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随访对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疗效影响研究

2022-06-10闵利聂臣聪杜金磊龙飘龚慧敏黄小珊李清张聪丽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依从性互联网

闵利 聂臣聪 杜金磊 龙飘 龚慧敏 黄小珊 李清 张聪丽

关键词:互联网;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TP393.4【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患者部分(或全部)纤维环破裂所导致的腰椎间盘退变和异常应力变化,牵连影响髓核后向外刺激(压迫)窦神经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腰部、腿部的疼痛和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自2017年起,我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病变椎间盘髓核组织进行摘除,此手术拥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而出院后电话随访中发现患者活动时存在腰疼、腿麻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此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究其原因:术中会对椎旁肌造成牵拉及轻微的损伤,摘除椎间隙的椎间盘,纤维环松弛、椎间关节不稳定[3];回家后未按发放的纸质宣传册进行有效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医务人员对患者恢复情况追踪指导相对缺如;同时,不恰当的功能锻炼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4]。因此,本课题组拟尝试采用互联网平台对术后患者线上居家康复训练指导,以期提高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和正确性,进而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基线资料

选取我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患者120例,其中男61例,女59例,按住院号最末尾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每组患者均为60人。观察组平均年龄为(48.71±9.7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6.95±10.56)岁;两组患者病程、性别、腰椎功能评分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70岁;识字、有正确的理解能力。

1.1.3排除标准

年龄≤18岁;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合并骨质疏松症;不熟悉微信交流技术、无智能手机设备。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宣教具体内容

术后护士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以下内容的宣教:(1)住院期间宣教:体位及运动、腰围佩戴、直腿抬高训练、饮食护理等知识。(2)出院后居家康复训练指导:①猫式动作[5]:双腿、双手分开贴床面。低头、拱背姿势,舒适牵拉背部,维持10s,放低背部、抬头伸脖,腹部向床面下压,维持10s为1组,每日2次,每次5组;②狮身人面式:俯卧位,双腿并拢,双手撑起上半身离床面,双眼凝视前上方,维持10s后恢复俯卧位为1组,每日2次,每次5组;③五点支撑法[6]:去枕仰卧,头部、双肘、双脚五点支撑身体离开床面,腹部尽量抬高,持续5s恢复仰卧位为1组,每日2次,每次5组;④飞燕式锻炼法:去枕俯卧,腹部贴于床面,头颈胸部、四肢伸直抬离床面,持续5s恢复俯卧位为1组,每日2次,每次5组。

1.2.2两组患者管理方案

术后第四天,经主管医生诊疗确认达到出院标准,办理出院进行居家康复,责任护士给予两组患者均发放纸质宣教资料,给予出院指导。

对照组:护士给予出院常规护理管理:讲解出院后的训练方案,指导患者或家属阅读理解宣教内容,及时给予解答疑问,嘱咐家属给予协助和督促训练;出院后护士不定期给予电话随访患者康复情况,并于第1、3、6、12月到颈肩腰腿痛专科门诊随访。

观察组:在使用对照组护理管理方案基础上,增加责任护士互联网微信群宣教,对患者进行线上康复护理管理,本团队自制了患者训练考勤表及训练正确性统计表,责任护士根据患者训练情况对依从性和正确性进行统计和督导。患者出院后第1月第一周每天由责任护士微信发放康复训练宣教视频及答疑,患者使用智能手机拍摄训练图片或视频微信发送给责任护士进行沟通交流,责任护士每日给予点评,及时纠错;第二至四周周一和周三下午进行统计和督导;第2月每周五进行统计和督导,第3月第二周、第四周周五下午进行统计和督导,第4~5月每月最后一天进行统计和督导,第6月、第12月月底最后一天进行统计和督导;在此期间,患者有疑问均可与责任护士进行沟通和交流。

1.3两组患者评估指标

本研究主要对患者以下结局指标展开评估分析:(1)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采用本团队自制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第1月、3月、6月以及12月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展开评估调查。(2)康复训练动作正确性:研究者通过对患者所拍摄的训练图片、视频等内容展开动态评估分析。(3)腰麻与腿痛症状:本研究腰麻与腿痛的诊断标准参考2020版《诊断学》进行参考拟定。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接受统计学软件SPSS23.0 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当P<0.05 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家庭康复训练的依从性:1、3、6、12月观察组患者坚持训练的人数分别为60人、56人、49人和40人,而对照组分别为51人、46人、40人和39人,第1、3月观察组依从性好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1),第6、12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坚持训练人数趋近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动作正确性例数(见表3、图2),观察组术后第1月两组患者动作正确率无差异;随访第3月和第6月,观察组康復训练动作的正确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护理人员随访深入和时间的增加,第12月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动作正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术后1-12月两组患者门诊复诊情况来看,观察组腰疼、腿麻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患者应加强腰背部核心肌力训练,维持腰椎稳定性,减轻临床症状,术后康复训练十分重要。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能较好完成训练计划,出院后因随访方式不同,两组患者训练依从性、正确性、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均存在差异。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常规随访方法,与医务人员沟通交流不便,获取知识能力有限,对康复训练持保守态度,其康复训练依从性差、正确性低,临床症状缓解慢;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随访基础上,增加互联网微信平台进行指导、督促,提升了康复训练正确性和依从性,较快地缓解了临床症状。

互联网平台居家延续护理照护模式可加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缩短术后腰痛、腿麻不适症状时间。分析原因如下:①互联网线上互动能够直观、准确获取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督促患者完成训练,能较好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7];②医务人员视频指导、及时纠错,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正确性,有效改善腰背部核心肌群肌力,增加了对腰背部的保护力度及腰椎稳定性[8];③互联网微信群推送腰椎间突出症疾病相关知识,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干预复发;④互联网随访集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形式多样化且直观生动,有效规避了常规延续护理模式如纸质宣传、电话沟通等形式单一的缺点,更利于患者接受、掌握、执行宣教内容;⑤互联网随访时间灵活,方法简单,护士乐于利用工作之余完成,能有效改善科室人力资源不足而疏于对术后患者进行指导的薄弱环节,提升了患者满意度[9];⑥互联网随访信息技术对患者术后延续护理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便于工作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系统化的掌握、分析、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国兵,田慎,王宏.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4):492-494.

[2]陶静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8):120.

[3]徐建勇,邵巍,李泉胜等.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22):63-64.

[4]李悦洋,李海音,常献等.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1,43(22):2455-2461.

[5]左青青,曹亚琴,何守玉等.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普拉提运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16):2852-2857.

[6]庞全瑭,卢红玉.普拉提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1):1020-1022.

[7]晁昳,李福莲.互联网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查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8):61-63.

[8]陈丽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腰背肌力训练的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2021,37(07):134-136.

[9] 陈静, 于清, 齐芮宁.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北京地区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19(07):964-967.

本课题为:2019年度自贡市科技局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2019ZC20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依从性互联网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