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

2022-06-10陶丹

公关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领导力高校培养

陶丹

摘要:领导力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中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大学是领导力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基于我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对比美国经验,从战略认识、培养目标、培养体系、机制保障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价值认识与宣传、确立清晰的目标与定位、借鉴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与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路径与保障体系等策略建议。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领导力 培养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上升,参与的国际竞争层次逐步提高,我们面对的国际竞争局面也越来越复杂、激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应对复杂挑战、在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领导者及领导力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宝贵的战略资源[ 1 ]。大学是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领导力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科学、系统地培养这一时期大学生的领导素质,开发他们的领导潜力、完善他们的领导力素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及参与国际竞争培养更多的高质量领导人才,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在中国的领导力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其教育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集中培训班模式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以集中培训班模式开展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方式较为常见,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骨干训练班”、浙江大学的“求是领导力”训练班、山东科技大学的“青年领袖才能”培训班等。这类模式由于受训学生来自不同院系甚至不同院校,因此只能利用节假日的课外时间进行主题式、模块化训练。培养对象覆盖范围往往较窄,一般会通过较为严格的遴选标准选取学生干部、社团骨干、学生党员等较为优秀的学生。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主要面向的是学生会系统中的优秀干部,中央财大“大学生领导力开发项目”主要面向的是学生会及社团的学生干部,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骨干训练班”则主要面向本科生中的各级班干部。从培训形式来看,仍然以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为主,在课堂内辅以案例辨析、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在课堂外则辅以素质拓展、实践考察等多种能力培养方式。

集中培训班模式在学生领导力培养上发挥着短平快的作用,可以通过较短时间的集中训练增强学生的领导力意识,帮助学生在沟通合作、组织协调、形象礼仪等领导力能力维度上获得一定的提升。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体系性较弱,在培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2.实训项目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依托于多种类型的项目计划,主要包括:1.领导力训练营。以这种方式进行培养探索的高校较多,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领袖精英培训营、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知行领导力训练营、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学生骨干领导力训练营、上海师范大学的光启学子领导力训练营等。训练营项目一般都会设置多元化的培养模块,并以主题讲座、主题活动、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达成训练目标。2.领导力学院。目前国内较为典型的有浙江大学的“启真人才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才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等。这类学院一般以虚拟学院的形式出现,通过集中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少量的优秀学生骨干进行小班化精英培养。如“启真人才学院”作为浙江大学的优秀学生骨干培养基地,每年从不同学院招收不超过40名的学员,培养具有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并拥有卓越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3.领导力计划。目前国内较为知名的包括清华大学的学生领导力“唐仲英计划”、复旦大学的“青年领袖培养—卓越计划”等。这类计划一般会设置较为长期、系统的培养方案,选拔具有潜力的学生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全方位的体系化培养。

相对于集中培训班模式,实训项目模式的培养周期更长,因此更具有系统性,能够涵盖更加多样的培养环节、更加丰富的培养内容。例如浙江大学“启真人才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学院”的培养周期均为1年,清华大学“唐仲英计划”的培养周期为2年。以“唐仲英计划”为例,该计划主要是为具有领导潜力的在校生提供系统、专业的公共领导力培训,包括课程、拓展、实践以及领导力行动等四个模块,学生需要完成多门课程学习、通用职业能力训练、公共沟通、专题研究、国际交流体验等17个培养环节的训练,在计划结束至毕业之前,还能获得一对一咨询、实践资助等支持。

3.学位课程模式

无论是集中培训模式还是实训项目模式,面向的主要对象都是少数“精英”学生,难以向学生中的“大众”部分普及,并且大多游离于高校主流课程体系之外。参考处于领导力培养领先水平的美国实践经验,课程仍然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最基本载体[ 2 ],然而,我国当前开设与领导力有关课程的高校仍然不多。目前,清华大学、成都大学、上海中醫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少数大学为大学生开设了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其中,清华大学开设的《创业领导力》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创业教育的创业领导力;成都大学《学生领导力》、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领导力开发》、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等则主要是面向全体本科生的素质提升类选修课。

从师资构成来看,目前领导力课程的高校负责教师以行政干部为主,主要包括学校党务、团委或学工领域的领导及管理干部;从使用教材来看,几乎所有高校都是采用自编教材,一方面体现了各高校的自身特色,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尚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材资源;从课程内容来看,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以在国内前沿的成都大学《学生领导力》课程为例,主要知识模块包括领导特质理论、领导伦理理论、团队领导力理论、模式研究理论、情景研究理论、变革型领导力理论等;但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小班教学,通过组织讨论、案例分析、堂内测评等多种方式加强课堂学习的感染力与互动式启发,并运用客座论坛、社会调研、社区锻炼、社团活动等多样形式促进领导学理论与领导力实践的融合。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问题

1.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开展领导力教育的高等院校数量很少,已开设的相关课程或培训项目大多影响力不大、覆盖面不广,且大多未能纳入正式的学位课程体系,与国外发达国家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重视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以美国为例,自上世纪70年代开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以来,进步十分迅速,在培养层次上既有提供学位学历的专业教育,也有提供一般证书的能力培训,涵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目前,美国有超过1000所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项目,近百所大学开设了有关的硕士专业,约70所大学开设了相关的博士专业;领导力类课程不仅在社会科学类院系得到了普及,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院系也已十分普遍。

