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新策略
——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个案考察
2022-06-10李凯强
李凯强
(福建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一、研究背景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东盟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截至2021 年11 月,中国政府已与141 个国家和32 个国际组织签署200 余份政府间合作协议[1],“一带一路”贸易额指数达到189.38①,创历史新高。“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的成绩斐然,中国用实际行动逐步推进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建设。在此大背景下,“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成为近几年对外传播中的重要议题,“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也借此机遇快速发展,各电视台和视频制作机构所制作播出的该题材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湖南卫视联合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制作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一季、第二季和第三季先后于2018 年3 月、2018 年8 月、2019 年4 月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 同步播出,纪录片中所讲述的青春故事在年轻受众中引发广泛关注,新华网、央广网等核心矩阵媒体纷纷发文评论。《我的青春在丝路》所讲述的故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展示,在年轻化表达中又不失厚重,“一带一路”像一扇门推开了故事中主人公眼前的世界,也将观者的目光引向岁月流转的昭昭丝路之中。本文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个案,考察“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年轻化创新策略,探讨《我的青春在丝路》中富有青春色彩的故事编码机制和创作美学对于丝路文化和“一带一路”理念的传播效果,论述在地化丝路纪实影像给予受众的价值耦合与文化认同。
二、聚焦“青春”:基于人文精神的年轻化故事编码机制
如同“丝绸之路”的概念一样,反映中华文明崛起和以丝路沿线各国东西方文明交流互动为精神内核的纪录片早已存在,并不断发展[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在近年所创作的《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等“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从历时与共时的双重维度关照了“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丝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与当下,增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互融互通。而《我的青春在丝路》与以往“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故事编码机制有所不同,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工程中的具体单一个体为意义输出对象,通过年轻的叙事主体、年轻的叙事手段、年轻的传播方式,在叙事内外呼应了“青春”母题,让丝路中的普通个体传递新时代的主流价值,兼具历史反思性和文化说服力,激发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全新的审美体验与文化价值。
(一)宏观叙事框架中的微观切口
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开播三季共计29集,与其他“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相比,该纪录片对于叙事主体的选择则是在宏观叙事框架中选取微观视角,即压缩了纪录片叙事的空间跨度,每一集聚焦于一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工程组中工作的普通年轻人作为该集的叙事主体,着重挖掘该叙事主体的丝路故事与个体情感。该片总导演傅卓在发布会上谈道:“想体现大主题时,反而需要从最小层面着手。”[3]《我的青春在丝路》的整体叙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大框架,对隽永绵长的丝路进行放大,如显微镜般探照单一主体,使得宏大雄伟的“一带一路”倡议在片中有了微观的切入口和接地气且具体的落脚点。影片不仅展现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工作的百万中国青年人年轻、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更表现了这些年轻人在异国他乡与外国“老铁”们结下的深厚情谊。《我的青春在丝路》的叙述主体年龄普遍在25岁—35 岁之间,在农业、工业、制造业、医疗等领域工作,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不惧条件之艰苦,帮助他国人民提升生活质量,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对口支援国家建设,通过对多个叙事主体个人故事的记录与讲述,将他们“逐梦丝路”的远大理想娓娓道来,使影片富有极强的时代活力与青春气息。