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随

2022-06-10林清玄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布施众生同情

林清玄

在通化街入夜以后,常常有一乞者,从阴暗的街巷中冒出来。

乞者的双腿齐根而断,他用包着厚厚棉布的手掌走路。他双手一撑,身子一顿就腾空而起,然后身体向一尺前的地方扑跌而去,用断腿处点地,挫了一下,双手再往前撑。

他一走路几乎是要惊动整条街的。

因为他在手腕的地方绑了一个小铝盆,那铝盆绑的位置太低了,他一“走路”,就打到地面咚咚作响,仿佛是在提醒过路的人,不要忘了把钱放在他的铝盆里面。

大部分人听到咚咚的铝盆声,俯身一望,看到时而浮起时而顿挫的身影,都会发出一声惊诧的叹息。但是,也是大部分的人,叹息一声,就抬头仿佛未曾看见什么地走过去了。只有极少极少的人,怀着一种悲悯的神情,给他很少的布施。

人们的冷漠和他的铝盆声一样令人惊诧!不过,如果我们再仔细看看通化夜市,就知道再悲惨的情形,人们已经见惯了。短短的通化街上就有好几个行动不便、肢體残缺的人在卖奖券,有一位点油灯弹月琴的老人盲妇、一位头大如斗四肢萎缩瘫在木板上的孩子、一位软脚全身不停打摆的青年、一位口水像河流一般流淌的小女孩、几位神智纷乱来回穿梭终夜胡言的人……这些景象,使人们因习惯了苦难而逐渐把慈悲盖在冷漠的一个角落。

有一次,我带孩子逛通化夜市,忍不住多放了一些钱在那游动的铝盆里。无腿者停了下来,孩子突然对我说:“爸爸,这没有脚的伯伯笑了,在说谢谢!”这时我才发现孩子站着的身高正与无腿的人一般高,想是看见他的表情了。无腿者听见孩子的话,抬起头来看我,我才看清他粗黑的脸,整个被风霜淹渍,厚而僵硬,是长久没有使用过表情的那种。后来,他的眼睛和我的眼睛相遇,我看见了这一直在夜色中被淹没的眼睛透射出一种温暖的光芒,仿佛在对我说话。

在那一刻,我几乎能体会到他的心情,这种心情使我有着悲痛与温柔交错的酸楚,然后他的铝盆又响了起来,向街的那头响过去。我的胸腔随他顿挫顿浮的身影而摇晃起来。

我呆立在街边,想着,在某一个层次上,我们都是无脚的人,如果没有人与人间的温暖与关爱,我们根本就没有力量走路,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见到了令我们同情的人而行布施之时,我们等于在同情自己,同情我们生在这苦痛的人间,同情一切不能离苦的众生。倘若我们的布施使众生得一丝喜悦温暖之情,这布施不论多少,都有了动人的质地,因为众生之喜就是我们之喜,所以佛教里把布施、供养称为“随喜”。

我想,怀着同情、怀着悲悯,甚至怀着苦痛、怀着鄙夷来注视那些需要关爱的人,那不是随喜,唯有怀着感恩与菩提,使我们清和柔软,才是真随喜。

(选自《思想的天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有删改)

赏读

夜晚的通化街,一位失去双腿的乞丐在街中行乞时“几乎是要惊动整条街的”,人们却因为见惯了悲参的情形而“逐渐把慈悲盖在冷漠的一个角落”,凄惨的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跃然纸上。作者怀着感恩与菩提,将尊重与清和布施给对方,也布施给自己。

文中通过简洁有力的动作描写“撑”“扑跌”“点”“挫”“再前撑”将一位失去双腿的乞丐行进的艰难勾勒出来。而作者的孩子在街上麻木的人群中,一句“爸爸,这没有脚的伯伯笑了,在说谢谢!”震动了作者,也震动了读者。朴实的描写和简短的对话,描绘出动人的场景,也传递了诚挚的情意。F13AC511-EA07-4312-A0D6-A7B2566905FF

猜你喜欢

布施众生同情
写在六合金光寺
不该有的同情
“求乞”与“布施”之间
德善
拜佛
慈怀众生
顾恺之募捐
Apologizing
同情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