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互嵌式社区研究综述
2022-06-09夏依旦·塔依尔
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我国民族工作开创新途径的重要突破。本文通过整理学术界对民族互嵌式社区概念的界定、对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分类、对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民族互嵌式社区最近几年的发展方向,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民族工作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民族互嵌式社区为加快实现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共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好社会基础,是推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对民族互嵌式社区内在形成机制和社会实践途径的发展深入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作为打好我国民族互嵌的重要理论实践基石,而且具有深入探究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的重大现实意义,又能够提高社区对于民族事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增加各民族间交往交流的频率,为实现各民族间的文化共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打好社会基础。通过知网“民族互嵌”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已发表150余篇,并且呈逐年增长之势,说明民族互嵌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鉴此,本文试图综述几年的主要文献观点,以探究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概念内涵与治理路向。
一、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概念
民族互嵌式社区在我国学术界研究只是刚刚开始,而关于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概念界定学术界还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规范,学者们还处于对概念的初步界定阶段。张会龙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的地域基础之上,由不同民族成员组成的,多元文化之间平等相处、彼此尊重的社会利益共同体”。杨鹍飞指出“民族混居型社区和民族互嵌型社区是有本质性区别的,通过从本质上区别这两个概念,民族互嵌型社区是由两个以上民族共同居住并形成空间相错的同一区域内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中的具有不同民族身份的成员之间形成自由交往交流并相互包容的关系”。郝亚明认为“各民族相互嵌入描述的是各民族之间求生共荣、相互依赖的关系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情感关联”。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民族互嵌的观点基本上是围绕各民族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共同生活,进而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民族互嵌式社区这样的新型社区,研究视角不论是以社区结构或者是以民族构成为出发点都是适用的,更多的要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以综合性的视角探讨互嵌社区的理论意义和治理方向[1]。
二、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类型
杨鹍飞从民族互嵌的内容划分,认为社区中各民族之间的互嵌具有两个属性:即空间关系和精神关系。这两个不同方面的基本属性关系进行交互后就会从而产生一种民族社区互嵌空间关系的2×2矩阵,进而又大致可把它们细分成四种基本关系类型:区隔型、接触型、融洽型和交融型。李玲尝试以“农村-城市”“历史-现在”两个不同维度,把我国已有的民族互嵌社区工作经验大致可以归纳结为:将已有的民族互嵌实践大致归为:农村历史型民族互嵌;农村政策型民族互嵌;城市历史型民族互嵌;城市治理型民族互嵌[2]。
以上學者的划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多民族在互嵌式居住环境下在空间和精神上表现出的集中民族关系的形式,也反映出了我国的社区形式从单一社区到多民族社区,再发展到现在提倡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民族互嵌式社区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空间上互嵌的社区,也包括了精神空间的互嵌,民族互嵌式社区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使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区域,而是借助这一场域来为各民族搭建一个增加各民族交往、交流机会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消除对于其他民族的消极刻板印象,深化各民族群众对于共同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
三、民族互嵌式社区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最明显的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调研之后得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进而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多个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进行了实地调查,在田野点的选择上不限于边疆地区,也有对于内地的研究,不仅是对于城市社区,还有对于农村社区的研究。
王平、严学勤等根据对新疆塔城市的实证调查,指出杂居、混居的居住模式是各族群之间互动的重要基石,而共同的语言文化与文明风俗则是交流的重要桥梁,共同的区域文化认知更是各个族群之间能够团结互助的重要心理基础。在对新疆这种多民族地区的互嵌式社区进行研究时可以发现,对于一个地区的各个民族共同的地域文化是形成民族关系和谐的主要原因,这说明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加入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贯通到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中国,从而使各族群众在日常的社区活动中产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一共同文化的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邻里之间的关系在社区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邻居在日常的社交过程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渐渐产生对彼此的信任,逐渐形成以“了解-接纳-信任”的这一转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而然地形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从对内地非边疆地区的研究来看。乌小花在浙江宁波市ZL社区的少数民族互嵌式社会管理,成为了中国东部散杂居少数民族互嵌式社会的代表,总结出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的特点,认为城市多民族社区通过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互嵌式建构,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4]。
上述的研究是以田野调查为基础来对我国已有的民族互嵌式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城市社区居多,缺乏对于乡村社会的关注,在未来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点可以放在对农村基层社区的研究上。特别是对农村脱贫攻坚进程中的易地搬迁、牧民定居、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推动下形成的新型民族互嵌社区的研究,此类政策性住房分配的过程中,仅以搬迁人口的家庭规模和住房要求为目的分配,从而形成了许多多民族混杂居住的社区,笔者认为更多的关注点可以放在此类农村基层社区的研究上。
四、民族互嵌式社区发展方向
(一)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化
