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理工类高职学生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分析

2022-06-10苏哲

公关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爱国主义

苏哲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引导高校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的爱国主义观念,并表现出相应的爱国行为是每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对于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这一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需要在对其群体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相应的教育措施,以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理工类高职学生 爱国主义 教育措施

爱国主义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具有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作为一种“粘合剂”可以把我们中华民族各族儿女们紧紧地凝结在一起,从而迸发出使整个国家大踏步往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随着这些新变化,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还在不断加强。

实际上来看,伴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正处于不断发展之际,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增多,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创新方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也得到了加强。但是,我们也应注意要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从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出发,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高教育成效。

一、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独特性

1.存在着自卑心理,自我效能感较低

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群体往往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较低,而相伴随的就是长期以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他们体验到的社会、家长的期许与赞赏也就较少,成功的经历也相对较少,对于自身能成功做成一件事的主观期望也会相对较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对自己人生的期望值低。

2.易受不良观念的影响,思想的坚定性不强

据统计,高职院校学生较多的来自于农村地区,接触社会都比较早。在与这部分学生的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其家长接受的正规教育往往较少,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都具有片面性,不能从一定的高度来分析社会现状。尤其是现在,网络发达,而网络上很多内容都存在着片面性与煽动性,这部分家长极易受这部分观点的影响,并进而把这些观念传递给孩子们。再加上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自小也对政治、历史等价值引领的科目学习较少,很多还具有排斥心理,对于源自父母与社会的不良观念往往没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易受不良观念的影响,易被心术不端的不法分子所利用,思想往往不够坚定。

3.追求个性,易冲动,实用主义与个人主义观念较强

理工类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男生,往往都具有很强的个性,注重自我感受,个人主义观念较强,而往往也易于冲动。此外,由于其专业背景,这一群体往往更关注更具专业实用性的内容,更多考虑的也往往是现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帮助程度。而对国情、国史、党史等内容的关注兴趣则并不高。这就更加促使他们遇到一些突发敏感问题时不能形成理性的合理认知,并进一步促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产生偏激的言论与行为。

二、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爱国思想与行为特点

1.对于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够重视

一方面也是因为理工类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与能力,这一学生群体对于学校、社会、网络等各个渠道的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课程不够重视,存在着漠视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认为这些课程并没有实际作用。另一方面,当前部分高校对于爱国主义教育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开设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有限,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于是,就造成了现阶段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活动和课程不够重视的局面。

2.爱国的自觉性、自信心与奉献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之前的调查以及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发现,同学们对于基本国情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于国情知识的获取也并不主动、积极。而问及是否会在日常的言行中维护祖国的形象这样的问题,有四分之三的学生会说是,但是他们很难举出实际的例子。对于我国近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同学感到骄傲与自豪。那么,对于“当祖国发生危难之时,你是否原意从军入伍,为祖国冲在前线”这样的问题,毫不犹豫地回答非常愿意的,仅有三分之一。

3.非理性的爱国言论与行为的表现增多

新媒体影响的持续发展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虚拟性”以及“无屏障性”的影响力亦越来越强。[ 1 ]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就易冲动,易被煽动,对于突发事件极易形成一定的情感冲动,极易融入到突发的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事件与相关舆论当中。由于自身鉴别能力有限,对于虚假的、不合理的、恶意传播的信息不能够及时鉴别真假,因此,十分容易受到相关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不理性的爱国言论与行为。

三、提升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针对性措施

通过对以上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特点以及爱国言行特点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寻提升针对这一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相关措施。

1.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课程,使之系统化、形象化、趣味化

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 2 ]首先,要克服空洞的说教式教育。爱国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简单地向同学们发出要热爱祖国的号召,也不是简单地告诉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多么好,而是要通过切实的数据、具体形象的影响资料、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来向同学们展示出我们的祖国有多好。此外,我們也并不否认爱国也是一件对个人有“好处”的事情,只有每个人都热爱祖国,国家才会粘合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更大的力量,才能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新成果。

其次,要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创新性地组织相关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于理工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要想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程内容一定要有趣味性,并且应能够努力使同学们感受到相关内容对于他们的重要性,通过精心设计一些课堂或主题班会、主题团课上的小活动,选用一批趣味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科普读物,改变同学们对相关课程的印象,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参与进来。

此外,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一定要形成相应的体系,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方案,包括课程方案、学生活动方案以及宣传方案。尤其是理工类高职院校,有了这样的针对性方案,才能形成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保证学生们受到更加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让同学们把爱国主义教育当作是一件大事来对待,并予以足够的关注。

2.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把握主动权,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宣传作用

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牢牢把握教育的话语权是一个核心的命题。伴随自媒体时代来临,各类各式的自媒体在鼓励人们自由发表意见、扩大话语空间的同时,其碎片化的传播模式也造成了信息泛滥、众声喧哗的传播局面,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元主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威产生了威胁和冲击。再结合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来看,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把握主动权,重构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威就更显得尤其重要。

要利用好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多方面的网络新媒体宣传途径,因势利导,在主导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转变话语表达方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打造多个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平台。党政职能部门、学生社团、学生组织也应该陆续加入自媒体建设梯队,形成高覆盖、多等级的网络集群。要发挥出相关网络媒介影响力强、时效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作用,精选内容,严格把关,提升宣传质量,将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此外,针对理工类高职学生易冲动且易受不良观念影响的特点,各辅导员、班主任教师要及时关注微信、QQ、微博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非理性爱国言行,加强对各类新媒体信息的监控和引导,一旦发现有不理智的有关于国家的言论要立即出面予以纠正。当不合理言论出现之时,一定要立场鲜明地站在国家大局的角度予以引导,抨击不良言论。而在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尤其是全社会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事关国家利益的事件发生时,一定要在第一時间教育同学们不要出现非理性的“爱国行为”。

3.加强爱国主义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性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理工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要在全校范围内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爱国的热情与信心融入到每一名学生的心中。通过开展定期的爱国主义讲座、爱国主题的先进模范报告、爱国主题图书阅览会与摄影展等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氛围,并不断地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校园宣传栏建设等多种形式加深这种氛围,让爱国主义的文化不断地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染人、塑造人。

总之,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与改进。我们要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根据学生们所展现出来的特点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改进教育策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厚植爱国主义情感。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爱国之心真正融入每一名学生的内心,让“爱国主义”这个粘合剂真正把广大青年乃至广大国人粘合在一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产生强烈的国家自豪感。如此一来,我们的国家才能从青年一代中汲取蓬勃发展的不竭力量,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也才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从而实现更加辉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娜.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5):115-116.

[2]牛靓.网络舆情下大学生非理性化爱国表现的正确引导[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7(06):62-64+71.

(责任编辑:刘占行)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爱国主义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浅谈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教育措施
大学生宗教文化认知调查分析
城市安置小区的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