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探析
2022-06-09许雲艳
本文主要探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将语言意境的创立和内涵作为研究的主要侧重点分析的角度包括,人们学习汉语言过程中的朗读、意识、阅读习惯和背诵等,希望下文论述的观点能够为人们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人们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有更高的赏析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使我国汉语言文学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发挥其本身的魅力。
各类语言作为人和人之间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工具,起到了传播他人意图和表达自身看法的作用,但是实际的效果和个人使用语言的水准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说,汉语言文学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其不仅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承载作用,同时由于各年龄层和群体的喜爱,使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在国际大环境下获得更高的影响力,其在信息时代下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能够使汉语言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机遇,必须将这种语言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向读者展现出来。读者在体会到汉语言文学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激发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特性
(一)具备艺术美感
各种景色都可以通过汉语言文学进行描述和展现,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这种生动的描写方式,能够让人们在品读一篇文章之后很久都不能够忘记,读者迫切地想要了解当时作者的心境和实际观赏到的景色。不夸张地说,汉语言文学能够细致入微地描写出各种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具备艺术和美学的双重特征之外,还具备能够打动人心的特点,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作品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千古名句几千年来被诸多文人所传诵者,因为其勾勒出了一幅唯美的画卷。在一座空灵的山谷里,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山谷里的天气已逐渐步入秋天。而此时,明月透过松柏照射在山谷里,而山谷中的清泉正缓缓的流淌着。诗人王维用短短的几个词语描绘出了山谷新雨过后的空旷清新之感,表达出了诗人的愉悦恬静的形态,同时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所处的时空里,感受到了山谷的清幽与明月的皎洁,让人身临其境且如痴如醉。这种艺术美感显然是通过文字来描绘的,这便是汉语言文学当中表达方式[2]。这种表达方式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美感是十分生动的,在文学的表达当中通过灵巧地运用语言文字,可以直击心灵,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也是这首诗乃至其他优秀作品能够流芳千古的原因所在。
(二)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人们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各个事物和自身经历的事件为汉语言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灵感和创作来源,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润色和整理就能够表达出自己在观察到这些事物中的感受,这也是个人体验的升华[3]。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选择了在其生活当中经常接触的石灰来表达自己的气节。全诗自然朴实无华,且语言凝练,表达清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表现出了诗人积极奋斗的人生观以及大无畏的凛然正气,给读者鼓励与启发。由此可见,历史上很多作家在其自身的作品中,都会融入自己在生活当中的体验以及经历,并将其用适当的文字展现出来,以此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种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作品无疑需要元素语言的支撑。
(三)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者的生活体验并不是局限于个人,而是具有广泛性。这类汉语言文学作品通常都能够让读者的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联想,二者之间强烈的情感共鸣主要由双方不同点和共同点的挖掘而产生,如果读者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就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一个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等。
但是事实上,每一个诗人在生活当中所感受往往并非其自己所体会,很多读者在欣赏诗人作品之后,也会联想诗人的处境以及对比自身的生活环境,从而产生与诗人的共鸣感。这种共鸣感无疑来自于生活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使得读者更加能够融入其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婉约派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品,这首词是诗人对生活当中的花谢花开以及流水东去的常见情景,并将自身对丈夫的相思之情融入其中。这种情感通过这个词句描绘出来之后,得到了读者的强烈认可与赞同,为后人表达自己相思之情提供了材料[4]。
二、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形式
(一)人际交往方面
人际交往是语言最常应用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通过语言来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出自身的看法是目前每一个个体在社交过程中的必要形式。除了更好的融入社会之外,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也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多赞同者的肯定。语言的应用能力也可以通过实际的沟通过程和交往来提高,对于不同的场合,学生应该认识到选用正确语言的重要性。防止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出现误解的情况,实现高效率的沟通。
(二)阅读理解方面
学生要想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需要理解创作者的心理思路,就要对作品进行大量的阅读,更要理解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性在对于同一个事物进行描述的时候,有些同学的作品特别优秀,有些同学的作品,看上去很乏味。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对于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当然,对于语言仅仅是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此时需要给学生留下自己的空间去思考,让学生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来提高他们自己的应用能力。
(三)写作方面
将语言转化成了文字的过程就是写作,文字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语言掌握的程度。对语言掌握熟练的同学所书写出来的东西更加能够让读者体会出其中的真情实感。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来说,需要通过各种文件资料的书写来表达出自身的观点,所以他们对语言的掌控和应用情况能够对于他们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造成影响。
三、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意境的创设
(一)语言意境的内涵
分析汉语言文学创作的意境,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文字来抒发自身对于生活各项事物的感想和态度。他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通常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同时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语言的无限魅力和情感的共鸣。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对于一个汉语言文学作品最好的认可,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下面在研究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意境创作方式的过程中主要以这方面为研究的侧重点[5]。
(二)语言意境的创设意义
首先,一个人的文学修養最主要的表现在于语言应用的合理性。我们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应用能力的强弱。我国是历史最久的国家在我国的历史上创作出许多让世界震惊的文学作品,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也是值得我们需要去鉴赏的。经过对这些语言文学作品的鉴赏对其中的意境更为了解,然后去了解作者的情感,可以使我们的鉴赏能力得到锻炼,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对作品进行解读感受到,其中语言的美丽为我们的光辉的历史感到骄傲。
四、总结
探究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情况和语言对于创立意境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为明确了语言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够创建合理的语言意境,也只有通过语言意境的创建才能够进一步地学习汉语言的真正内涵。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着重的树立起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意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邓丽娟.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探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7):142-143.
[2]田双龙.汉语言文学中对语言的应用意境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9):35-36.
[3]于洁.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及意境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10):111-112.
[4]孟佳琦.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及意境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36):158.
[5]周春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解析[J].智库时代,2018(31):253-254.
作者简介:许雲艳(1999-),女,湖北省荆门市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