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的设计

2022-06-10魏斯媛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4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美学用户

魏斯媛(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环境给人以环境沉浸感的技术,交互叙事则是在艺术领域新兴的词汇。因共有的同理性、交互性和群体性特征,VR、人机交互理念和叙事的结合得以融合生成新的美学——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相比国外,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较少。《现代美学体系》中提到“当代社会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发展,迫切要求产生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美学体系,即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其美学规律及核心原则并提出设计策略,以增进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在国内发展。

一、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的审美规律和美学特征

(一)审美规律

Chris Crawford 提出交互叙事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为内容表达,第二层为事件参与度,第三层为同步互动。文学领域的叙事美学体现情感和内涵以及非具象的表达方式,让用户自发对作品进行感受,极具人本主义。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即是将叙事美学融入虚拟现实交互而产生。综上,笔者分析总结出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的审美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角度,即为在感官上、架构上以及用户参与上的交互审美心理。

(二)美学特征

(1)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是结合了VR技术的人本主义美学,新媒体与用户思想、活动、习惯密切相关。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是跨领域交叉学科的融合,也体现在固有观念与新技术的交融。

(2)多领域学科的交叉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跨界技术需求增多,固有观念逐渐改变,多学科交叉已是一大趋势,很多学科对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也有了更多尝试。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的应用是对设计学和社会学科的结合,给用户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更好的审美体验。

(3)审美体验和意想的统一

Kluge 认为深刻的体验使各精神感官能不经过反省就领略到意义与价值,并予之欣赏,即进行审美体验和审美意想的统一。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打破时间局限性,并把用户的感触融入作品,使主客体融合为一体。

二、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的核心原则

Steve Jobs 说:“故事的重要性,是将技术与讲故事的技巧结合起来”。以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为例,搭建了涵盖线上线下活动的虚拟平台,3D视觉元素辅以实体仿真,调动用户视听触嗅觉等感官,实现多维度体验,360°全景虚拟现实技术将叙事美学实时融入虚拟场景,让用户由接收方变为参与方(如图1)。这种模式下,VR 技术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元素置于场景情节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感。VR 技术可以进行三维空间模拟,在沉浸式体验上有着天然优势,更贴近用户,使用户对叙事美学的接收方式产生了新的形式。可以明确的是,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是极具人本主义的美学。区别于传统叙事学,用户不满足于简单的接收信息,而需要交互以得到参与感。虚拟现实交互叙事与用户紧密相连,需要认识到用户真正需求,从痛点入手进行设计。

图1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紫禁城·天子的宫殿》系列虚拟现实节目

由此,笔者分析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的核心原则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多维度体验感

人类是多感官动物,想要虚拟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场景,多个维度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脚本创作时,将多维度实体仿真纳入考量范围非常重要。

(二)方便用户认识和接纳的叙事方式

作为面向大众的作品,在清晰表述创作者理念的基础下,必须以便于用户认识和接纳的方式完成叙事,将交互的关键点以精准手段设计在合适的时间点之下,用相关技术进行用户行为引导,提高参与度和认同感,以达到高用户体验值。将情节设想为一种分支或“多种形式”设计,由众多预先录好的单元组成情节、主题,这些都是由系统对互动者行动的反馈所激活的。

(三)以用户为中心

在传统的作品中,用户在相对固定且限制范围的空间中进行体验,是被动凝视的角色,对作品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干预情节,选择叙事节奏,这是一种相对消极的媒介模式,创作者安排的情节与信息以不可抗拒的方式出现,像洪水泛滥一样淹没观众。虚拟现实交互叙事在创作者和用户之间构建了新的桥梁,传统的单一输出变成双向交互。这是一种顺应新时代的“非中心化”的叙事方式,用户同时也作为叙事的创作者和参与者存在于虚拟现实交互叙事中,在叙事中显露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力量。而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浪潮之下,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突破传统,将更多维体验展示给用户,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用多媒介特征结合叙事学帮助用户加深对于媒介的了解。

三、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的设计策略

(一)多感知觉设计

《审美体验论》中提到:“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心‘研’之,即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用户需要接收多种感知觉达到对作品中元素以及创作者概念的把握,用户内心、身体以及情境间动态平衡,以形成完满的审美体验过程。在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中,身体的感知觉体验是一种具体物质层次的体验,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使用户产生情感共鸣,以情境互动刺激用户感官,以此来认知作品内容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同时会让用户更容易吸收审美结果,形成漫长的记忆缓存。

John H Falk 认为:“身临其境的情感可以唤醒人们的认知和记忆。情绪在认知过程中被认为是独立的,但这种体验与多感官过程是密不可分的。情绪、记忆和决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终它们的经验记忆会影响用户选择并最终影响学习。”多感官设计会让用户对创作者情感有更深层互动交流,感官维度越多,体验效果愈佳。通过多研究分析,人类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利用沉浸技术可以在物理层面进行“再现”:全景3D(视觉)、环绕声声学(听觉)、力反馈(触觉)、气味复制(嗅觉)、味觉复制(味觉)。而基于现代技术,除此五感外,创作者利用体感复制技术融入了体感的设计,每种感知均有其无可取代的审美价值。日本TeamLab 团队在这一领域创作了很多成功作品,以《无穷》为例,水中鱼跟随人们改变运动轨迹,并在水表面绽放出彩色线条,同时伴随着烘托主题的背景音乐,用户视听得到引导,不识不知间完成叙事过程。用户在计算机的实时渲染技术辅助下成为创作者,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整个作品渲染出的多感官氛围和叙事性极大增进了用户和创作者之间的连接。

