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市兖州区: 劳动实践活动课助力“双减”落地落实

2022-06-10

关键词:兖州教体局课业负担

本报记者 董吉祥

通讯员 王帅

在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的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守拙园里,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花生种植活动,他们按照分工进行流水作业,刨土、挖坑、将选择好的花生果粒小心地放到坑里……这是兖州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课、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兖州区把开展好劳动实践活动作为突破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助力“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兖州区建立健全劳动课程领导小组,就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作整体规划,提出“以基地为载体,劳动体验育人,创建劳动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制定印发了《济宁市兖州区教体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兖州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基地总占地110亩,建筑面積1.7万平方米,目前已开设传统文化、素质拓展、国防教育、生存体验、科学创新、劳动实践六大类近30个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些课程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符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为学生校内课程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每学期,兖州区各学校都主动与基地对接,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劳动意识,以劳育人,以劳强体,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除了兖州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外,我们还指导学校在校内建立劳动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多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增强体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也让他们放松心情,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减轻课业负担。”兖州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多数学校都已在校内划设场地,开辟建设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开展“跟着节气去劳动”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加播种、浇水、收割等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十分喜欢参与劳动实践,也乐于将自己收获的蔬菜、地瓜等农作物带回家,跟家人分享劳动成果。

兖州区还创新育人模式,把非遗引入校园。兖州区教体局跟区文化部门联合,在学校开设了鲁绣、剪纸等非遗文化课程,学生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刺绣、剪纸等非遗知识,在手工劳动实践中享受劳动乐趣。

兖州区将继续结合“双减”政策,在各中小学校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让学生可以在校内学习民族舞、二胡、书法、国画等自己喜爱的传统特色课程,充分利用校内教师资源,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种”在校园。同时,将继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科学设置体育健康小课堂,让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3C3CCE4-6F79-4661-9CCB-61C30CC11F70

猜你喜欢

兖州教体局课业负担
赛雷三国
教体局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策略研究与思考
唐河县教体局认真 做好第九届素质教育手抄报活动
平顶山市召开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
大数据下教体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探究
兖,衮,这两个字你能读对吗?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轻负提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