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体育社团的育人功能研究
2022-06-10王艳刘跃
王艳 刘跃
摘 要:在当前高校体系之中,体育社团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于高校校内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体育社团也是现代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伴随经济发展,体育和健康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巩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基于此,以下对新时代高校体育社团的育人功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育人功能;研究
引言
新时代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深的要求,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体育教育将成为未来学校重点发展的教育内容,而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辅助力量,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对高校体育社团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高校和大学生对体育社团更加重视,高校体育社团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人数逐渐增多。因此,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甚至在高等教育中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出的大背景下,通过研究高校体育社团的育人功能,激发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可以全方位地帮助大学生提升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建立高校体育社团多元交流机制,实现社团发展社会化
交流机制是提升高校体育社团发展活力的有效手段,以往高校体育社团交流局限在学校内部,交流机制转化为发展成果的效率较低,进入新时代后,为了寻求高校体育社团更高质量的发展,突破高校体育社团交流局限在校园内的壁障,需要开辟以下三条途径。一是学校定期举办社团开放日。社团开放日是将全校所有社团召集起来,按照学习理论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文体娱乐型社团以及志愿服务型社团进行分类,邀请社会专业组织、社区组织、企事业组织以及社会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合作,高校体育社团包含在文体娱乐型社团之中,文体娱乐需要更多的是被社会体育组织以及社区组织的支持,在开放日上建立与社会体育组织的合作能够为其带来专业指导、教学培训、提供社会场地器材等等,建立与社区组织的合作有利于扩大高校体育社团汇报演出的舞台,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二是筹集发展资金座谈会。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社会化离不开资金支持,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有更多产出,为学校提供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途径。引进发展资金需要得到学校校友会的支持,安排社团代表与优秀毕业生企业家进行座谈,汇报当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遇到的困境,哪些方面需要得到资金支持以及得到支持以后将如何促進社团发展。三是建立与相关体育协会的交流,以兹获取参赛资格。如高校篮球社团、高校足球社团、高校排球社团应该建立与市、区相关体育协会的交流,利用相关体育协会的资源获得参赛资格,参加其组织的民间或低层次的体育比赛,同意高校体育社团作为独立的参赛队伍参加比赛,以比赛形式来涵养社团成员们的训练结果,比赛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在比赛中找寻自身训练的不足以及开展针对活动,且参加比赛有利于宣传社团的形象,慢慢形成品牌社团。
二、加强对体育社团的民主管理,为其提供资源保障,满足体育社团的发展需要
高校体育社团接受校内部门的统一监管和指导,学校针对校内社团制定可行统一的制度规章。社团成员需要严格遵守和落实。学校管理部门同时有必要给体育社团下放部分权利,加强学生自治,推动体育社团形成更加完善有序的管理组织体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更多学生加入本社团开展体育锻炼,改变高校学生的观念和思想,推动高校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体育锻炼。校内有关部门有必要从政策、物质以及专业教师等各方面对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和保障。考虑到体育社团比较特殊对于器材场地有较高要求,所以高校也有必要在政策卜予以支持和保障。比如每一周安排固定时间提供校内场地和器械给社团组织活动。校内发展体育社团还需要经费支持,高校有必要针对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费。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社团之间的交流会议,为校内的各个社团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在校内进一步建设繁荣和谐的良好文化氛围,更有效的发展校内文化。
三、通过社团的丰富实践促成体育精神的养成
社团实践要摒弃传统的体验传习为主的理念,从而强调体育精神自觉能动的养成理念,将爱国主义、民族情感、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等现实的感性渗透在社团具体活动中,树立以体育类精神培育为主导、运动技能为基础的社团建设模式,第一,将体育社团活动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紧密结合,打造符合实际的实践育人链条;将有组织的体育社团活动计入成绩,以获得一定的选修课学分,贯通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联系。第二,探索设立体育社团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开展体育精神培育的实践指导和科研立项,确保教师熟练掌握教学规律,创造性的开展社团指导。第三,利用社团延伸高校社会实践、创业基础和形势政策等课程实践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守正与融合,将社团的碎片活动整合到实践育人全过程,展树体育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地位,引导学生在彩色的青春时光,树立永远向上的体育精神。
结束语
高校体育社团应进一步扩展育人途径和范围,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师和指导老师的专业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高校体育社团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吸引和接纳非体育社团会员学生加入各类社团活动,以增强和提升体育社团对全体学生的育人功能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绍合,李云艳.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体育社团创新机制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7):93-94.
[2]油桂英,张传宝,于淼.彰显高校体育社团育人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山东教育(高教),2020(11):46-48.
[3]何斌,胡琦.高校转型发展时期体育社团育人模式构建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