影片通过关照个体梦想的方式反映大国担当,让“一带一路”故事寻到了在纪录片媒介中落地生根的年轻化讲述方法。《马达加斯加:狙击麻疹》一集中的主人公张广军是第22 批甘肃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中的一员,在极度贫困、缺医少药的马达加斯加,麻疹的发病率在儿童中常年居高不下,家庭的普遍贫困常常让患病儿童无法得到救治。张广军积极联系中国援马医疗队总部调配药品,深入疫情最为严重的西佛布提村为100 多位患病儿童义诊,劝说患病儿童前往医院进行免费救治,他用自己的专业、耐心展现了中国医生的医者仁心。而在《东帝汶:麝香猫的秘密》一集中,36 岁的咖啡贸易商人李满雄带领伊斯塔杜村村民在大山中寻找猫屎咖啡脱贫致富。该村村民的生活状况因为李满雄的到来有了极大改善:从他刚到东帝汶时吃不上米饭,到现在每人平均月收入800 人民币,李满雄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已经不仅仅是一名收购咖啡豆的商人,而是化身为当地人心目中的中国符号。他肩负着造福他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传承丝路文化的重要使命,也通过纪录片故事的讲述被羽化为万里丝路中万千中国青年奋进向上的文化符号。
影片通过对丝路、青春、奋斗者等多个意象的融合、对丝路沿线个体青春故事的叙述,其意义产生和输出形成了年轻化的故事编码逻辑,用丝路奋斗者的话语串联起每集的故事。如此叙事,使影片更具有生活气息和青春、活泼的氛围,让“一带一路”的宏大倡议不再被束之高阁、浮于表面,而是用正向同构的巧妙方式促使观众与叙事主体产生共情,使观众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益处和造福世界人民的广大愿景。
(二)对“青春”母题的青春表达
何谓“青春”?每一个人都能讲述出五彩斑斓的青春故事,而对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作者们,他们的青春故事则更加绚烂夺目。在《我的青春在丝路》中,“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数百个工程与援助项目被具化为有血有肉、生灵活现的一个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当“青春”母题与“一带一路”的时代语境相遇,丝路上的青春因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而分外感人。[4]《我的青春在丝路》不仅采用年轻化的故事编码机制,而且在每集的结尾处加入了工作者们对于“一带一路”事业和对于“青春”的看法,以此来作为对整集叙事主题的思想升华。就像《孟加拉的筑桥者》一集的主人公——28岁的帕德玛大桥项目部工程部部长潘洁所说,自己在来到孟加拉国之前对青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在孟加拉国坚守五年后,发觉青春虽然是瞬间的,但他的青春会随着他所建设的这座孟加拉“梦想之桥”变得永恒。
对于“青春”母题以采访的形式让主人公吐露心声,说出“一带一路”对于这些建设者、亲历者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使得整集的主题在结尾处有所升华,紧扣片名中的“青春”二字,而且更使“青春”故事的叙事由表及里,形成闭环,将每个个体的青春与新时代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命脉相联结,使个体、国家、共同体三个不同维度形成互动,相互勾连。此时对片中叙事主体故事的讲述就不仅仅是对工作者们个人丝路故事的描绘,而是描摹这些丝路青年们为实现丝路梦想共同洒下的青春和汗水,以此形成对“青春”母题文化符号的群像表达,更能让观众切身感受到这些浓缩为丝路缩影的青年们的社会价值。
三、打破壁垒:丝路精神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的有力实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产纪录片存在着与国际传播理念不匹配的境况,宏大的文化叙事话语和强烈的意识形态使得国产纪录片所包含的文本意义对外输出不畅。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介对纪录片产业和内容生产的影响,我国主流题材纪录片的传播语境发生改变,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对于我国主流题材纪录片的意义理解和文本解码已然存在“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甚至是“霍尔模式”中的“对抗性解读”(Confrontational Interpretation)现象。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传播和叙事内容构建应当转换创作理念,在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创作主题的同时,更要观照全球化语境与丝路精神接轨,积极探索我国与其他国家并行不悖的文化内容和当代价值,实现与传统“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所不同的年轻化、跨文化表达。
《我的青春在丝路》基于以往纪录片中的文化传播语态,更侧重表现丝路精神与人类共通情感,迸发出人性的强大力量。在地化丝路故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物质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价值同一性,能够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层面受众群体的审美心理和认知需求,实现了丝路精神的本地化探索,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受众的对抗性解读,是内容意义表达与文化传播的一次有力实践。
