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及组方治疗血证用药规律*

2022-06-09杨连梅邢俊标杨国强

河南中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组方方剂本草

杨连梅,邢俊标,杨国强

1.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天津 301700; 2.泾川县中医医院,甘肃 泾川 744300

白及,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曰白及,是我国传统止血药,历代本草均有记载[1-3]。本品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目前已从白及中提取分离得到白及多糖、联苄类、菲类、糖苷类、黄酮类、花色素类、甾类、醚类、萜类、酯类等90多种化学成分,白及具有止血、促进骨髓造血、抗癌、抗肿瘤、促进创伤愈合、抗病原微生物、保护黏膜、抗溃疡、美白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衰老等药理作用[4-6]。白及的止血作用被认为与白及多糖有关,白及多糖为白及主要活性成分,又称白及胶,是从中药白及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水溶性多糖,主要由β-甘露糖和β-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聚合而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及对胃溃疡、内外伤出血等症的治疗作用与富含的白及多糖有关[7-8]。白及收敛止血功效显著,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咯血、鼻衄、牙龈出血、颅脑出血、流产后出血、阴道出血、血便及外用止血等[9]。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白及组方治疗血证的证治理论及用药特点进行整理分析,可为白及的精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选取《中华医典》[10]《中医方剂大辞典》[11],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维普中文期刊等数据库中含“白及”或“白芨”,“血证”或“止血”的方剂,参照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中药名称,统一规范所搜集的文献药物,排除药味数>15味以上的方剂;排除方剂名称、方剂来源、治疗疾病名等记录不全,不能进行有效分析的方剂。现代临床观察类文献中无明确药物组成及疗效评价者予以排除;重复报道文献予以合并;主病属其他病证者予以剔除。

1.2 数据整理对于搜集到的古籍文献,记录其作者、朝代、著作名;搜集到的现代文献,记录相应的作者和文章标题,并分别对古今文献中方名、方源、疾病名、组成、用法用量、用药途径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软件建立数据库。

1.3 数据的录入与核对文献检索和收录由两人分开独立完成,最后将两人收录的文献和方药进行比对,相同者直接纳入采用,不同者两人共同商讨并查阅相关资料后,决定纳入与否。

1.4 数据分析共纳入方剂86首,统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选择合适的“支持度个数”和“置信度”,对所选处方进行分析,提取常用药对、核心组合等,进而挖掘白及组方治疗血证的用药规律[12]。

“支持度个数”(表示在所有药物中同时出现的次数)分别设为5%和10%,置信度设为0.9,按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首先进行聚类分析(核心算法包括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选择合适的相关度和惩罚度,提取组合,发现新组方。

2 结果

2.1 频次分析

2.1.1 药物频次统计对白及组方治疗血证的86首方剂药物频次进行统计后发现:共涉及 144味中药,药物频次前10位分别是白及、三七、海螵蛸、大黄、甘草、阿胶、黄芪、当归、仙鹤草、藕节等。

2.1.2 四气五味分布白及组方四气以寒为主,温、平次之。五味以苦、甘为主,涩、辛次之。

2.1.3 用药归经分布归经以肝、肺、胃经为主,频次分别为:肝经277次、肺经237次、胃经226次、脾经122次、心经112次、肾经67次、大肠经54次、膀胱经24次、心包经21次、胆经17次、小肠经8次、三焦经1次。

2.1.4 使用方法以汤剂和散剂为主,其他服用方法包括丸剂、膏方、雾化、膏药、胶囊等。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灌肠、外敷等。

2.2 核心组合及关联规则设置支持度10%,置信度0.9,按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将药对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前3位是:三七-白及、大黄-白及、白及-海螵蛸,见表1。对所得药对进行用药规则分析,得到置信度≥90%的关联规则10条,见表2。

表1 白及组方高频次药对组合

表2 白及组方关联规则

2.3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

2.3.1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设置相关度8,惩罚度2,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处方中两两药物间的关联度。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3~5味药物核心组合,见表3。

