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新生带来“期程”

2022-06-09陈音希

大学生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东华大学通知书文件夹

陈音希

2022年7月,東华大学2022级“期程”系列本科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大一新生的手中。作为它的设计师,这也是我的毕业设计作品。

“严肃”还是“活泼”

设计表达多是基于自身感受产生的思考。四年的学习、生活,我与东华大学发生了很多故事,因为对东华大学的熟悉和深厚情感,这个课题无比贴合我这个“体验派”的设计习惯,我很是心动。

书架上放着一张看起来依旧崭新的2018级本科录取通知书,这是我与东华大学的初遇。创作之初,我打算以个人体验作为出发点,很快就显现出问题。在全校范围内的调研中我发现,不少同学表达了既希望保留个性,又希望自己被集体认可的想法。若注重个性,设计太跳脱,显然不符合“录取通知书”这个严肃的主题。但设计太严肃,又与同学们的需求相悖。设计方案所表达的东西,反推设计理论部分,逻辑闭环始终不能成立。设计方案创新的突破点到底在哪里?我似乎总也平衡不了设计中的“严肃”和”活泼”。陷入创作瓶颈的我不得不回到原点——“我应该做怎样的创作?”。

“录取通知书就像学校的官方发言人,是一位穿着得体西装的发言人。”导师说:“你要让你的设计穿上‘西装。”我这才意识到在“东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此大的课题面前,我不应该只聚焦于自身,而应站在更高的位置,用更广阔的视角去完成设计。

沉思后的灵光一闪

设计方向的明确让我接下来的创作有了头绪,结合前期调研,一幅关键词为“未来”“旅程”“期待”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我通过制作草模来寻找更多灵感。我用盒子作为载体,想用“启”“承”“转”“合”这一仪式感带入责任感,将东华大学的精神与价值观赋予其中。那么它叫什么名字呢?

我一边低头思考着,一边在手里把玩起草模,盖子打开又关上,关上又打开。突然灵光一闪,那不如就叫“期程”吧!

重新设计的“启”主题文件夹草图

东华大学2022级“期程”系列本科录取通知书及新生大礼包

期,一为日期,二为期待。程,为旅程。开启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学校和新生都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脚下踏着的就是未来。对于这段全新的旅程,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抱有美好期待,二者合一即为“期程”。

东华“智造”

5月,因为时间和经费的关系,原本根据主题“启”设计的盒子需要改成文件夹的形式,但保留了打开的仪式感。

在重新设计“启”文件夹时,我在内页添加了一幅插画,插画中的元素围绕着东华大学的特色和历史。以缝纫机框架为底,意为学校以纺织为特色和优势学科。框架的右上角是东华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延安西路校区的三主教学楼、松江校区的图文信息大楼。在“星辰大海”背景下飞翔的是卫星上的半刚性电池极板玻璃纤维网格、中国首款星载网状可展开天线反射面、航天及高纯粘胶碳基纤维和高性能特种编织物编织技术等一系列东华大学重大科研成果。

同学们在拍摄“期程”宣传片

近年来,东华大学的“纺织智造”屡次在中国人的太空逐梦之旅中发力。作为航天器防热层关键材料,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的品质直接关系飞行成败。因其原料要求极高、制备技术极难,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潘鼎教授领衔的碳纤维项目组临危受命,采用棉浆基纤维素为原料,先后攻克“原丝、工艺、强度、排废”等难关,苦战4年才研制成功。有意思的是,飞船的“翅膀”真是织出来的。从天宫一号、二号到天舟一号,它们那对太阳能帆板的关键材料——半刚性电池基板玻璃纤维网格,都是由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团队通过将玻璃抽成丝、拉成线,用“玻璃纤维”编织而成。这种电池基板不仅散热性能好,还可以双面发电。长期以来,我国星载天线金属网主要靠进口。也是陈南梁团队,实现了将只有头发丝1/4细的镀金钼丝纤维合股加捻的技术突破,宛若为航天器撑起了一把太空伞,极大提高北斗导航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等多个系列卫星的通讯能力,开创我国卫星采用自主研发金属网天线的历史。

6月末,印刷工作结束,招生办的老师给我寄来了一份纪念版的录取通知书大礼包。作为我大学生活的小结,愿“期程”能开启新生的新征程,也带我奔向我的山海。

责任编辑:刁雅琴

猜你喜欢

东华大学通知书文件夹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入学通知书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东华大学开发出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工地上的他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挂在墙上的文件夹
50年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