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背景下影视类课程融合路径研究
2022-06-09吴博夫
吴博夫
影视类课程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历来都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从实践的角度看,影视类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还需要具备完成影视节目的各种实践技能。在时效性上,媒介理念、制作设备和后期软件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介类课程更新换代的速度超过了绝大部分高校课程。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让融合成为影视类课程的刚需。金课的提出对高校影视类课程的融合而言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一、金课背景与课程融合
从金课概念提出至今,有关金课的探索早已褪去了当初的新鲜感和神秘感,而部分探索的先行者也给同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与之相比,课程融合概念提出的时间更早,却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热度。从表面看,这两个概念对于课程的建设而言并无直接的关联,但是,笔者认为,在金课的背景下,课程融合是传媒类课程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2018年11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了金课的评价标准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如图1)。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且不只是简单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①。创新性针对的是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挑战度对应的是课程内容的难度,而高阶性的论述则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融合。
图1 金课的评价标准
从字面意思理解,课程融合是指一门课程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学科范围,而是需要将内在联系紧密的不同学科合而为一。在金课背景下,课程融合不仅是不同学科的融合,而且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融合,是学生素质的融合。因此,课程融合所要达到的不是知识之间“1+1=2”的效果,而是“1+1>2”的效果。
从宏观层面理解,融合并不局限在一门课程内部,还外延到专业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等等。但是,课程融合却是上述融合的核心和根本。只有课程以更优的方式融合,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落到实处,专业的融合才不会止步于纸上谈兵。
从影视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走向来看,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传媒机构、影视公司和广告公司,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少量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间接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工作岗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而从学生的入职条件来看,大部分单位要求学生能够提供以第一作者完成的微电影、纪录片、影视广告、电视节目等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创作代表作品虽然不是影视类专业培养的全部,但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影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完成一个能代表自己实力的作品,不仅需要掌握与作品相关的摄影、摄像、灯光、收音、剪辑等实践技能,还需要在节目策划、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等方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更需要具备文学、色彩、音乐等跨学科内容的支撑。在学习之外,一部较高质量的作品与创作者的领导能力、协作能力、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又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都给影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但是,从教的方面来看,要想让学生具备这些知识、技能、素质,并非对应开设相关课程这么简单。只有专业知识、技能、能力、素质融会贯通,学生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课程的建设才能稳步发展。
落到具体操作的层面,影视类课程的融合很难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加以全面推广。因为课程的性质不同,适合该课程的融合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文学方面的课程融合与技术方面的课程融合就有很大区别,偏理论课程与偏实操课程的融合也不尽相同。经笔者收集整理发现,高校类似专业的课程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校企融合、跨专业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赛事融合。
二、融合路径之校企融合
课程的校企融合是指以学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导师双主体共同培养学生,共同教授一门课程的融合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企事业单位导师负责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这种课程融合方式能让学生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轨,但也存在几个明显不足。
一是培养目的的差异性。从表面来看,学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导师的培养目的应该是一致的,但双方因为归属单位的性质差异,培养目的又不尽相同。相比之下,学校的培养目的相对单纯,而企事业单位的培养以完成工作任务和培养潜在员工为主。这种培养目的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的混乱。例如,以完成工作任务和培养潜在员工为目的的培养方式容易让学生偏离专业本身,且与学校培养相对独立,难以达成融合的效果。
二是培养方式的独立性。学校的培养方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而企事业单位以实操为主,二者的培养方式因为地域跨度、行业跨度等原因缺乏连接点。因此,校企融合的培养方式更像是双方在各自的领域内单打独斗而缺乏融合的土壤。
三是培养内容的复杂性。一方面,学校的培养内容偏向培养学生长远的、综合的能力,而企事业单位的培养内容偏向短期的、可应用的动手能力。这种差异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较大的困惑。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学校的培养内容与行业脱节的现象的确存在,这种情况无疑加剧了学生的困惑。
目前,部分高校对校企融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例如,将企业引入学校,建立工作室,让学生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接触实操。表面上看,企业能够通过这种形式盈利、吸引人才,而学生能够得到直面市场的机会。而实际情况可能并不那么完美,很多学生可能始终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对工作和市场负责,往往只能从事一些边缘工作。而企业方如果无法盈利,更不愿意将大量精力放在长期培养一个潜在员工上。因此,这种模式大多只能作为高校课程的补充,仅适用于为数不多的实习类课程而无法被广泛推广。
三、融合路径之跨专业融合
课程的跨专业融合是指与课程相关的不同专业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合授一门课程的融合方式。这种融合方式在影视类课程中已经被广为采用。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色彩学”这门课程,就采用美术学专业教师和编导专业教师共同讲授的方式。这种培养方式的优点很多,缺点也较为明显。
从教的方面来看,两个专业的教师在培养目的和培养方式上较为一致,在备课和讲授上均易于操作。从学的方面来看,学生通过专业融合的方式能够接触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来自两个专业的教师在培养内容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例如,前文所述的“色彩学”课程在两个专业的实际应用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美术专业的色彩学基于颜料,侧重绘画,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色彩学基于光线,侧重拍摄。这种在专业应用上的差异,由于缺乏应用上的连接点,会导致这门课程变成实质上的两门课程——美术色彩学和影视色彩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美术色彩学十分专业,但是跟自己所学专业关联不大。影视色彩学跟自己专业接近,但学得不够深入。如何将其他专业的知识融入本专业,从而为本专业实践所用,是跨专业融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跨专业融合的模式在影视类课程中虽然比较常见,但大都没有解决“为我所用”的这个核心问题。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某专业开设了一门跨专业融合的课程,聘用了其他专业的教师,但是讲授了一门其他专业的课。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融合正面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教师对相融的两个专业熟悉程度都比较高。但是,这种复合型的跨专业教师数量实际上并不多,且会随着专业差异的变大而减少。
