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2022-06-09许少宁房亚男荆琦瑢

海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质量研究

许少宁 房亚男 荆琦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转变,学术界涌现了大量的针对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保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本文通过对近十年内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当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情况,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创新不足、缺乏深度、成果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概述

2021年10月1日,笔者以“高等教育质量”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共找到相关文献34096篇,再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查询,获得文献结果694篇,前者是后者的49.13倍。如此可见,自教育质量一词提出以来,学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浩如烟海,这实际上就是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潜在诉求,但在这些文献当中,明确提出的、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单独研究还相对较少,多为在阐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要性、研究对策之中加以包含。本研究以在中国知网(CNKI)上收录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为依据,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之上,对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与认识

通过对与本题相关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后,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有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概念内涵的基础性研究、特征与要求的研究、存在问题的研究以及实现路径的研究四类。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质量话语体系的开端应是“二战”后,高等教育的全面兴起,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企业管理领域引渡到公共管理领域,质量成为教育管理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必然绕不开谈论“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学者们的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都试图运用一种详尽明了的语言体系或更为具体的视角对抽象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加以界定和阐释,而无论是根据大学教育职能属性不同对高等教育质量加以界定的职能论质量观,还是从高等教育主体需要视角对高等教育质量下的定义,亦或是将“利益相关者”概念移植过来、从核心目标与质量指标等层面构建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模型,都略显片面,不能囊括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部。事实上,高等教育质量的解释在学术层面上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高等教育本身即代表着教育的某种“质量”,就高等教育的实质而言,也许并不能孤立的谈论高等教育质量,否则就容易落入定义论的窠臼,而忽视了原本应当重视的教育的人的主体性[2-3]。

(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目前学者们在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与要求,以此来锚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实现路径。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征要求的理解维度可能多有不同,但总体可归纳为三点:一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高等教育要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然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无论是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还是国家社会的新发展格局,都要求高等教育更新课题,适应需要,推进高质量建设,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二是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发展。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题是质量提升和优化,管理体制创新、教育内容与手段优化都是为了质量而服务。显然,学者们都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即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几乎将二者等同起来;三是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教育的公平属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不仅强调教育机会公平,更加强调深层次教育内容的公平[4-5]。

(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对高等教育发展困境的分析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中存在依附、异化和量化的现象,而在实践中则存在学习、教学和资源三重困境;也有学者从高校育人的功能、结构和价值三个层面,论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即一是高校育人功能、知识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异化与萎缩;二是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层次的失衡难以满足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三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工具化,教育形式价值与实质价值颠倒,人的价值被忽视[6]。

(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是从高等教育治理理念角度,要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并将此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工作的核心取向,渗透进教学、研究、管理等各个方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将育人这一教育本质职能和任务贯彻始终,整合政府、学校、社会及家庭多元主体力量,建立起协商民主、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二是从高等教育顶层设计角度,要求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在区域范围内的协调与协同,促使各区域优势互补,资源统筹。在完善政策体系的同时,还要增强全局观与系统观,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三是从高等教育管理机制体系构建角度,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特色办学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发展。高校应切实从自身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使命与责任出发,构建起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四是从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角度,提出从意识形态、技术、权力等维度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体系,并认为应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沉淀为一种文化,使其得到巩固与重视。而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价则开始由量化的控制转向对于教育满意度和教育实效性的探究,有学者提出受教育者的满意度是高等教育质量评判的始点[7]。

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反思

对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方兴未艾,从总体上来看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密不可分,但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存颇多问题。第一,研究成果与理论的创新性发展相对不足。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其理论依据往往来源于企业管理领域的嫁接和移植,而对于教育管理领域,这些理论的针对性与创新性略显不足。同时,视角的单一化也使得研究成果应用范围狭窄。这需要研究者们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以跨学科跨领域的思维意识来思考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问题,从而实现在研究理论上的创新性发展;第二,研究深度不足,缺乏定量化研究。当前关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许多研究往往是浅尝辄止,欠缺对问题根源的深入讨论,仅就表面问题的分析描述无法透视其本质病灶,使得研究缺乏深度。同时,当前的研究中关于定量化研究的内容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关于质量问题难以量化,但往往这些难以量化的内容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研究者探索更多的量化方法和手段,更好解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第三,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有效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纵观当前研究中所提的实现路径或对策等内容,不难发现,对于如何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的解答多是居高临下,镌空妄实,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大多都难以把握。因此,研究者应结合实际经验,关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使自身所提建议具备有力的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蒋凯,杨体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辨析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5):1-10,125.

[2]钟晓敏.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5):90-94.

[3]王智超,朱太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探寻[J].中国电化教育,2021(9):1-8,17.

[4]陈亮,杨娟.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构架与實践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1(9):9-17.

[5]杜玉波.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1-4.

[6]黄洪兰,姚玉香.质量革命: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12):7-14.

[7]贺祖斌.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要点[J].高校教育管理,2020(5):42-48,124.

猜你喜欢

高质量质量研究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