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农村厕所革命融入乡村振兴大潮

2022-06-10王明辉

群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公厕如厕吴江

王明辉

吴江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是费孝通先生笔下乡土中国的实践基地,是如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地理中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仅带动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也形成了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交织共鸣的独特水乡风貌。

近年来,吴江在打响“中国·江村”品牌的新语境下,围绕“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总体愿景,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完成农村户厕高标准改造的基础上,结合民营企业聚集、外来人口众多的现状,瞄准农村公厕这一人居环境“软肋”,从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探索焕新农村公厕,入选全国6个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為全省唯一上榜案例。

以生态为优先,全面重塑农村公厕规划布局与功能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吴江全面明确“求好不求快”价值导向,坚持规划、设计、补助、管理“四个统一”原则,在盘活“存量”、严控“增量”上下功夫,2020年以来累计拆除农村老旧公厕927座,完成建(改)公厕1050座,确保改一座成一座,率先走出一条农村厕所革命的有效路径。

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吴江区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三年(2020—2022)总建(改)任务数,同步成立全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及推进专班,围绕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要规划和方案,联合苏州科技大学组建调研团队,对全区220个行政村、2344个自然村公厕建设现状展开调查分析,编制江苏首个农村公厕布点规划,以“每600人设置一座,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面积25—90平方米”为标准,细化各年度工作方案,合理确定目标任务。

坚持分类施策。综合考虑不同自然村布局、人口、产业、功能、需求等因素,通过三年时间因地制宜推进拆、改、建,实现阶梯式提高。在款式风格上,既有“盆景”又有“风景”;在如厕体验上,既有“标配”又有“高定”。通过差异化打造,建成了一批符合农村风貌、水乡特色的标准公厕,规划了一批设施先进齐全、别具设计理念、彰显人文关怀的特色公厕,为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江南文化标识地和全域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坚持绿色发展。紧紧把握农村公厕生态定位,大力推广低碳卫生、循环绿色的现代化公厕。制定全区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技术指引,就平面布置、外观、厕位间、残疾人设施等方面作了统一要求,大到厕所内部自然采光面积的占比、墙壁的材料功能,小到厕位隔断板与地面的距离、挂物钩的承重等,全面实现标准化。全方位使用环保、除臭、防水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型照明灯和水冲洗系统,着力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的科技含量,推进农村公厕从满足基本需求向生态化、特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改善农民群众如厕条件与生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镇江考察调研时深刻指出,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吴江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充分调研实现问计于民,下足绣花功夫实现长效管理,全方位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突出上下协同。完善系统化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区级主管部门为监管主体,区镇、街道为建设主体,村级组织为管理主体,农户和游客为受益主体,保洁员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农村公厕建(改)和管理服务体系,制定《吴江区农村“厕所革命”建管手册》,探索全过程建管指导服务,有效处理统一质量目标与分散施工管理、前期工程建设与后期使用管护的关系,形成机关干部、基层干部、建(改)厕企业、农民群众等多元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突出农民主体。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开展农村公厕设计方案征集大赛,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累计8万余人参与网络投票,高质高效推动共商共治,最大程度释放公共利益。立足吴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根据基层反馈农村实情,在外来人口较多的村庄建设中大型公厕,满足新市民如厕需求;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安装无障碍扶手,充分彰显人文关怀;鼓励村民成为农村公厕专职保洁员,积极拓宽就业岗位,推动农民主体真正成为厕所革命受益人。

突出管理优化。首创公厕管护“十步保洁法”推动程序标准化,按照保洁前准备、清理垃圾桶、清理蹲便器、清理小便器、清理厕内墙面、清理厕内地面、清理水池镜面、清理外部环境、定期消毒杀虫、整理工作记录等步骤,落实“一客一清”,被省内多地借鉴推广。首创“区、镇、村+第三方”的“四级联查”推动考核精细化,促进农村公厕从“有人管”向“管得好”转变。首创“吴江公厕”助手小程序推动体验数字化,实现一键找厕、保洁打卡、设施报修、满意度评价等功能。

以品牌为引领,全面提升农村宜居、宜业、宜游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又特别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农村厕所革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吴江深入打造厕所革命示范品牌,推动形成“管、护、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注重科技赋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能化公厕服务系统,通过空间环境参数,了解厕内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水、电、纸、人员配比,使公厕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全面解决公厕厕位不足、特殊人群如厕不便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未来将进一步拓宽服务外延,探索“厕所+新零售”“厕所+新媒体”“厕所+社交”等新模式新场景,为公厕赋予更多便民化服务,满足群众和游客个性化、体验化、多元化的需求。

注重文明培育。“建(改)农村公厕引领文明乡风”被列为吴江“我为群众办实事”首批重点项目。在加强公厕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吴江积极推进厕所文化建设,通过送戏下乡、发放宣传册、制作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培养群众文明如厕意识,推动农村形成支持厕所革命、践行文明如厕习惯的浓厚氛围。在大力宣传引导下,村民摒弃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公厕卫生、爱护公厕设施,乡风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整体提升。坚持将厕所革命与污水处理相结合,推动改厕与保障供水和污水处理同步推进,全区新投用的1000余座农村公厕基本实现接管,形成绿色无害化的粪污处理闭环。坚持将厕所革命与三星级康居村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备,全面服务村民生活休闲。坚持将厕所革命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推动公厕成为赋能美丽乡村的别致一景,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当一座座粉墙黛瓦的现代化公厕出现在村头巷口,当文明如厕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当一条条黑臭水体“变身”生态河道,当绿树红花村落小景“溢出”清新自然,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好蓝图愈发清晰,当“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鸡犬不惊”成为人人向往,新时代的“中国·江村”已经有了新的定义,美丽乡村新气象和人民美好生活梦想必将不断照进现实。

(作者系苏州市吴江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责任编辑:包咏菲

猜你喜欢

公厕如厕吴江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城市公厕的人性化设计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市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很正常
Robust Non-fragile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the Stroke Regulation of Metering Pumps*
“酒鬼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