为了应对跨专业师资力量的结构性不足,部分高校开始进行“课程群建设”。这为课程融合开辟了新的思路。课程群是基于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打破课程、实验、师资等壁垒,对数门课程进行融合和分解的课程集合②。在教的方面,课程群给不同学科的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机会;在学的方面,课程群给学生创造了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相融的可能。
总的来说,跨专业融合的短期要求是从人才培养方案上真正让其他专业知识融进本专业教学,中期任务是利用类似课程群的组织架构促进不同专业的融合和教师的交流,更长远的目标是激励专业教师走出本专业的范畴,吸收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四、融合路径之理论与实践融合
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是指将一门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教授,着力完成理论指导实践的融合方式。理论与实践融合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融合方式,在实践导向的影视类专业中所占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
从具体运作来看,此类课程以一名教师独立完成理论和实践部分为主,也有部分课程由两名或多名教师共同讲授。一名教师独立完成的方式更有利于建立起理论和实践的连接,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但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教师在实操上有较高的水平,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跨专业的学科背景。这种一人身兼多种能力的教师限制了理论与实践融合模式的广泛推广,也影响了该模式的融合效果。两名或多名教师分别教授理论和实践部分的方式,从现实角度来讲更加可行,能兼具较高的理论深度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在于,理论和实践部分相对脱节,很难完成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目标。例如,影视类专业课程“电视编辑”的教学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该课程在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新媒体、编辑出版等专业几乎都占据着核心课程的位置,且大都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部分。理论课程讲解分镜头设计与剪辑理论,实践课程讲授相关软件运用和剪辑实操。在专业排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兼具理论和技能的教师,部分专业被迫外聘其他专业教师承担实践课的教学任务。而在课程的具体运行之中,由于缺乏本专业的相关经验,外聘教师的授课大都从自身专业出发而较少涉及受聘专业的实际运用。
总的来说,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模式因其操作的便利性,在目前成为影视类课程融合的主流。但是,复合型教师的缺乏限制了这种模式的推广,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又影响了这种模式的效果。
五、融合路径之赛事融合
课程的赛事融合是指将课程与赛事挂钩,在理论课讲授中联系赛事内容(往届赛事获奖作品、本届赛事的命题方向等)进行分析,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完成参赛作品并作为课程考核内容的课程融合方式。以赛促学的融合方式在很多高校的专业教学实践中已取得相关经验,虽然推广面不算广,但反馈效果较好。
在理论教学方面,赛事的加入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有更多的思考和更高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方面,赛事的接轨能够真正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有的放矢。从融合的角度来看,赛事作品能够极大地促进各学科、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融合。例如,笔者所在学校专业开设的影视类课程“广告创意创作”对接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在理论课上,教师将该赛事的往届作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在实验、实践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分组形式完成视频类广告作品的制作并提交参赛。学生在该门课程中综合运用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各种专业技能,间接运用了相关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效促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可以在比赛中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赛事融合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实操过程中会重结果而轻积累。影视类专业学生往往只看重与最终作品直接相关的知识,如摄影、摄像、剪辑、灯光等。文学、美学、色彩学等无法对参赛作品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心目中的优先级会相对下降。因此,赛事融合模式虽然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效果较好,但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存在着潜在的不利因素。
尽管赛事融合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是具备了其他融合模式所不具备的高融合性。与校企融合的模式相比,赛事融合与学生专业结合得比较紧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行业。与跨专业融合的模式相比,赛事融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与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模式相比,赛事融合能够直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进而鼓励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六、意见和建议
总的来看,金课的背景给课程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课程融合方式各有优劣,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只采用一种模式而忽略其他模式。根据专业特点,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选用相应的课程融合方式才最为合理。当前阶段,在积极探索新型融合模式的前提下,着力改进和完善现有融合模式仍是影视类专业的重中之重。
首先,从课程教学效果来看,现有融合模式中赛事融合最优。赛事融合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促成各学科、专业、能力和素质相融合,因此,大力推动赛事融合是现阶段完成影视类课程走向金课的高效途径。其次,从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模式仍是现在的主流。但是,该模式的运行状况暴露出现有教师结构在实践经验上的相对不足。当前阶段,促成课程融合的关键在于激励专业教师学习,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再次,从运作方式来看,现有的跨专业融合的模式问题较大,仅仅完成了知识点的扩展而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如何建立起专业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有效吸收其他专业知识为己所用,是跨专业融合模式的首要问题。鼓励专业教师走出自己专业,跨学科学习,是该模式运行的重要保障。最后,校企融合模式对于专业教学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但是,该融合模式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就只能作为专业教学的补充。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模式目前还难以达到课程融合的目的。
注释:
①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②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0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