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及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路径研究

2022-06-11张如画万其迎

科技风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双创

张如画 万其迎

摘 要:“双创”背景下,我国各院校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将“双创”教育融合在职业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中,不断调整各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资源、完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以及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以及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路径进行分析,发挥“双创”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双创”;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结构调整;资源整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指的是联合各地高校与我国各地企业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1]。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各院校逐渐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教育融合在高校的日常教育培养工作中,致力于培养出新时期兼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利用“双创”理念的教学优势和应用价值,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以及教育资源的整合,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1 “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以及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

1.1 推动“双创”职业教育学科的融合发展

“双创”理念融入现代高校日常教学已经衍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环节,虽然已经初具雏形,但是仍然没有创立出一门独立的相关学科门类,通常,双创教育课程普遍包括在经济学、管理学相关学科之中[2]。“双创”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涉及高校经济学科发展、主体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等。因此,高校应该在遵循双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整合相关双创资源和现代技术优势,实现跨专业学科间相互协同开展的创新研究。高校“双创”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职业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刻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与专业能力。根据各专业不同的实践教育课程将“双创”理念进行思想观念、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的内在整合与促进,不断提高与其他学科的双向融合性与发展。

1.2 满足共建、共享、共赢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

“双创”教育理念相对目前的国内教育本体来说更具普遍性、分散性。目前,双创教育理论在我国高校教学过程中的综合管理意识仍然比较淡薄,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程序,容易使高校双创教育资源经常出现教学资源浪费问题,导致高校有时处于理论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双创实践教育资源缺失的状态。此外,通过高校“双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实验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实现网络双创相关教育资源共享便利化;此外,通过与相关政府、社会教育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的通力合作,有效完善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在满足高校推动双创理念融入日常教育过程中,整合相关教育机构、企业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现实需求,进而实现双创教育机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利益,大幅度提升以不断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2 “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策略分析

2.1 以政策保障为抓手,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地位

要提高和强化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地位,促进教师身份在职业教育结构改革中的认同度。其一,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凸显职业教育教师的独特性,认定内容应包含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相关知识,认定方式应突出实践考核,并将兼职教师纳入认定范围,在教师资格证融通性方面应该有新的思考[3]。其二,从国家政策层面建立统一的“双创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认定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障“双创型”教师队伍质量,有利于确立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建立和完善“双创型”教师认定办法与标准,明确认定内容、认定等级以及认定管理办法等。其三,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要根据引进教师的学历、职称、职业技能等分类,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倾斜,包括薪酬、职称评定、住房补贴等方面,还要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给予支持。

2.2 对创新、创业渠道进行拓宽

为保障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工作的合法性,确保将双创实践资源与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融合到一起,从而凸显现代教育产业的特色与优势,学校的有关行政部门也要积极推进系统化监管制度。为学生进一步内化相关理论知识提供扎实的基础,并形成富有实效性的教学框架。此外,院校也可以主动引入创业成功人士或者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让学生们学习他们的双创实践经验。比如有旅游娱乐项目、新兴传媒项目和网络技术等。同时,为切实促进双创教学的均衡化发展,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确保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与实施规划更加契合现实需要,学校应当委托资深行业人士结合具体情况针对双创市场动态做出深入阐述。

此外,双创渠道的拓宽还可以促进学校管理体系架构的全面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项目创造出良性的发展环境,并建立更加贴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产业园区。形成了完善的协作管理机制,针对高校学生的基本状况,积极开展多渠道化管理,有效推動了职业教育双创新计划的培育工作进程[4]。与此同时,也为给学校创新创业培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夯实了基石,进一步完善了管控工作流程,提升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院校可以扶植对应的创业俱乐部或者是创业社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不同的科研活动项目、竞赛中,以保证职业教育工作得以全面落实,从根本上培养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搭建良好的校内和校外合作的平台,提高学生创业团队的积极性,真正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取自我成长。

3 “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路径分析

3.1 提高辅助性工作水平

3.1.1 政策扶持

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积极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资金扶持,为加快推进教育工作绩效进程、提高教育工作服务质量、增强课程管理质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比如,有关教育部门可积极制定统一的优质教育资源课程规范,让各大高校在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各环节做到有规可循;高校还应该积极加强优质教学资源方面的政策扶持倾斜与资金扶持,鼓励高校积极打造一批精品高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推动高校学生利用优质高等教学教育资源进行创业,将共享与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机制纳入高校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从教育政策上为我国高校发展指明方向等。比如,深化政府财政资金整合支持,从完善财政税收干预政策角度考虑职业教育出发点,为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高校协同办学创新发展提供充足财政资金,通过调整相关税收政策,增加支持校企引入合作企业积极性,为加快实现高校产学融合并进、教学技术资源共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1.2 技术支持

