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的当代价值
2022-06-09万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克己复礼”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思想不仅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时代浪潮中前行还需我们把握好这一思想。
“克己复礼”原意为“克制自己的私欲、语言和行为,使之符合周礼”。而孔子的这一重要思想则是我们通往“仁”这条道路上的一个必要条件。“克己复礼”出自《论语》24篇中的颜渊篇,原文内容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回答颜回提出的关于“仁”的问题时,孔子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那就是要学会克制自己,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周朝的礼仪制度,就可以达到仁。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想达到“仁”的境界,那就必须“克制自己,回归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核心[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现代工业体系的健全,人类社会带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阶段,并形成了相对先进的现代文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思潮交织在一起,人们面临着更多的价值选择,时代的发展导致物质欲望不断地增加,却使得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思想道德的修养走下坡路。这些现象的出现,我们必须摒弃并改进。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具有的时代价值,对我们解决这些落后的社会现象具有很大的帮助,对处理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克己复礼”思想始终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具有传统思想的弊端,我们在发掘当代价值的过程中,也要克服其历史局限性[3]。
一、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构建
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国家发展路上的强力接班人,是最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否相处和谐,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自我提升、全面发展,也影响着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如今,“90后”已经踏入社会,“0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群体,网络世界的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脱节,让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往而忽视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使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中,“思想意识落后,道德修养下滑,相互认可能力减弱,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与人交往冲突增多,自我约束能力减弱,人际矛盾激化”等问题仍然存在[4]。而“克己复礼”对处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构建和谐良好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思想的规范下,大学生需做到加强自身修养,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加强礼仪学习,学会规范自己行为;加强践行“仁者爱人”的美德,把实现人际关系和谐作为自己未来发展规划的目标。此外,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和独立人格塑造、健康审美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问题解决有一定的价值[5]。
儒家在研究自我问题方面,也把人看作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主体。自我约束和自我修养是个体道德修养提高、人际关系改善、社会发展和谐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通过自我约束、自我修养,才能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克服人性中消极被动的东西,展现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为大学生自己学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6]。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情感的交融,不仅要有真挚的感情,还要懂得约束自己,不让自己因為一些利益而为所欲为。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克制自己、提升自己、要求自己,是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实践中带有“克己复礼”的思想,并且在与人交往中做到相互体谅、相互克制、相互宽容,才有利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总之,这一思想对大学生在现实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时有一定的理论思想和行动指南的时代价值[7]。
二、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价值
新时代的中国想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发掘“克己复礼”这一传统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和时代价值。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算是杰出人物在对社会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产生出很大的社会价值,个体依然是不可能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不可能把个人的价值等同于整个社会的价值[8]。根据抽象与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个社会的价值只能是对整个个体的差异之间相互平衡抽象结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我们通过“克己复礼”思想来指导各自的修身之道从而达到为社会公共事业做出贡献的大公无私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超越人本身局限性的“仁”的更高精神境界,才能最终形成具有超越性和社会性的价值规范[9]。
从中国农耕文明的社会结构来看,家庭始终是社会最小的单位,而家庭的存在始终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宗族制度在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而维系这一理念的礼也伴随其发展的始终,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如今“克己复礼”也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公共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应该继承和发扬“克己”思想的积极因素[10]。此外,“克己复礼”本身所具有超时代的道德情感,我们需要继承并发扬,现代社会依然需要这一思想来辅助法律的实施,以便更好地处理个人、家庭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关系,在法律触及不到的感情世界,依靠血缘关系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11]。根据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内容,我们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必须以人为发展中心,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
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可以清楚地掌握“克己复礼”中的“礼”,随着现代社会的出现和发展,其内容不再是遵守封建社会下的那种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更多的是根据现实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新现象来进行不断改进[12]。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机遇和风险交织在一起,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智能科技的出现,使得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仍然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13]。“克己复礼”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对我党进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维护人民安全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一个真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以加快现代化时代到来的脚步。总之,克己复礼还有一定的作用,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14]。
三、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对提高党性
修养的价值
在全党全面学习理论知识并勇于实践的今天,赋予“克己复礼”以新的内涵,使之成为能够警示党员和领导干部的道德规范,让党员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近年来,从揭露的腐败案件来看,腐败官员的背后大多都牵扯到了黄、赌、毒、黑社会等多个方面,令人心痛万分,这不是人民的公仆,而是欲望支配的魔鬼,贪婪是万恶之源、无底深渊,想为后代贪官累积财富,最终结果必然是毁灭[15]。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做好家里的好丈夫,家里的好邻居,工作的好同事,具备一个领导党员的基本社会道德,克制好自己的物质欲望,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置于国家法律之下,那么就不会轻易走上腐败的道路。古人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旦我国党员干部越过了“道”这条底线,那是党的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条文不允许的。为此,每一位党员需做到克制自己对权力的欲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受党内纪律的规范约束;领导干部要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意识形态、反对官本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遵守党组织的纪律,抵制腐败的诱惑,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16]。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困局下,我们可以把“克己复礼”思想用来服务党,帮助我国完成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我们可以赋予“克己复礼”新的含义,抑制个人的欲望、物欲和权欲,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和党纪,既符合我们党颁布的干部廉洁政治的有关规定,也符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警惕的腐败案件,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借鉴。这样容易获得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共识,也能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认可,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行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17]。