刘成提出相互嵌入不是简单的堆叠、拼凑,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发展路径应从一元向多元转化。民族互嵌是一个多元文化互相包容的社会形态,从许多民族互嵌社区的经验中我们能够发现,民族互嵌是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多元建构。因此,民族互嵌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互嵌,要在其形式和内容上都做到一元向多元的转化,这就要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不能套用以往社区治理的办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已有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经验来制定新的计划,而这一过程需要考虑民族互嵌中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多领域的建构。曹生龙,朱远来把新疆的“访惠聚”“民族团结一家亲”、深度扶贫、学前支教等活动看作是动态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在农村地区难以彻底实现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情况下,以此类活动为载体,打破以固定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的惯例,在各项扶贫、民族团结活动中干部群众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去到基础群众的家中与之共同居住、共同劳动。动态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改变了以为对于单一空间内的民族互嵌的研究,而是以干部与基层群众的互嵌为出发点,通过干部与基层群众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建立深厚友谊,拉进彼此距离,促近各民族更好的交往交流交融[5]。
(二)以法治化来保障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一些学者把法治的视角带入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设,认为应当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并利用法治力量来保障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王晓璐探讨利用法治手段推动民族社区互嵌的贯彻落实:应当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增强各民族的公民意识、提高公共治理水平。杨桓、刘莹通过成都市郫都区D社区的调查研究,提出:社区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的依法治理,需从居民法律认知、法治素养和社区法治环境三个维度出发,进而从整体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法治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在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的同时,增强各民族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对于外出务工、就学的各民族群众在进入新环境时能够更快速的融入,以此提升他们对于城市、对于新社区的归属感,使各族群众产生对于共同小区,共同居住环境的认同,建立各民族群众共建共享的和谐环境[6]。
(三)新型城镇化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各民族区域内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空间也出现了巨大变化,为全国各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平台。蒋连华认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城市社区,首先应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任务、总目标来思考推进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重要意义;其次应将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优惠政策和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城市社区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相对接。在城市化进程中,各族群的聚居空间、经济往来、人文交流的互相嵌入程度增加了,各族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打破了旧有的人际交往半径,每个人的人际交往圈都在现代化变迁的推动下越来越大,这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平台。从价值目标与发展动力机理上,新型的城市化建设与多民族相互嵌型社会构建存在着一致之处,都强调了人的空间重组、家园重构,同时力图实现人与人之间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现代化变迁。新型城市化和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之间存在着协调推进的可能性,同时,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也可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积累的问题[7]。
(四)以民族心理学路径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戴宁宁从民族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认为从宏观角度居住空间的调控、有效的社会身份整合、族群间发展心理的顺应、民族团结社区心理的建立是支持各民族心理互嵌的有效途径。李玲结合我国大部分民族互嵌的实践案例,以心理学的“共情”理论为出发点寻求质变的实践路径,可以从微观层面的整合策略提升共情能力、從中观层面去类别化平衡心理收支,以及宏观层面的交互性叙事方式促进文化混搭共存等入手。以民族心理学的角度来对民族互嵌式社区进行研究,为各民族精神层面的互嵌研究提供了新路径,在社区民族工作展开的同时,注意引导群众保持团结友爱的民族关系,注意构建心理互嵌,各民族在以社区为单位的共同场域展开的交流交往最终形成各民族之间的理解,拉近了各民族心理距离,为民族主动交往意愿提供了动力,继而发展为互相接纳,这一过程中民族关系的内在契合能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8]。
五、研究展望及启示
通过回顾我国近几年来关于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成果丰硕,说明民族互嵌对于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笔者综合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首先突破学科限制,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来研究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发展路径[9]。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借鉴多学科的工具和手段,比如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方法,以及信息大数据分析手段等。如在深度分析嵌入性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在社区治理模式方面以现代化的视角来研究,拓展自身研究视野,将多种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科知识融入互嵌治理当中。可以从全民参与的网络化治理出发,使民族互嵌式社区与智慧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探究城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现代化治理机制。在农村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上,可以关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过程中采取的城镇规划建设、政策激励引导、易地搬迁等方式影响下形成的新型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此类实践研究还需向高层次领域拓展。在互嵌式社区的建设中不是单一的注重行政力量的作用,也要注重调动各民族成员的内生动力,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迁移居民的适应问题、社区基础设施、社区民族工作的开展、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这对于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和谐社区,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的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广西民族研究,2014(5):17-24.
[2]张会龙.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基本概念、国际经验与建设构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4-48.
[3]郝亚明.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4-20.
[4]乌小花.学界关于“民族互嵌”的理论探讨[N].中国民族报,2015-10-20(7).
[5]刘成.民族互嵌理论新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5(6):7-14.
[6]闫丽娟,孔庆龙.民族互嵌型社区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基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86-93.
[7]王平,严学勤.论民族互嵌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以新疆塔城市的实证研究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57-63.
[8]马晓玲.关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5-19.
[9]蒋连华.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58-66.
作者简介:夏依旦·塔依尔(1994-),女,新疆博乐人,民族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学。