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个素材丰厚文章内涵
2022-06-10陈莉莉
作者简介:
陈莉莉,70后,陕西凤翔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英语班学员、高研班学员。在《文艺报》《美文》《北京文学》《朔方》《散文选刊》《广州文艺》《黄河文学》《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多篇作品。出版散文集两部。
佳作场
小小感动
早晨上班高峰,公交车上人越来越多。当车停靠新的一站,车厢里几乎已经水泄不通了。我坐在车厢的后半部分一排双人座靠过道的座位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上车了,他背着与他的身体不协调的大大的包,使劲挤过人群向我走来——他的黑眼睛紧紧盯着我。就在我准备起身的一瞬间,小男孩怯怯地开口了:“阿姨,您能给我妈妈让个座位吗?”我赶紧说:“当然可以。叫妈妈过来抱着你坐吧!”正说话间,小男孩的妈妈微笑着走过来了。我仔细一看,她竟是个孕妇,看样子应该快临产了。
妈妈在小男孩的搀扶下坐下了。小男孩对我道过谢后,站在过道里紧紧依偎着妈妈,好像是在保护她不要被车上其他乘客挤伤。看着这一幕,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这个小小的男子汉,将来也一定会是个好哥哥吧!
也是在公交车上。不过,这次车上人很少。到了新的一站,上来了一名年纪30岁左右的女子。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那种自然而亲切的、令人觉得很舒服的微笑。这样恬淡的笑容如今很少见到,人们都很忙,也很疲惫,脸上的表情实难放松。我瞥见那名女子在我身后的位子上落座了。车子刚刚启动,我感觉到有人在轻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正是刚上车的女子。她含着笑,低声说:“你的发卡戴偏了,我帮你弄正吧。”我说:“好的,谢谢!”我回过身,感觉到她的手在我的头发上忙碌,心里莫名地生出了感动。随着她的一声“现在好了”,我不由得再次回头笑着说声“谢谢”。
这件小事,让我这一天的心情都特别好。
某个下午,我推开一家时装店的玻璃门,刚走出几步,突然听见身后有孩子撕心裂肺地哭。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到一个小男孩正捂着手指跳着脚喊痛,在店里选衣服的年轻妈妈已经冲出门来。我一下子想到刚出门时好像有个孩子正趴在玻璃门上玩,猛然意识到可能是我开门时没注意夹着了他的手指。我赶紧跑过去,听到孩子呜咽着说是被玻璃门夹着手指了。我引导孩子把手指给我看,看到没有明显的伤痕,心里放心了些。但孩子已经哭得满脸是泪。我想他一定很疼,于是一边给孩子说着好话哄他,一边自己的眼睛也湿了。孩子的妈妈一直在说:“我们家的帅哥最勇敢了,不要哭了。阿姨不是故意的。你以后也要注意了,不能把手指塞到门缝里……”
在我们的安慰下,孩子渐渐止住了哭声。他妈妈大概是看我太自责了,一边继续安抚着孩子,一边含笑对我说:“没什么大碍的,您去忙吧。”我摸了摸孩子的头,捉住他的手指轻轻吹了吹,满怀愧疚和感动,向他们母子告别。我愧疚的是自己也是一个母亲,怎么就这么大意,没有看到那个在门口玩耍的孩子将手放在了门缝中;感动的是那个年轻的妈妈没有怪罪我,反而还大度地安慰我。我知道,她能这样冷静,并不容易。
小小感动,小小温情,愿多些,再多些。
创作谈
基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初中生要把一件事写得很透彻,是比较有难度的。但我们可以采用故事串联的方式,通过几件事的叙写,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从而使主题变得厚重而有感染力。
《小小感动》一文是我有感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美好而写的。每一则不过三四百字,若只拿其中的一则来表现生活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显然不足以服人。因此,我把三个小故事写在了一起,成为一篇主题一致的千字文,反馈出生活的美好、人心的友善。写罢,自己一则一则读来,依然觉得如沐春风。嗯,只要留心,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
从小学到初中的写作训练多以记叙文为主。前文提到,我们的同学还不具备深刻的思想和广博的见识,很难把一件事写透、写出深意。但我们都有不少的生活积累,脑海里的故事也不止一个,可以采用几个素材、几个故事串联的方式,从不同侧面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使主题思想得到突显。
比如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类题材,关于亲情、友情、师生情的。当然,这类真情故事也包括陌生人的美意——出租车司机、清洁工、卖煎饼果子的小贩等。这些被有的老师称为感恩类或真情关爱类题材。在我们的考试作文题中,经常有“浸润我心”“感恩的心”“做一颗奉献的种子”等题目,可以说从小到大写过很多次了。但很遗憾,有很多同学轻松写完,读来却索然无味。为什么呢?除了选材陈旧缺乏新意外,还因为内容太单薄:抓住一件看上去并不独特,或者被大家写滥了的事大肆抒情,效果适得其反。
某初二同学写了一篇题为《抹不去的感动》的作文,大致内容是放学后她去了同学家,玩得忘了时间。等想起来往家赶时,她远远地看到妈妈在楼下焦急地踱步,便飞快地跑过去抱着妈妈说了声“对不起”。妈妈也抱着她说:“以后不許这样了。”她听了流下感动的泪水。
我读完并不觉得感动。你感动了吗?
类似于这样因为晚回家而让妈妈担心的小事,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不止三五件吧?妈妈为我们做过的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又岂止这些?如果这个同学会因为晚回家害妈妈担心而内疚和感动,可以想象,妈妈令她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她能围绕主题,多选几件来写,把几个故事自然地串联起来,必然会使妈妈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也会唤醒更多读者的共鸣。
(插图:李倩莹)B6608F98-3066-4397-BFA7-36F541AADF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