(二)情节交互设计

交互性叙事设计关注故事的呈现,故能否做到内容的精准传达尤为重要,用户得到正确的信息才可以进行美学感知。虚拟现实交互叙事不能延续传统叙事中结构形式和内容的从属关系,而是需要将之融入内容表达。设计时,需要注意内容走向,引导用户关注内容而非单个结构,使形式变得更有效,增加其深层价值。

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题材以展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重视用户感受,选材需融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激发用户好奇和需求,具有注重用户审美体验的交互设计的题材才符合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的审美表达。每一位用户都有不同的即时体验状态情感,不对其体验经过加以评判,也不过分控制用户体验方式。反之,将用户设定为决定体验过程和结果的主要元素,给予其适当操作权限,使用户与叙事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其次,需要设置合理的情节以有效传达作品信息。这要求创作者将相关装置以及场地等元素进行整合,设置符合实际的情节和叙事手段来完成作品内容完整叙事交互。一方面,文学层面上叙事的修辞手法可以很好地引入虚拟现实交互叙事设计中。虚实手法可以让用户以极快的速度融进作品,用户被代入新角色,进到创作者精心设计的情节中;对比手法可以让用户受到审美刺激,音乐的转变,色彩的变化等都能够带来奇妙体验。另一方面,情节确立用户引领地位,缩短用户与作品间距,增加认同感。利用主导权提升用户满足感,设置多个兴趣点,使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过程进行审美体验,增加用户黏性。同时,区别于传统叙事文本媒介,VR 有着能够让用户身临其境的优势,更亲近用户以及拥有更大可操作性。而想要得到更好的审美体验,创作者还需要把握合理的逻辑节点设置,且设计多个情节走向。节点对于结构有着高度调节的作用,设计合理才能对用户产生积极影响。另外,需要引导用户进入情境,创作者通常会以特定的人称方式进行引导,来让用户对作品产生共情以呈现作品的人本主义精神。人类的共情行为主要受情境和性情影响,引发用户自身情感和作品的共鸣,带动用户自发进行找寻和创作,不知不觉传达作品思想和人本主义精神,以成就更大的情感冲击。

(三)参与交互的审美心理

“观众在电影中是无形的,但在VR中是有形的。可以游览的虚拟世界不如用户的身体重要。”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更加注重体验感,是用户作为参与者的美学,强调用户对作品产生主观反应,而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创作者采取的交互方式。

(1)用户多视角的转换。以用户为主人公设计的多个视角的改变可以产生刺激感和代入感。“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让他们以各种方式摆脱真实身份进行角色扮演。”多视角转换摆脱了传统单个视觉的乏味,给予用户创作者角度体验作品,提升用户体验自由度。而根据不同个体用户的选择,也会对作品相应产生不同的审美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深化用户所感受的沉浸式氛围,让用户不仅限于对作品表象的理解,而且可以在一定自由度下和创作者思想发生连接。(2)用户与虚拟场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由用户和作品合作产生,将用户始终置于创作者构造的虚拟场景中可以激发用户审美,让用户自发结合自身经历完成体验,并持续产生新的创作。创作者设计的交互形式、设备对用户行为产生的反应等都对用户在虚拟场景下能否进行持续审美产生重要影响。而虚拟现实交互叙事为之提供了解决思路,虚拟场景跟随用户的路线转变发生变化,为了让用户能够认识到自身所处环境,需要给出线索指引帮助用户完成审美体验。(3)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创作者通过媒介和用户沟通,而VR技术可以减弱这种稍显生硬的关系,减小距离感和陌生感。以人脸识别技术、雷达技术、红外技术等模拟人体和环境,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的审美体验更加真实。创作者通过多路径交互将决定权交给用户,由用户主导审美体验进程和方向,达成用户和作品思想交流,从而让整个审美过程更加真实。虚拟现实交互叙事让用户参与投入了创作情感的物理环境,并以角色体验作品,双层面的沉浸更容易产生共情,是创作者思想的体现,让用户的审美情感更加真实。

四、结语

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有着非常多的优势,是一种跨界创新性尝试,综合了虚拟现实技术、交互设计以及叙事美学。首先,本文阐述了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的审美规律和美学特征。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是交叉学科间相互借鉴形成的新艺术,体现了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使审美体验和意想统一。其次,对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的核心原则进行了分析,并从技术层面、叙事层面、人本主义三个维度进行了阐述,归纳出三个核心原则:多维度体验感、合理的叙事方式、以用户为中心。最后,运用上述分析进行了设计策略的总结。其一,多感知觉设计,创造多感官融合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其二,情节交互设计,设计合理的内容和结构形式;其三,参与交互的审美心理,精准把握用户心理设计交互。通过对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的探索,可以解决美学以往脱离人们生活的问题,实现更多虚拟现实交互叙事美学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美学用户
盘中的意式美学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信用卡资深用户
纯白美学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