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常刮“乡愁风”
2022-06-10
◇话题◇
视频《我是云南的》出圈
故事
网络神曲年年有,不久前又推陈出新了——魔性洗脑视频《我是云南的》正在各社交平台扩散。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作阿南(音),青蛙叫作欧巴(音)……”博主戴着银饰耳环,用魔性十足的方言唱着节奏感极强的歌词,随着说唱鼓点,让网友十分“上头”。很多网友也对怒江之美充满好奇,有人说,这首歌给怒江省了一大笔广告费。还有人说,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去怒江旅游。
“我是江苏的,江苏无锡的……”“我是四川的,四川成都的……”全国各地网友按捺不住,随即出现了一大批效仿者,用自己的方言改编了歌词,同样以方言喊麦的方式“比拼”起家乡特色。
这些年,方言文化借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载体,总能在网络上刮起“乡愁风”,吸引网友自发加入家乡话题讨论,变成“家乡推广大使”。2021年也有土味视频曾出过爆梗“山東菏泽曹县666”和“甘肃不大,创造神话”。除了短视频平台,影视、综艺节目也是方言文化传播的载体。还记得爆款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将两支来自广东的方言乐队推到了台前,“九连真人”和“五条人”带火了客家话和福佬话,他们将方言融于歌词之中,唤起听者对家乡记忆的自我想象。
→ 写作范例 ←
乡愁是中国人普遍的情感,这很容易引起集体共鸣,因此才有那么多网友加入了这场为家乡“上分”的大战。方言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文化基因密码,它的背后是人和故土。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深深镌刻着独有的地域色彩,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走向,是民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体现,具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历史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
所以说,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在《我是云南的》等短视频刷屏时,值得多维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