数字化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者们还应合理充分融入高校大数据等新技术、云计算等新技术、人工智能等,着力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综合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务使用上的便捷性,使其更加深受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应用者的广泛青睐。以高校云计算等新技术平台为例,数字化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可基于平台技术,建设一个涵盖教育共享资源服务层、平台管理服务层、基础教育设施服务层的多个高层级教育共享资源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利用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资源共享的低成本和可节约利用优势[5]。当然,为一步提高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利用效率,搭建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时还更应该考虑加入教育信息资源筛选与数据检索等新技术。

3.2 整合职业教育教学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3.2.1 完善教育体系,规划双创教学

成立相关的双创职业教育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保障双创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切实基础。高校应该结合学校拥有的双创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系统化地将学校人才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团委、学院等校内相关部门联动起来,建立现代高校双创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室。此类校内双创职业教育专门机构的发展还需要统筹高校现有创新、创业在学生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双创教学资源以及实践课程应该做到明确分工、通力合作,以期营造双创理念培养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氛围,实现高校创新驱动创业人才教育工作一体化[6]。此外,高校在建立双创职业教育相关教育机构外,还需要加快完善校内多职能部门跨专业协作的多项育人工作,高校就业方向的领导也应该积极探索双创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的教学方法,积极宣传创新、创业对于高校学生进入未来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双创职业教育培养工作体制,使高校人才教育的工作效率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3.2.2 整合双创师资,执行定期考核

职业教育教师是学生在接受双创学习过程中思维与探索的主要引导者,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崭新领域的认知启蒙阶段,教师的个人素养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受教育感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去单纯的“教师培训”和“特设企业参教专员”的教学模式都各有短板,因此,学校可以基于此基础的优点,将之整合,并启用与校内外的专业师资互动合作教学模式。高校职业教育教师注重于理论知识教学上的指导,而企业参教员工则可以定期参与并拓展学校课程中未曾涉及的知识。此种情况下,参教人员可从职业教育补充教学与教材编写的合作中逐渐了解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特点,同时也对教师们的教学风格进行了考察,并帮其筛去不适应于院校教育的言辞与思想。而为了防止实际教师双创课题教育實效性的不足,学校企业也将于每年设立了数项可供师生共同参加的试验项目,把学生的切实创新、创业需求放置于教学实际工作一线,让其逐步摆脱了虚拟演练的固定思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重新感受创新创业工作的艰难,并总结经验,进行自身双创水平的提高。

3.2.3 遵循求同存异,明晰发展导向

当代职业教育讲究多元化发展,基于双创思维这一教学内容,在各个专业、学校所呈现出的发展倾向和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学校应该更多注意并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点,从教育思想引导阶段开始,根据在双创背景下提出的阶段性培养规划逐步增添了多项职业教育学生发展导向,以明确其差异,做到求同存异,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给予了一定助力[7]。部分学生已展现出双创思想的延展优势,对当下的社会市场行情剖析透彻,在创新执行的实操方面绩效颇丰。但在此基础上,学生原有的统一发展水平高度仍须保持,而学校在此类领域突出发展也需保持其独特高度,学校也可以兴趣小组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发挥创业、创新专长,利用课程小测多种形式时刻检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2.4 构建“四位一体”双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以“四位一体”为高素质人才养成的课程引导,进行高等院校双创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拓展课、创新型创业课及实务课贯通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训优化中。现代高等学校“四位一体”的双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双创人才培养功能定位,扩充各院校、多学科的双重创新教育融合课程体系[8]。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的进步应该立足于校企合作的综合平台,通过系统设置的双创课堂培训,与企业家、创业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的联合辅导,并通过双创计划的实践应用等,通过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双创实验班,以人才培养更高层次、实用型的创新创业人才,使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的监督下,逐步成长为创业精神意识与创业能力并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相关行业进步的优秀人才。

结语

“双创”教育理念在我国职业教育的系统化整合以及促进我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现代高校应该更加把重视双创教育理念融入我国学生日常教学过程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双创职业教育学习环境,同时也有助于现代高校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发展变化,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怡,王波,吕橄.大学生双创背景下开展商务英语教育的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214215.

[2]胡烨丹,陈正江,王玉龙.“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1):6366.

[3]林盟初.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1(3):2530.

[4]苏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8):9396.

[5]张文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J].中国高新科技,2020(24):123125.

[6]宋杰光,陈林,向芸.产教融合下双创教育的优化路径研究[J].华东纸业,2021,51(06):147149.

[7]杨恒,王渤,陈柯柯.资源整合共享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分析[J].高教论坛,2018(3):102105.

[8]高群.资源整合共享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J].人力资源,2020(8):117.

课题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科研规划项目,2020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0年度科研课题,项目名称: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及内涵提升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B0879

作者简介:张如画(1973—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万其迎(1999— ),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双创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