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省X县少数民族地区现有扶贫措施的不足
2022-06-09屈楷峥
作者利用假期社会实践之机,深入Y省X县,走访了全县9镇4乡3街道和33个行政村,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实地访谈等形式,详细了解了产业扶贫、技能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医疗保障扶贫和教育扶贫的资料和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下步开展精准扶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宏观政策方面,国家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要求精准扶贫定落地生根。同时,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
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党和国家通过各项政策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政府在扶贫开发中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专门制定一系列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对口支援经济、深化民族区域自治、文化产业培育、社会保障扶贫等方式,不断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民族地区扶贫资源的挖掘力度不足、自然条件不利发展、少数民族人力资本薄弱、扶贫政策缺乏科学性等。
x县是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区38个连片开发县之一、全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全县总人口55.94万人,包含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15万人,占总人口的23.51%。全县国土面积3588平方公里,山区、高寒山区占总面积的87.5%,共辖9镇4乡3街道、174个村(居)委会、1576个自然村。
一、扶贫举措的针对性不强
现有扶贫举措缺少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致贫因素的考虑,没有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扶贫举措,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
(一)政策中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脱贫发展资源的挖掘不足
第一,扶贫政策没有充分关注到当地传统工艺的发展需求。采访到当地苗族文化的专业人士,他表示:“当地传统的蜡染、刺绣等技术经验非常宝贵,但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目前只能在民族内部传承,传统的工艺并不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很大经济收入,没有发挥出更大的市场价值,甚至面临失传的风险。”第二,扶贫政策中对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关注不足[1]。如采访到当地农民时得知,民族村落内部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农牧产业,但农牧产品出口多以扶贫公司或村落为单位统一出口,各村落分布稀疏,少数民族传统产业发展受阻,村民谈到:“目前没有太多支持少数民族的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未来如何发展十分迷茫。”
(二)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发展不足
第一,少有设置有针对性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未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课程设置大多为通用课程,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导致一些优秀的、传统的本土民族文化的流失。第二,没有挖掘培育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导致民族文化教学开展过程不够顺畅。调研发现,x县教职工6473人,其中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职工仅有1235人。接受访谈的某街道寄宿制中心学校的教师表示:“学校缺乏同时精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老师,大多教师只会汉语,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是个难题”,薄弱的少数民族师资力量限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融合[2]。
二、扶贫举措的参与性不足
扶贫政策的落实并非是政府唱歌独角戏,而需要多方参与和协作,但现在存在扶贫干部在政策执行中存有偏差、扶贫对象坐等扶贫资助等现象,没有扶贫干部、扶贫对象的共同参与,扶贫举措的成效难以充分体现,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一)扶贫干部被动执行政策
x县目前有231名扶贫干部参与开展扶贫工作,这些干部主要来自当地政府机关和各村民委员会,受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部分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存在被动执行政策的现象,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3]。如有些扶贫干部认为扶贫工作责任重大而自身享受的工资待遇却不高,因此在工作中有所怠慢,不曾积极主动地协调、争取资,只是被动落实工作任务,从而导致扶贫工作的效果不佳。走访村落居民时表示:“感受不到领导干部的关心和温暖,很少有领导家访慰问。”
(二)脱贫主体坐等扶贫资助
x县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为贫困人口提供低保补助,基本保证了生活需求,但同时也造成了一部分人的惰性与依赖思想。这些贫困居民安于现状,依靠务农和政府补助来满足自身消费,逐渐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居民不易接受先进思想文化、先进技术经验,仅仅依靠政府救助来维持生活的大有人在,村民坐等政府的扶贫资助,满足对于生活的需求。如在采访少数民族贫困居民过程中,一些村民提到:“希望走一步看一步,对未来没有什么太长久的规划,认为政府不会对贫困户放之不管”。
三、扶贫举措的深入性和持续性不足
要做到彻底脱离贫困,扶贫政策必须注重培养脱贫对象的脱贫能力和技能,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扶贫工作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扶贫先扶志”,以此使扶贫政策具有可持续性。但实际该地区一些扶贫举措为输血式扶贫,而非造血式扶贫,不利于实现长远的脱贫目标。
(一)扶贫政策忽视脱贫主体的自身发展能力提升
现有扶贫政策更多偏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较少关注脱贫主体能力的提升,扶贫政策授之以鱼有余,而未授之以渔不足,导致很多贫困村落的居民看上去不愁吃不愁穿,有生活保障,但实际上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基础十分薄弱,没有一定的应对困难能力,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很可能再次返回贫困行列。故長期以来当地扶贫工作难度大,治标难治本[4]。
(二)教育投入不足,扶贫举措的长效发展力量不足
教育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心之一,但目前存在办学形式老套、缺乏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培养等问题,使人才的培养成效大打折扣。首先,办学形式缺乏创新。在职业教育方面,x县某职业院校仍然坚持传统的学历办学导向,全日制办学,很少面向社会招生,难以满足社会求职者接受技术教育或培训的需求。其次,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不能为实现长期教育扶贫而打下夯实的师资力量保障。了解到,x县双师教师在专职教师中占比仅占10%左右,数量极为匮乏。2015年起,y省大力推进学校教育扶贫和职业教育扶贫,全省学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师资队伍并没有随之扩大,师生比例逐渐失衡。再次,缺乏对于教师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学校任职教师存在就业转移人员,普遍文凭为大中专科学历,学历普遍较低。具有教高职称的教师数量少,自身专业水平不够,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5]。
(三)人才流失現象严重,扶贫攻坚人才储备力量不足
x县职业人才培养扶贫政策缺乏长效性。在扶贫政策里,缺乏对人才吸引的关注,导致x县人才职业能力和人才数量不仅十分匮乏,还面临流失和浪费的现象。拥有在相对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的人员,大部分选择留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发展,从而造成人才的流失,制约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拉大了民族贫困地区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之间的差距。采访到当地少数民族贫困大二学生小李,他表示:“毕业后想去北上广发展,宁愿选择艰苦奋斗的‘北漂’生活,也不想回到家里工作,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大城市扎根发展。”走访了解到,通过高考考出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几乎没有回乡反哺的意愿,近一年毕业生回归率不足40%。
四、扶贫举措的有效性欠佳
采访到当地政府部门人员,了解到x县扶贫举措已经实施近5年,但效果不佳。一是该地区仍然存在较大比例的贫困人口,占比约10%-15%,且多为深度贫困户,脱贫难度较大。二是该地区人均收入仍低于全国水平线,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不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文化素养,距离实现脱贫摘帽仍存一定差距。三是一些扶贫项目浮于表面,看上去解决了眼前的贫困问题,但存在一些后患。如易地搬迁扶贫项目中,居民表示:“搬进来两个多月就出现房屋漏水现象,而且向上反映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没有人回应。”扶贫工作存在“形象工程”,易地搬迁项目止于表象、浮于表面,政府只是从表面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俊,张德海.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大数据智能分析模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49-254.
[2]陆兰.当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思想问题及教育引导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3]胡吉.当前我国农村的贫困与文化扶贫问题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1.
[4]曲别金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问题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3.
[5]黄兴源.扶贫开发视角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传统文化的研究:以盐边彝族和汶川羌族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8(4):52-53.
作者简介:屈楷峥,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