表3 白及组方治疗血证的核心组合

2.3.2 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8个新处方,见表4。

表4 白及组方治疗血证新处方

3 白及止血功效的本草考证

《神农本草经》[2]载白及:“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日华子本草》[13]载白及:“味甘,辛。止惊邪,血邪……肠风。”《本草图经》[14]载:“治金疮不瘥”。《本草发挥》[15]载:“白及苦甘,阳中阴也。止肺血,涩,白蔹同。”《滇南本草》[10]载:“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本草蒙筌》[16]载白及:“名擅外科,功专收敛。”《神农本草经疏》[17]载:“破散中有收敛,盖去腐逐瘀以生新。”《世医得效方》[10]载:“白芨散治鼻衄,呕血,咯血。”《本草汇言》[18]载:“白及,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也。”《本草乘雅半偈》[10]载:“白,金;及,至也……填肺生叶,填脉生血,坚固归金,金归地大故也。”《景岳全书》[19]载:“味苦涩,性收敛,微寒……能入肺止血,疗肺痈肺痿……生肌止痛,俱可为末敷之。凡吐血不能止者,用白及为末,米饮调服即效。”《本草备要》[20]载:“白及,涩,补肺,逐瘀生新。味苦而辛,性涩而收。得秋金之令,入肺止吐血。”《本经逢原》[21]载:“白及性涩而收,得秋舍之令,故能入肺止血,生肌治疮也。”《本草求真》[22]载:“白及专入肺,能入肺止血,味苦而辛,性涩而收,微寒无毒。”《得配本草》[23]载:“治肺伤吐血,敷手足皲裂,汤火灼伤,金疮疥癣,恶疮痈毒,败疽死肌,去腐生新。”《本草新编》[24]载:“白及……阳中之阴也。入肺经。功专收敛,亦能止血。”《本草分经》[25]载:“止吐血,去瘀生新,肺损者能复生之”。

4 讨论

本研究运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对白及组方治疗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白及治疗血证常配伍三七、海螵蛸、大黄、甘草、阿胶、黄芪、当归、仙鹤草、藕节、百合、生地黄、黄芩、白芍、蒲黄、地榆等,药物归经以肝、肺、胃经为主,具有活血止血、清热解毒、补益等作用。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海螵蛸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大黄苦寒清泻,凉血解毒,炒炭后化瘀止血;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黄芪生津养血,补气升阳;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仙鹤草收敛止血,解毒补虚;藕节收敛止血,化瘀;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生地黄苦寒泄热、甘寒质润、养阴润燥、凉血止血;黄芩清热泻火,炒炭止血;白芍养血活血;蒲黄化瘀止血;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白及组方治疗血证的核心组合:桔梗-贝母-薏苡仁,白蔹-龙骨-石见穿,蒲黄-地榆-紫花地丁,白芍-大枣-百合,茯苓-党参-白术,生地黄-阿胶-灶心土,当归-大黄-海螵蛸,益母草-黄芪-香附,白芍-大枣-贝母,白蔹-龙骨-乳香,蒲黄-地榆-仙鹤草-荆芥炭,大枣-党参-柴胡,茯苓-党参-香附,生地黄-阿胶-海蛤壳,大黄-海螵蛸-紫珠,当归、益母草、黄芪、人参、白术。基于熵聚类的止血新处方包括:①桔梗、贝母、薏苡仁、白芍、大枣;②白蔹、龙骨、石见穿、乳香;③蒲黄、地榆、紫花地丁、仙鹤草、荆芥炭;④白芍、大枣、百合、党参、柴胡;⑤茯苓、党参、白术、香附;⑥生地黄、阿胶、灶心土、海蛤壳;⑦当归、大黄、海螵蛸、紫珠;⑧益母草、黄芪、香附、当归、人参、白术。核心组合与新处方中的多数组合具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的功效,与《血证论》[26]提出的血证治疗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相符。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中药学[27-28]分类,将高频药物组合分为3类:①止血药:唐荣川指出:“止血为第一要法”,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蒲黄、地榆、紫花地丁、仙鹤草、荆芥炭、海螵蛸、灶心土、紫珠等收敛固涩、化瘀止血。②活血化瘀:“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瘀为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归经则出血自止”。大黄止血不留瘀,祛瘀生新。益母草、香附、当归等行气活血,疏肝调气,引血归经。③补虚药:“失血者,其所失之血有去无回。在治血中,消瘀攻治,必导致正虚,非用封补滋养之法不可。”人参、黄芪、甘草、大枣、党参等益气补血,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宜当急固”的理论相符。

白及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一直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本研究发现,古代文献中白及止血方多以白及为君药,或为散剂、或为膏剂,用于治疗体内外出血。现代研究发现,白及的治疗部位以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为主,包括鼻出血、阴道出血、便血、尿血等,多用白及单药或配伍三七、海螵蛸、大黄。

猜你喜欢

组方方剂本草
自组方与穴位贴敷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药组方治疗肥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地道风物·本草进化论》
《本草博物志》
《本草博物志》
何谓中医“七方”
中医有“七方”
相宜本草小红瓶精华液全新升级
探讨疣体注射法联合中药马齿苋方剂治疗跖疣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七十味珍珠丸与二十五味珍珠丸的现代研究进展对比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