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10萨仁其其格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萨仁其其格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因此给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科学把握课程特点,明确课程指导的实际需求,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把握课程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与法治素养。本研究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以期观点可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理念发生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暴露无遗。《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实施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新要求的贯彻与落实[1],其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发展、行为礼仪养成、法律意识树立和道德规范建立均有积极影响。基于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课程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知识带给学生的陌生感,助力构建高效课堂。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现状

1.1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目标

设定教学目标旨在指导教学过程,为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指明方向。但应试教育机制影响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习惯性地发生偏移,以知识灌输为主导,忽视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使课程指导成效降低,极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1.2教学内容偏离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过程中教学内容也要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感受学科知识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显然尽管多数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都会选用案例支持教学过程,但是案例的选择灵活性不足、生活化特征不突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2.1教师现身说法,讲述生活故事

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学素材也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教师可以现身说法,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提炼教学素材,以穿插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经历,一方面增强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拉近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推进生活化教学目标落实。比如,在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青春时光”第二课青春的心弦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于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和羞怯,这时候其实教师就可以现身说法,分享自己青春期遇到的困惑或者小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男生和女生之间产生的“好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大家树立起正确的性别观和交友观,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健康成长。

2.2模拟生活情景,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多彩的教学环节,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景[2]。丰富的课堂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够对教材内容有更加清晰的理解,也能够对知识点所对应的题目情景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在面对考试题目的时候,能够比较轻松地面对,在考试中拿到较好的成绩。比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时,在本节课的学习

中需要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所以我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一位环卫工人,另一个学生扮演一个路人走在马路上,随手在地上扔垃圾,被环卫工人提醒。路人需要表现得非常没有礼貌,环卫工人则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善良、踏实的人群。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台下的学生看的也非常入神,仿佛身临其境,被路人气得握起拳头,也很心疼环卫工人。借着这一情景,我向学生讲述教材知识,我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这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学习上,也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表现。对待他人,我们要保持最起码的尊重,这是人与人交往的起点。同时我们也不能做高智商的社会败类,不能只会在嘴上说,要付出实际行动。课堂的社会生活情景模拟只是一个缩影,同学们要引以为戒,在生活中注意自己言行,要符合学生的行为规范,对得起自己接受的教育。

2.3布置特色课后作业,融入生活实践

课堂的学习终究要付诸生活实践,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特色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课程实践,将自己学到的内容在生活中得到落实[3]。课后作业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敢于为学生布置不一样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巩固课程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4]。比如,在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亲情之爱”时,在讲完这一节课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除了完成练习题之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作业,我让学生回家之后为自己的父母做一顿饭,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够接受任何人的帮助,要求独立完成。在完成之后进行拍照发到微信群中,并且写下自己的做饭后的感悟,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看到学生上传到微信群的照片之后,我确定这确实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因为水平都不是很高。之后在課堂上进行分享时,学生讲到自己开始理解妈妈作为家庭主妇的不容易,照顾一家人的起居,自己包揽的所有的家务,自己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妈妈的生活。我告诉学生这只是父母生活的片段,太多的背后的故事我们并不了解,所以要对父母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结语:

教育始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完善,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此,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当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更好地落实、贯彻下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切实提高初中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车建鑫.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7):104-105.

[2]朱丽.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模式构建之初探[J].才智,2020(12):14.

[3]陈保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探索[J].电子乐园,2019(02):280-282.

[4]李亮.谈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0):115.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