2.缺乏独立清晰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具有战略性的导向意义,关系到领导力教育的价值导向与有效性方向。我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缺乏独立的领导力培养目标,有时甚至与素质教育目标混淆。相比之下,美国的情况是在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制定的《学生领导计划标准和大纲》的指导下进行的[ 3 ],所有开展领导力教育的高校都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根据学校传统、专业优势、学科特点等不同,这些学校的领导力教育目标各有侧重,反映了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分析这些目标的深层次内涵,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精神实质的一致性,如在领导力培养的目标人格维度上,基本都体现了全球视野、多元文化意识、社会责任感、变革信念等为美国社会所期许的人文特质。明确清晰的领导力教育目标,规范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教学行为,从根本上保障了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持较好的教学质量[4]。

3.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体系性不强

在多年的发展下,美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从培养模式上看,既有面向少数优秀学生的精英模式,也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在教学模块、课程安排上都有详细的阶段性方案及要求,很多培养模式都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除了课程学习,还充分对接社区、企业、朋辈等各类校内外培养资源,综合运用体验学习、导师辅导、社区服务、朋辈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式、立体式的系统培养。对比而言,我国的培养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完整系统的培养方案,导致各教学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强,教学内容也因之而呈现一定的碎片化特征;教学方法上,或偏重于理论灌输,或偏重于简单化、模式化的素质拓展,缺乏具有纵向深度的启发性、思考性;教学实施上,过度依赖主讲教师的个人表现,缺乏与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培养模式上,以中短期集中式训练为主,还没有一所高校提供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系统化领导力教育。

4.缺乏大學生领导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严格来说,我国当前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还处于自发阶段,远未形成体制性、机制性的保障体系[5]。已有的领导力教育项目更多地依赖于发起人的推动,而非规范化的培养体系驱动,教学资源的积累、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学质量的合理评估等都难以获得持续性的保障。反观美国的领导力教育,已经形成了系统有效的机制保障措施: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制定相关培养标准;全国性专业研究会及学术组织以组织学术交流、开展教育研究等多种方式帮助促进高校领导力教育发展;领导力教育与研究资源中心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资料数据库支持;领导力资助中心及各类基金会持续关注并资助高校的领导力研究与教育实践;此外还有多维度、多层次的针对领导力教育的独立调查与评估。来自国家、高校等不同层级的多种组织、机构及相关制度,给美国高校领导力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

三、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建议

1.加大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价值的认知与宣传

上世纪末期的全球化浪潮,增强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引发了美国国内的领导危机,由此带来社会各界对领导力培养的关切,催生了其后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蓬勃发展。因此,社会对大学生领导力价值的充分认识是高校开展领导力培养的必要土壤。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而快速变革的世界,领导力已成为国家与企业竞争中的重要资源和竞争优势,加强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既是构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宏观战略需要,也是满足雇主日益增加的对毕业生领导力素质需求的现实需要,同时也能够帮助在整体上提升我国青年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但目前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价值在我国还远未引起社会各界的充分认识与重视,需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加强培养的共识与合力,以给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提供根本性的动力来源。

2.确立清晰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目标与定位

确立清晰的目标与定位,是引导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由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目标应是多层次的。从宏观整体来看,应立足于国家社会发展战略,设立具有前瞻性的、以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引领能力的高素质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基点的目标体系。从微观个体来看,开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学科特点与优势、基于本校资源能力,设立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与特质的具有特色优势的目标体系。从目标维度来看,既要考虑个人目标,帮助实现个体发展,又要考虑社会目标,帮助引领社会进步,最终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借鉴国外先进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模式与方法

国外已有较多成熟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模式与方法,应积极借鉴、学习。美国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已由最初的单一精英教育模式,转变到当前兼顾普及型、大众化的多层次模式,并朝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这也应成为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教育的发展方向。美国的高校积极争取来自企业、社区、非营利组织等社会机构的支持与配合,以获取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在培养理念上,强调价值观教育,重视实践维度与团队协同,强调学习的反思环节。在教育逻辑上,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体系性,并注重二者的有机融合。在教师管理上,构建学科背景、来源结构、职能结构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并以建构主义教学观调整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在教学过程上,强调严格的过程管理,并通过完善的评估体系帮助完成教学的评价与调整。

4.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力培养路径与保障体系

美国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教育中成熟、系统的做法,我们应充分借鉴学习,但也应注意不能全盘照搬,而应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和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力培养教育路径与保障体系。例如,在中国的高校中,已经普遍建立的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基本单元的党组织,学生会,班集体等,都有可能成为可以开展领导力发展活动的平台。从保障体系来看,则应尽量推动将领导力培养教育纳入高校正式的学位课程体系,建立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高校再到院系的垂直领导管理体制,从经费投入、人员队伍、组织平台等各方面予以体制性保障。具体实施上,可依托高校现有的学校-院系的二级学生工作体制架构,充分利用、整合现有的两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已有资源。此外,由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除了充分调动利用校内资源,还应加强对外合作,构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支持系统,给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保障环境。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O2O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BS03);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重庆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7-GX-109);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两学一做’背景下高校党课‘三维一体’教育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307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党建带团建’模式下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SKDJ006);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市级金奖《智邮梦想计划》项目的高校实践育人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131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钟小羽,伍育瑾,陈一凡.马太效应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中的体现和逆用[J].中外企业家,2020(18):163-164.

[2]周东旭,刘露.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26.

[3]李玲.青年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01):64-67.

[4]傅剑波,王东.大学生领导力特征、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J].智库时代,2020(01):108-109.

[5]付琼,李静.我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46-49.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领导力高校培养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