(一)丝路精神的本地化探索
纵观前些年我国所拍摄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多以表现丝绸之路的古今变化,展现丝路沿途经济、宗教、文化的变迁作为主要叙事内容。美国国际关系“新自由主义”学派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国家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5]《我的青春在丝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根本,实现了丝路精神的在地性探索和故事内容的本地化表达。在节目中,摄制组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包括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塞拉利昂等26 个国家进行拍摄,总行程超过200 万千米。影像表达的本地性并不是简单的“因地制宜”,而更要综合考虑不同国家在文化、社会、历史、经济、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特色。因此《我的青春在丝路》三季中的每一集不仅在不同国家和城市拍摄,而且每一集都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符码,着力表现我国丝路工作者与他国文化的和谐兼容。如此一来,纪录片所输出的文化意义就不仅只局限于关于丝路的古今变迁和当今发展,而且对不同国家的文化都有所涉及、有所呈现。例如每一集的片头都插入表现该国象征性地理环境和标志性建筑的综艺化剪辑短片,当地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的相关镜头和解说词段落也贯穿整集纪录片。不仅如此,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对我国丝路沿线工作人员关于“青春”的采访,还对工程项目组中的当地工作人员和当地民众进行采访。例如在《阿富汗:弹坑上的象牙塔》一集中,主人公李沛龙的任务是守住战火废墟下的喀布尔大学的重建施工地,而在该集的不同叙事段落分别采访了喀布尔大学的校长、副校长、教授和学生,让当地人吐露对于中国工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其中在本集结尾,校长法鲁基说:“‘一带一路’项目给阿中双方带来了更多合作机会,我们希望阿中两国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完成这个项目。阿富汗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帮助和支持,会一直感激你们。”让他人言说的叙事策略能够融合他者视角,形成双向话语构建,从外国友人的叙事话语中建立起他们所理解的“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涵和重要意义,用“一带一路”串联起我国与他国的文化语境,形塑全球化语境下丝路精神的在本地化情感。
(二)“共同体美学”表达策略消解对抗性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6]而纪录片的“共同体美学”表达策略,正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主流题材纪录片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条崭新路径,更是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避免自说自话、打破文化壁垒、消解对抗性解读的一条重要途径。《我的青春在丝路》的话语表达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之上,强调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共通情感和共同价值。昭昭丝路中的宏伟项目和数百万丝路沿线的工作者,在“共同体美学”的表达策略之下,浓缩为肩负国家使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与国家命运相联结,让普通人成为国家文化价值和形象构建的生产者,通过每位平凡丝路人的努力,共同实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一带一路”宏伟愿景。例如在《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治沙记》一集中,由于毛里塔尼亚滴水如油的缺水状况,研究员周娜为防沙苗圃中的植物打水时遭到了当地人的拒绝,理由是周娜不是毛里塔尼亚人,所以不能用毛里塔尼亚的水。但矛盾很快被化解了:周娜手下的毛里塔尼亚工人谢赫主动找到当地颇有声望的长者,请他出面劝说当地居民不要阻拦周娜打水。谢赫主动说:“这个项目是帮助治理毛里塔尼亚荒漠的,是中国政府的援助项目,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会帮助所有毛里塔尼亚人,对下一代很有用。”让当地人说出这样的话,铿锵有力。“用共通的传播符号和人类情感以及生动的叙事语言来形塑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核,实现了文明大国形象的柔性传播。”[7]再如《尼泊尔的诗和远方》一集中,渴望尽快开工的引水隧道项目经理胡天然与即将迎来尼泊尔盛大节日德赛节假期的尼泊尔工人们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两国文化的差异使得双方站在了对立面上,但任何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双方的坦诚和共同努力。胡天然在工人们休假前向当地工人表明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建成这条引水隧道对于当地乃至整个尼泊尔的重要意义。最终通过积极的协商,胡天然获得了当地工人的理解和支持,绝大多数尼泊尔工人主动放弃德赛节假期,留下来建设这条尼泊尔的生命隧道。而就在2020 年9 月3 日,这条由中企承建的尼泊尔巴瑞巴贝引水隧道工程项目提前竣工移交尼方。
