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2-06-09王弦
王弦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开展对专业课程教育、学生后续发展及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职语文课程丰富的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有着众多的衔接点,利用中职语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有其先决条件。在具体教学中,应当认清课程思政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教师素养、教学衔接点、教学方式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如何开展好专业课程教育;二是如何组织好课程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决定学生最终掌握的技能,思政教育决定学生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价值观成型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开展思政教育,达到的育人效果具有其他阶段无法比拟的突出优势。而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社科学习的基础工具,拥有非常丰富的教育内容,是承载中职课程思政教育的一个绝佳工具。借助语文学科,结合思政教育的教学需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能充分发挥大思政和语文的学科优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完成对专业技能掌握及正确价值观的构建。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作用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受限于历史发展条件,过去的学校教育发展不够全面,教育观念也比较片面,学校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是独立于知识教育而存在的。由于知识教育在学生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思政教育则趋于边缘化,这样的教育格局下,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低下。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主张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专业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养成等教育的所有要素进行全面结合,将思政教育的范围扩大,把各类专业知识教育都纳入到课程思政的范畴之中。这种教育理念统一了教育中的分散元素,使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从原先的扁平化变为立体化,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课程思政的作用分析
1.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作用
课程思政可以有效地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升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性。思政教育以德育的方式开展,德育是对人的思想精神的影响,是对人文社科领域知识发展历史的继承和发扬。任何的专业课程知识都离不开历史的发展,都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专业知识水平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课程思政教育即是挖掘不同历史阶段专业知识的进步过程,剖析专业知识背后的优秀思想,通过加强专业知识深度的方式赋予专业知识学习新的内涵。这不仅丰富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2.对学生后续发展的作用
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构建牢固的心理防线,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教育培养人才,思政教育培养人。思政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性格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职院校的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相较于大学生而言,中职学生还未形成系统的世界观;相较于小学、初中学生而言,又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心理建设能力。可以说,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性格情绪等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体系完整的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在思想性格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心理防线,抵御不良思想的侵扰,更好地树立人生目标,建立积极的思想信念。
3.对中职学校发展的作用
中职教育是技能教育,也是就业教育,其本质是要培养行业所需的專业技术人才,而培养内容却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应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内容[1]。课程思政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思想强化,恰好满足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通过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逐步提升学校的综合教学水平和办学能力。
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中职语文教学衔接分析
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法治教育、家国认同教育、优秀文化认同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等各个方面。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语文知识。主要的教学内容以模块的形式开展,包含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等部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以写作、表达、阅读为主的基础学习,还是结合专业教育的职业模块学习,其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衔接度都较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语文学科本身突出的基础性、工具性掩盖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使其文化教育属性被隐藏。事实上,语文学科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从知识内容上说,古代诗歌、词曲、文言文选集、书法等知识形式,都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自秦汉至明清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民族英雄、能工巧匠、文化学派,这些名人学派遗留的篇章中蕴含的仁爱、诚信、正义等思想精华,正是课程思政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基础要求。
三、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打造高素质教育团队
在中职语文教学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师缺乏对思政教育理论的深刻把握,部分思政教师也缺乏相应的语文专业知识,所以师资队伍的单一性较为明显[2]。教师是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具体落实、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最关键因素。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当中思政教育的教学水平,首先需要提升一线教师的思政素养和专业素养,构建一个高素质的教育团队。为此,在人才招聘上,中职院校可以加强人才招聘资格的审核,适当提高人才招聘的要求标准,从源头上把控好质量。对于校内一线教师,要加强教育改革,针对部分语文教师思政素养较低的问题,可以组建“专业思政教师+专业语文教师”的新型教育团队,或者定期对语文教师进行思政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对于语文专业素养较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院校可以采取“优秀老教师+新教师”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这样,通过从源头把关与校内思政教育改革并行的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二)立足中职语文与课程思政衔接点,全面深化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中具有很多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3]。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语文学科则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两者在概念上存在众多衔接点。课程思政是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心理教育,语文学科是通过不同的内容挖掘背后蕴含的情感精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程思政可以算作语文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所要求的法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都能在语文学科中找到相应的教学素材。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仁义礼智信,蕴含在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作品之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历朝历代涌现出的无数民族英雄留下的篇章中,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更是随处可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以教材为主要立足点,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内涵,确保在实际教学中把教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中职语文教育当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不仅要注重教育的具体内容,还要注重教育的呈现方式。教育内容是思政教育的载体,教育方式则是思政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参考依据。思政教育是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教育,而精神教育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特征。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为例,语文课本当中的素材选取虽然充分,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受和平的生活环境、过长的时间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只能起到书面教育的基本作用,学生并不能受到深刻的精神熏染。此外,新时期,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步,当代人获取知识的渠道从传统的书本上,变成多方位、各领域的接触[4],教师讲述这样单一形式的教學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更新。组织班级爱国诗词朗诵等活动与课本素材共同渲染情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播放以课本素材为蓝本创造的优秀影视作品,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课本素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
四、总结
课程思政教育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院校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课程思政的内涵丰富,与众多的专业学科课程教育有密切的联系。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时,应当做到科学把握课程思政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以谋求学生综合发展为最终目的,制定兼顾各方因素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郭义.课程思政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和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7):1.
[2]雷叶.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36):1.
[3]高文岗.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数码设计,2021,10(7):1.
[4]颜俊鲁.思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中旬,2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