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探析
2022-06-09赵海燕杜丽娟刘琨
赵海燕 杜丽娟 刘琨
摘 要:本文对大数據视域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进行探析,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成立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基金库的措施,加大对校内信息化教育设施、多媒体教育工具、辅助性教育软件的投入,为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储备资金。同时,高校应优化信息化教育管理规范与制度,实行校内资源的集中化与统一化管理,并利用校园网,建设校内“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内信息化业务的共享。
关键词:教育管理 大数据 发展 信息化 路径 高校
目前,教育市场正处于发展期,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信息管理、教学、科研等不同方面潜在的问题,也开始显露。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将会成为高校整体发展的瓶颈,也会拖延高校整体发展的战略。[1]因此,开展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基于理论基础的研究内容,以此为依据,通过将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构建新的教育发展框架,致力于为高校教育教学指导工作指示新的方向。
一、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信息化技术便在我国教育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以西方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很早便开始了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并尝试将此项技术应用到教育管理工作中。例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计算机技术,也开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先例。[2]在管理的大方向上,美国还制定了很多的教育研究项目,通过不断地落实与实践,将信息化更好地融入到高校管理中,其中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已实施至今。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中,实现了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尤其在信息化技术引进中国后,更是在我国教育市场得到了发展。包括在线教学、CMS/LMS(学习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教学系统、课程/学习管理系统等。在此基础上,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研究成果也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例如,邮件、网络论坛、电子资源、网页等。也有一些试点教育院校,使用现代化技术规划新的教学路线,例如,鼓励教学政策、电子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线上的方式对教务管理人员与不同职位的教育管理者进行线上素养培训等。此外,还有很多高校校长也进行了相关内容的研究,例如,潘愈元的“高等学校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育模式,发表后受到了有关教育研究单位的关注,在投入使用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中又出现了更多的新问题,包括如何更好地结合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实现当前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有效应用,等等。只有解决了与此相关的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具有更高的价值与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二、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下述将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其一为高校教育管理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包括教育管理信息是否可靠;如何保证教育管理中的信息安全和防止泄露;如何全面及时地对教育信息进行更新与管理;参与教育管理的队伍如何提升素质与水
平等。
其二为管理工作信息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教育管理制度定位可能存在的问题;统筹及全面性的高度不够;管理的手段及体系落后;教育管理团队的建设问题;投入的信息资源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进程;开发教育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信息资源的建设标准不统一;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与教育管理融合不匹配等。
深度剖析上述提出的问题发现,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原因有:校内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政策及合作机制不健全;指导及落实的针对性不够具体;师资队伍建设过于落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片面、不具体、不全面;投入的支持有限等。
为了解决与此方面相关的问题,改善高校教育教学现状,下述将以大数据作为研究背景,对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路径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三、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
(一)不断加大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
为了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应当不断加大对校内信息化教育设施、多媒体教育工具、辅助性教育软件的投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联系教育部门与地方政府,加强对此方面的管理,以此保障信息化教育专款的专用。例如,联系我国地方教育保障单位,将校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列为国家级与省级教改核心项目,采用教育全过程预算的方式,建设一条可实现稳定成本收入的渠道。[3]同时,可建立一个稳定额度,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定期为教育组织工作进行拨款。在下拨教育管理款项时,应明确不同投入资金在教育经费中应发挥的作用。例如,可抽取三成到四成的资金,用于购买信息化设备;抽取二成到三成的资金,用于设备的定期更新与后期使用维护;其他剩余资金可用于日常教育工作与大规模教育资源的开发、高新教学技术的引进等。[4]同时,要求高校在向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申请资金后,单位需要向指定部门提供对应的支出收据与发票,确保款项的专用,以此种方式,避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被擅自挪用的现象。
除上述提出的内容,还可以采用成立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基金库的方式,鼓励地方公益性单位与各大企业,对教育产业的发展进行资助与捐款,所有获得的捐款均由地方政府或投资部门进行管理,并定期或定时对高校进行资金发放。资金的整体运转过程需采用一种对全社会公开的方式,接受社会各界与各个组织委员会对其的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得到
保障。
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赞助的积极性,可以建设地方企业白名单,对于投资较高或给予贡献较大的企业单位,高校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其培养专项性人才,或提供企业建设对应的人力资源。同时,对于扶持教育产业发展与建设的单位,地方政府可以在企业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通过此种方式,提高企业参与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为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储备资金。04C97331-B712-47C4-AF1E-0137579F78C2
(二)持续完善与优化信息化教育管理規范与制度
