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防制措施
2022-06-09张巧玲宋建青
张巧玲,宋建青
(晋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晋州 05220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由于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舍饲养殖的迅速转变,流通渠道拓宽,布病有死灰复燃之势,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布鲁氏菌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几个月,但对高热、腐败、发酵的抵抗力弱,在阳光下0.5~4小时死亡,100℃数分钟可死亡,一般消毒药15分钟左右能很快将其杀死。
布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主要是羊、牛、猪。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者(包括野生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菌。公畜的精液中含有病菌。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引起感染或发病。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不注意防护也可感染;人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的未经巴氏消毒的奶也会感染;一些昆虫如苍蝇、蜱等可携带布鲁氏菌,叮咬易感动物或污染饲料、水源、食品,也可传播布病。患布病的家畜(羊、牛、猪、狗)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北方主要为牛和羊。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
多数病例为阴性感染。潜伏期不定,短的2周,长的半年。妊娠母畜发生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的3~4个月,也可能不流产,分娩时出现死胎或弱胎,也可导致母畜不孕。有时患畜发生关节炎而致跛行,公畜发生睾丸炎,少数病畜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人感染布病后,会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特别是骨关节。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转为慢性后很难治愈。
农村饲养牛羊、牲畜屠宰、皮毛乳肉加工、兽医等高危人群由于与传染源及传播因子接触距离近,接触机会多,所以更容易被感染而发病。今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城镇感染布病的人数也在增加,在吃烧、烤、涮时,加热温度和时间不足,方法不当也可能被感染发病。
养殖场内由于饲料不良、畜舍拥挤、光线不足、通风不良、寒冷潮湿、饲料不足等降低机体抵抗力,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本病无治疗价值,一般不予治疗,应当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主要原则。布鲁氏菌的主要防制措施有以下几点。
1 加强饲养管理,给予营养充足的饲料,减少应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降低畜群的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注意保暖,畜舍内保持清洁干燥,天气晴好时适时加强光照,给予足够的饲料,增强畜群的抗病能力。
2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以切断传播途径
养殖场内定期打扫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及排泄物,对可能引起污染的各种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要做到定期的严格消毒。场内禁止饲养猫、狗、禽及其他动物,做好杀虫、防鸟、灭鼠工作。养殖场内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禁止一切外来人员及外来物品进入生产区,生产人员进出要更衣消毒,进出车辆严格消毒。
3 布病要以预防为主,养殖场要做好布病的科学免疫
疫苗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按照国家规定免疫布病疫苗,保护易感家畜。做免疫时,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帽子等,保定好动物,避免因动物乱动操作过程中弄伤自己。免疫过程中采取双压尘双封闭措施,严禁工作过程中进食、喝水、抽烟。用过的疫苗瓶,应消毒处理后与用过的注射器、手套、口罩、帽子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工作服经消毒液浸泡后清洗干净即可。
4 出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养殖场发现疑似布病牲畜后,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再由专业人员对疑似患病家畜进行采样、检测和确诊。同时,养殖场要立即对病畜及同群畜进行隔离,并加强消毒,不能自行处理病畜,禁止私自屠宰和贩卖,以防因处理不当,引起病原菌扩散。
5 配合当地兽医部门做好布病监测和净化工作
养殖场应每年开展布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淘汰阳性动物。养殖场要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意识,配合兽医主管部门做好布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净化、免疫等布病防控工作;养殖场应配合兽医主管部门,对患布病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应按规定配合兽医主管部门建立疫情报告、消毒等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养殖档案。
6 不从疫区引进种畜,新引入动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规模养殖场应坚持自繁自养,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牲畜,养殖小区、农村散养户应坚持“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防止疫病传入。引种补栏或必须引进牲畜的,不从布病疫区或患病养殖场引入动物,调运前必须查验检疫证明和布病检测证明,确定动物健康。调运的动物到达目的地后必须经严格隔离检疫,运抵的动物应在隔离饲养场、区进行30天的隔离饲养,经检测无布病感染后方可混群饲养。
7 搞好个人防护,提高布病防控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人之间布病的发病率
从事饲养、放牧、兽医或者布病防疫工作的人,在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定期去医院体检。居民家庭日常应搞好饮食、饮水卫生,不吃不清洁或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物,饭前洗手,不喝生水。各种奶及其制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才能食用。不吃生的和半生半熟的肉,操作时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