四、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对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的价值
结合实际,“克己复礼”中所蕴藏的社会主体思想,对当代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18]。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呈现好的发展趋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丰富,人的全面发展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出现新的特点。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愈来愈大,在满足好自身物质需要时,还需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达到外界对自己全面发展的要求,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人时,却很大程度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思想,并不是对个人的轻视或否定,而是基于人们应有的社会联系的存在,凸显了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和关系网络中人的社会责任和自我意识[19]。
在系统梳理了孔子“克己”“知人”“复礼”的思想路径之后,分析了孔子“克己复礼”的社会主体思想对当代人的社会发展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20]
(一)人不应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而应充分关注其多重维度和丰富潜力,深入思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的无限性,敢于突破自我,善于超越自我,勤于完善自我,不断地在身上寻找自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使自己的方方面面健康发展[21]。
(二)人自身来说,以自我为中心
把自我封闭起来,为自己铸造坚硬的外壳,让自己处在狭小的空间,接触不到外界环境,这样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自以为是,这种错误思想不符合人自身的发展规律,违背规律必然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我们应该主动走出自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容纳别人,与别人交流、沟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22]。
(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应该是支离破碎的、原子化的个体
而应该生活在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的网络中,并努力做到始终如一,积极地让自己和他人融入社会的人群中。在此过程中,“克己复礼”思想也发挥了一定作用[23]。
这三个方面对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此外,在当代社会,我们必须清楚知道,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穿越时空仍然能发出璀璨的光芒,在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被世人肯定。我們在运用这一思想解决当代问题时,不能只看到其积极的一方面,也需从多个维度看待“克己复礼”思想,不是简单粗暴地用正确和错误两个对立面进行批判[24]。孔子“克己复礼”思想诞生在封建社会,逃不了封建思想的宿命,其封建性、落后性是从娘胎中带出来的,具有统治阶级的色彩,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合时宜,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些“污泥浊水”清理掉,坚决摒弃糟粕,及时进行打补丁升级,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25]。
当代思想文化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来支撑,孔子的思想早已根植中华民族的大地,深刻融入到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时代在进步,我们必须学会用唯物辩证法中的历史思维能力来看人、看物、看思想,学习历史知识,以史为鉴,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掌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以便更好地应对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我们要想挖掘传统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就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具有借鉴价值的传统思想,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和现代表达方式,根据时代的新发展新进步,将其内容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实现传统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6]。
五、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会议上提出,我们想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把它发展成为人们共同的情感支撑和行为准则,让广大人民做到在思想上理解、在行动上践行,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党就必须对百姓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当代青年,做到更加注重理论指导,为人民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不断完善国家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培养党的继承人和接班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并不是已经失去了活力,而是有很大的潜力。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政治、教育领域的集大成者,作为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千百年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所处时代及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深远。但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不同的,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充分发挥“克己复礼”思想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总之,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克己复礼”思想,也是希望社会可以安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国家繁荣昌盛、不断发展,在今天,这种思想依然值得肯定。封建思想始终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往善意的方向引导,依然可以克服弊端,并结合不同时代的不同目标赋予其不同的新内容,发挥时代价值。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不只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方法论,我们在运用的时候需对这一思想的利弊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利用其积极的时代作用培育新时代根正苗红的接班人,发挥其在实现百年目标和伟大复兴的民族梦想时道德层面的思想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群.孔子[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17.
[3]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1.
[5]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6]武东生.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7]趙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 2017.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
[10]沈薇.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以《周礼》为考察中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11.
[11]丁进.周礼考乱:周礼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李文全.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3]张天琦.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吉林大学,2017.
[14]郭瑞香.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4.
[15]郑婷.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D].河北科技大学,2009.
[16]杨芳.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D].暨南大学,2013.
[17]王徵翾.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德育价值[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9):9-14.
[18]李丽.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52-55.
[19]亚杰.浅谈“克己复礼”在教学实践中的影响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36,44.
[20]黄俊杰.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说与东亚儒者的诠释[J].外国问题研究,2017(1):4-29,118.
[21]陈二林.孔子“克己复礼”社会主体思想及其启迪[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5):105-110.
[22]陈碧强.杨慈湖对“克己复礼”的阐释及其理论意义[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2):16-21.
[23]袁琳.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对当代高中生的教育意义[J].新校园(中旬),2015(2):209.
[24]羊玲.师德建设:从“克己复礼”说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2):95-96.
[25]谢然.何谓“克己复礼”?[J].语文月刊,2014(3):74-75,85.
[26].杜维明.建构精神性人文主义:从克己复礼为仁的现代解读出发[J].探索与争鸣,2014(2):4-10.
作者简介:万洁(1999-),女,傣族,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