《我的青春在丝路》从一个个参与丝路建设的个体出发,塑造出丝路奋进者的群体形象,通过站在跨文化传播立场之上的“共同体美学”表达策略,展现出中国工作者与丝路各国人民在物质精神活动上的价值同一性。“共同体美学”的表达策略不仅能够获得其他各国人民在文化意义上的共鸣和共情,同时也是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影像展示,将抽象的倡议和概念具象化,用纪实影像为观众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方法,更体现了“共商未来、共建梦想、共享繁荣”的丝路精神与大国担当。
四、价值耦合:澎湃丝路的动态影像表达
随着记录设备与摄制技术的不断革新,“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在近些年由格里尔逊式的“解说、画面、音乐”模式不断向外拓展,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首先,《我的青春在丝路》在体量上决定了其不像《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纪录片拥有跨越千年的宏大叙事视角和丝路史诗的壮阔描摹,每集10-20 分钟的时长,更类似当下时兴的微纪录片形式便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传播,也更符合年轻人媒介化、碎片化的观看习惯。在此基础上,《我的青春在丝路》配合其丰富的视听语言,从纪录片视听维度成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一次新奇尝试,在年轻受众群体中获得了广泛好评。由此,澎湃丝路中的动态纪实影像以耦合文化价值、契合传播逻辑的视听形式表现出来,赋予受众更加广袤的丝路想象。
该片在画面呈现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所拍摄的画面唯美、构图简洁,通过大量特写镜头的使用,营造出电影级别的精美画面。在每一集的开头,都会使用快速剪辑的处理方式,将展示性空镜头画面串联拼接,不仅对本集的环境信息进行整体展现,建立起叙事环境空间,同时放置到本集所要讲述的故事场景中的空镜头画面也增加了纪实故事的信息量。例如在《土耳其地铁进行曲》一集的开头,土耳其的城市风貌跃入眼帘,航拍镜头在空中掠过伊斯坦布尔的著名地标圣索菲亚大教堂,紧接着土耳其国旗、国民风貌以及热气球等景观快速闪过,让观众对接下来所要参与叙事的国家构建起整体的原初印象。在展示自然风光时,航拍镜头被大量使用,延展了故事叙述的符号空间:一望无垠的撒哈拉沙漠、郁郁葱葱的巴西雨林、海天浩渺的莫桑比克海岸线……(见图1)同时,《我的青春在丝路》的画面中使用年轻、活泼的综艺化风格进行呈现,加入小窗特效、分割画框、动画、模拟效果图、花字等特效,既不影响画面构图美观,又能够辅助故事叙事,增加画面信息量,灵动中又不失丝路的浑厚(见图2、图3、图4)。另外,制作者还会紧紧扣住国家政策话语,在叙事中恰如其分地加入关于“一带一路”的历史资料以及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相关影像资料,构建丝路过去与当下的变化,以丰富叙事时空跨度,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主流话语,扩大与受众的共同意义空间,增强纪录片叙事中主流话语对于丝路意义空间塑造的真实感与厚重感。其次,在音乐使用方面,《我的青春在丝路》会根据每一集所拍摄的不同国家来选择富有当地风情的民族音乐,作为贯穿整集的背景音乐整体风格,比如热情奔放的马达加斯加非洲音乐、带有狂欢节气息的巴西桑巴以及表现撒哈拉沙漠广袤神秘的音乐等等。每一集选择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使得该纪录片呈现出变化多样、风格各异的视听风格,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观看沉浸感,以音乐风格辅助叙事的推进。影像文化软传播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形式,在视听呈现上的多维度探索使得古老的丝绸之路显现出澎湃的盎然生机,造就了《我的青春在丝路》简洁唯美、内涵丰富、视角多元的视听效果,为观众塑造出负责干练的丝路奋进者形象和一个可触可感的新时代中国形象。
图1
图2
图3
图4
五、结语
美国历史学学者米华健在《丝绸之路》一书中写道:“丝绸之路或许是一个幻想,但我们依然渴望踏上那段征程。”[8]岁月流转,丝路的面貌几经变幻,人们内心的澎湃却从未消散,中国新时代的丝路青年们正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帮助沿线国家实现繁荣之梦想。对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来说,作为我国纪录片题材的重要一环,其使命不仅在于如实客观地对古今丝路的历史与文化以真实影像的方式进行呈现,更担负着推动各国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打破话语壁垒等重要任务。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便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媒介传播实践维度下的一轮缩影,作为“丝路精神”和中国梦的影像载体,该纪录片基于富有人文精神的“青春”编码和视听语言的融合创新,站在全球话语体系中探赜丝路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丰富了“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精神内核,使孤烟大漠、驼铃古道、汉唐风韵的古老丝路在21 世纪焕发出全新的青春气息,也为我国“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一带一路”网、上海航运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