告及处理[5]。第三,依靠科学,强化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及科学性,要尊重及应用科学,加强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如疾病防控及卫生监督等,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活动,提升相关人员的应对能力,为有效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五、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应急管理预防机制
首先,建立常设中枢机构,专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高职院校需要单独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促进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清楚规定主要领导责任,依据平战结合、协调指挥原则,如果事件步入应急预案中提到的各个等级状态,就要启动应急预案,事件处置中心领导小组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校长负责指挥,协调校园的所有工作资源,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最后,强化预防监测管理工作。高职院校需要对这一机制进行完善,依据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安排,构建自下而上、特事特办的层级上报及处理机制,促进监测以及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进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尽早应对,将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完善应急管理处置机制
该机制立足于工作的处置环节,第一,全面分析信息,启动应急管理处置预案。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之后,利用多样化的技术工具,预测潜在风险,进而第一时间识别及发现危害,合理地做出判断。如果产生事故,要快速组织落实相关的工作,包括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地对事件有关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向上级部门报告具体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态发展;高效地评估事件的各方面情况,如影响范围、变动趋势、级别类型、紧迫性、严重性,实施信息通报;启动正式应急机构,发挥出其职责。第二,进行预警,竭尽所能地应对。及时告知院校中的教师及学生,公布事态的情况,让师生能够做好准备;快速通知应急管理部门,开始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步入应急状态。启动预案之后,机构要积极进行指挥,统筹协调相关的工作及资源,做好部署工作,结合专业人士对于事故的判断,有效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实践。
(三)完善保障机制
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就要从不同的方面加强保障,构建健全保障机制。首先,资金保障,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属于高职院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院校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落实相关工作,院校需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并且逐年都要提高经费,构建有效的管理及处置机制,清楚规定院校的责任,确保责任具体到人,提升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其次,物资保障,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项物资,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提升应急响应以及保障,依据已有的物资储备及管理机制,构建有效的物资保障机制,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依据高职院校及应急工作要求,考虑已有资源应用情况,如资金、人力、技术,结合突发事件特点,划分类型制定应急物资的储备目录,财政部门提供资金购置储备物资,交由院校建设和维护部门执行[6]。最后,队伍保障,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关系到工作的开展效率及质量,高职院校應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提升应急管理人员整体的专业水平,科学合理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为了促进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可构建专家数据库和专业人才库;有效运用已有的人力资源,制定明确的职责要求,确保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内容,有效地落实工作。构建准入标准,提高准入门槛,确保人员的专业性;促进人才培训、规划、人力管理的结合,形成有机整体;构建有效的培训机制,积极地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把应急管理培训加入有关职能部门日常培训中,逐渐对培训对象范围进行拓展。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给普通管理人员宣传有关的常识,提高其应急处置水平。10F2CDE7-C96E-4377-814A-84D5E8517C8A
(四)构建应急管理宣传机制
首先,准确地发布信息,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时查看突发事件信息,院校应自觉发布有关情况及防治的信息,避免出现传播谣言的问题,引导教师及学生保持平常心态,以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其次,强化有关预防知识的宣教工作,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高职院校除了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之外,还要结合季节情况组织宣讲及培训工作,当出现突发事件后,要及时进行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师生提升对于事件的认知水平,消除不良情绪,树立较强的防范意识,掌握防范的方法[7]。最后,及时向学生及媒体通报问题。如果高职院校产生突发事件,院校应第一时间对于社会及师生关注的问题做出解答,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有效地引导校内的所有人员,缓解及消除人员的紧张及恐惧感,确保院校能够稳定运行,有序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五)构建健全评价和防控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应自觉配合相关部门如公安部门、卫生部门,的调查工作,依据要求提供真实的信息、材料及样品,执行卫生教育部门提出的相关措施,对引发事件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归纳其产生原因以及处理过程。其次,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措施,避免再产生类似的事件。
六、结语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对于高职院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及运行具有消极影响,不利于教师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对此,高职院校应引起重视,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高职院校各部门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构建应急机制,并坚持对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充分發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晓靖. 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及管理的对策分析[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34-37.
[2] 黄全华,李阳阳. 研究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5):189-191.
[3] 王茜. 新疆高职院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辅导员应急管理能力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7):67-68.
[4] 黄妃. 多校区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探析[J]. 改革与开放,2020(19):64-67+79.
[5] 徐勇. 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思考[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8):1121-1123.
[6] 张红,刘超. 我国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以部分“双一流”高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法为例[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06):84-93.
[7] 陈琼秋,郑天翔.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4): 277-278.
(荐稿人:杨乐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10F2CDE7-C96E-4377-814A-84D5E8517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