在完成上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高校需要持续完善与优化信息化教育管理的规范与制度,而与此关键是建立一个以信息化为基础、可实现资源在校内有效调度与共享的集成型管理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均以科层制为核心,校内的网络技术部门与网络技术科研人员仅属于一个提供科技调研成果的工作部门与群体。[5]此种工作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幅度,甚至使管理工作效率呈现一种降低趋势。为了改善现状,高校应将教育管理权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改变现有的中心管理模式,实行对校内资源的集中化与统一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校内不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分级管理”作为工作的核心。例如,完善高校教育顶层机制,在校内安排一个教育教学核心组织者,其下层的管理人员为各个部门的工作组织者,以此类推,下一层为教师,底层为学生。在布置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根据教学层次,为不同教学参与群体划分不同的权利与职责,避免顶层工作出现重叠与重复,影响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
同时,高校在制定教育管理制度时,不能墨守成规,应当勇于创新,不断将组织机构进行升级发展。尝试将网络中心引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并结合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建设一个以信息化作为支撑的教务管理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由高校教学管理者制定与发布,要求所有在职工作人员均需要按照指标要求,规范自身的行为,以此种方式,引导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标准化。[6]为了确保教务管理评价体系的价值性,高校可实行ISO9000族标准,将ISO认证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以全过程监督的方式,对校内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管控。而在此过程中,管理者不应当仅重视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同时应当关注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协调发展,保证两者在校内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避免在客观层面出现由于管理无序导致的责任推诿现象,保证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此外,高校应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革新。例如,完善校内教务管理平台、健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信息化相适配的教学管理系统等。总之,要落实此方面工作,需要完善并适当扩充以资源流通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应用系统与程序,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成数字化技术的校园环境。同时,应当在辅助教务管理系统内,增设决策机制,支持教学、教研、调查工作的全面落实,确保教学管理效率与办学水平的同步提升,使学校成为集网络教学、线上办公、网上服务为一体的公共管理区域。
(三)利用校园网促进教育管理的落实与作用的发挥
为了实现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落实,可在完成上述相关工作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面向学生与教师群体的“一卡通”系统,将早期所有分散的业务集中化,降低资源浪费、业务重建的现象,以此实现校内信息化业务的共享。例如,高校教务管理中心,可利用大数据集成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一个用于存储学生个人信息与资料的终端数据库,将数据库内学生个人信息与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生活行为进行对接。学生也可直接使用“一卡通”在校内消费,包括,购买生活用品、在食堂购买餐饮食品等。此时,学生的所有消费记录均将通过校园网传输到教务管理中心,一旦学生在校内出现“一卡通”丢失或资金被窃的现象,高校可直接通过调用终端消费记录的方式,解决此种问题。[7]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使用大数据技术,综合分析学生在校内的消费情况,以此为依据,对班级内的个别贫困学生给予定向资助。总之,在“一卡通”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校内教务信息开始呈现一种共享化趋势,教学项目、教务科研项目、行政项目、后勤项目等,也均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MIS系统的对接,相关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下得到了共享。此种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也避免了校内资源协调性与统一性差的问题。此外,高校也可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决策功能,对校内不同工作部门的运转情况进行集中反馈,并辅助校内领导者进行信息的科学化决策,通过终端反馈的数据,实时把握校内教务管理,以此为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撑,从而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更高价值与作用。
四、结语
为了进一步落实“数字校园”的建设及其在教育市场内的应用,本文以大数据作为研究背景,对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与路径展开研究,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在落实此方面的工作时,应当考虑多个层面的均衡设计与规划,例如现行教育观念、校内软硬件建设是否完善、发展目标是否正确等。总之,构建“数字校园”是一个漫长的投入与实践过程,需要通过调整教育结构,并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构建创新评价体系后,才能进行真正的融合与发展。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只有直面困难,解决问题,高等教育管理才能进入网络化、标准化的全新发展阶段。而高校想要不断地适应时代,并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结合本校特色,不断地创新发展。虽然很多学校在教育信息化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发展与实践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在后期的相关研究中,有必要继续深化教育市场的调研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积累更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金堂,章胜江,黄恩平.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问题探讨——以南昌职业大学创新信息化方式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3):177-179.
[2] 姚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实践研究——评《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 [J].科技管理研究,2021(5):227-228.
[3] 郭阳,亓晋,许斌,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面向智慧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8):133-135.
[4] 许广敏,许晶.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者在信息化教育管理模式变革中的应对策略[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3):108-109,113.
[5] 张平.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及深圳高校思政工作信息化探究——评《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20(16):273.
[6] 覃丽燕.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评《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思考》 [J].科技管理研究,2020(20):268.
[7] 李芳,魏大巧,祝汉成,等.教育信息化2.0时代医学院校教育管理实践与思考——以云南省A大学医学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0(17):72-75.
基金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资助(YB2021113)。04C97331-B712-47C4-AF1E-0137579F78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